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的优化策略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1
/ 2

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的优化策略探讨

高振宇

新疆华润兴业测绘工程有限公司  830000

摘要: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关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划的顺利实施。文章首先阐释了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的内涵及意义,并梳理了其发展历程。随后,对国内外规划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空间布局失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最后,提出了优化城乡三区三线空间功能定位等策略,旨在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格局,实现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文章所提策略注重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乡三区三线 空间规划 优化策略

1 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概述

1.1 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的内涵及其意义

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作为一种创新的空间治理模式,为实现城乡统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路径。话虽如此,但其内涵和意义往往被简单化理解,亟需从更深层次予以透彻阐释。

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旨在明确城镇空间、农村空间和自然空间三大功能区域,并在其基础之上合理划分生产、生活、生态相对集中的三条主要发展轴线。如此体系不仅解决了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中存在的诸多矛盾,更为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和流动提供了新的思路。相较于过去,该规划彰显了更高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能够极大程度上防止土地资源的无序开发,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1.2 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

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小城镇建设思路探索。彼时,城市化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致使二三线城市人口激增、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为此,提出建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疏导城市人口压力,促进均衡发展。这一思路得到充分呼应,并在新世纪城乡规划理论中不断发展壮大。

2000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理念来指导新型城镇化。这一理念下,城镇体系的科学布局凸显重要性,为此有序推进了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等两圈六区(两圈:城市化圈和新农村建设圈;六区:中心城市核心区、中心城市外延区、发展新区和新城区、城市发展新区、镇区、村庄)的建设。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即在这一背景下提出。2003,《城乡规划法》颁布为其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进入新时代,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理论不断完善,内容更加丰富。一方面,将重点从提高城镇化质量拓展到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另一方面,将空间规划从以往偏重城镇区域向全域扩展,强调城乡地区发展的统筹协调,致力于构建更加高效、绿色、韧性的城乡空间格局。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和规范的若干意见》,对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作了明确。这为之后推广落实该规划奠定了政策基础。

2 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国内外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现状

当前,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蓬勃发展,呈现出纷繁盛况。海内外,探索之路各不相同,亦皆耕耘着自身的理论与实践。国内颇具代表性的是河南省郑州市,其将建成区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城市新区和卫星城镇三大空间区域,以两线交织的形式布置发展轴带,实现规划清晰、特色鲜明。一方面,沿着郑州至开封、洛阳及驻马店等城市发展方向设置主干道发展轴,将沿线疏解产业外迁至临近县城;另一方面,依托已有交通干道,构建与之环状交织的生活性环线发展带。如此空间布局,科学高效,人口、产业、生活三线合理环绕,贯通了整个城乡规划格局。

相较之下,英国采取了与中国大陆不同的独特做法。以伦敦为例,该市的伦敦规划2011”提出了一种分层分区的策略,从城市核心向外层层设置机会区域、区域中心、大都会中心和机会走廊四大功能区。当中,机会区域和区域中心承担就业集中及商业金融功能;大都会中心则被赋予人口集聚、生活配套等职能,而机会走廊则串联外围的新兴产业园区。四区协调并进,人口、产业与基础设施合理分布,可谓三区三线思想的具体化实践。

加拿大同样颇具经验值得借鉴。渥太华规划区域将城乡统筹上升到都会区层面,全域划分为市中心区、内城区、外城区及农村区四大部分。依循人口分布与产业特征,四区各有侧重,功能互补,同时又具有共通的发展轴线和公共交通干道穿梭其间,有助于打造一体化的都市群发展格局。

总而言之,城乡三区三线的探索实践正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国家,都为构建合理的城乡空间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贡献了宝贵经验。这些灿烂的前行足迹为我们指引了通衢大道,同时也启示我们应当立足本土实际,因地制宜地实施规划优化。

2.2 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现状亟待优化。空间布局失衡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规模持续扩张,吸纳大量人口和资源,而欠发达地区人口和产业外流严重;同时,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工业布局,部分城市产业同构趋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亦是难以回避的症结。据统计

,2021年,全国农村公路通达率仅为63.7%,远低于城市公路覆盖率;农村地区缺水缺电问题也十分突出,制约了发展。

此外,规划执行力度不够给足是一大弊端。由于法律制度建设滞后,缺乏有力的工作机制和监管措施,部分地区城乡规划流于形式,未能切实指导实践。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而片面强调发展速度,忽视规划的长远意义,造成近视行为。盲目拼GDP,大兴土木,破坏自然生态,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科学性不足也使得规划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由于部门利益固化、数据支撑不足等因素,规划方案缺乏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与此同时,不少规划未能切实体现公众诉求,责任意识淡薄、宣传引导力度不够等,减弱了政策执行力。重视三区三线理念的科普宣传,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倍受关注。为构建高效科学的规划体系,坚持问题导向,从根源入手刻不容缓。

3城乡三区三线空间规划的优化策略

3.1 优化城乡三区三线空间功能定位

城乡三区三线规划旨在科学确定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将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等要素合理分布。相较以往单一城市规划理念,三区三线规划更加注重城乡融合发展。各区域按照不同职能予以分工,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对立格局。城镇空间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阵地,应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倾斜配置,完善综合载体功能。同时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形成协调高效的产业集群。

就乡村地区而言,应深化特色产业规划,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注重生态涵养功能,加强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城乡要素流动提供便利。工矿区位于城乡过渡带,可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产业规划。同时,加大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力度,优化环境质量。

结语:与此同时,科学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区大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等,维护良好生态系统。加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安排居民点、旅游景区等建设规模。三区三线统一协调发展,形成相互支撑格局。城乡地区人口、产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毛著佳.城市核心区慢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

[2]聂晶鑫.武汉市知识创新活动的地理-网络集聚特征、形成机制及空间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

[3]张阳.基于空间句法的贵阳市域范围4A5A级景区可达性分析及优化策略[D].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