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在儿童行为问题矫正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6-27
/ 3

应用心理学在儿童行为问题矫正中的应用

李雪彤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心理学在儿童行为问题矫正中的应用。首先分析了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类型,随后探讨了应用心理学在儿童行为问题矫正中的理论基础,包括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理论。然后重点阐述了应用心理学在儿童行为问题矫正中的干预策略,包括行为矫正、人本主义干预和认知行为干预等方面。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儿童、行为问题、矫正、干预策略

引言:儿童行为问题是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应用心理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干预手段,在儿童行为问题的矫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类型

儿童行为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议题,涉及多种类型。其中,一些常见的行为问题包括注意力缺陷障碍、反应性障碍、品行障碍、焦虑障碍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和干预,将会给儿童的身心健康、学习发展以及与人的社会互动带来负面影响。注意力缺陷障碍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常常走神、做事马虎大意等症状。这种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反应性障碍则表现为儿童对于权威人物或规则存在反抗情绪,常常表现出违背、辱骂等行为。品行障碍的儿童则可能会出现说谎、破坏公物、伤害他人等越轨行为,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焦虑障碍则使得儿童在面对一些特定情境时会产生过度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二、应用心理学在儿童行为问题矫正中的理论基础

(一)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系的结果。秉承这一理论,儿童的行为问题可以通过对环境刺激的改变、强化或惩罚等方式进行矫正。在行为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矫正儿童行为问题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疗法、惩罚疗法和模型疗法等。强化疗法通过对期望行为给予奖赏来增强和巩固这种行为;惩罚疗法则通过给予负面刺激来减弱和消除不当行为;模型疗法则是让儿童观察并模仿所期望的行为模式。这些疗法对注意力缺陷障碍、品行障碍等行为问题的矫正都有一定的效果。

(二)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个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行为是由内在动机驱使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在矫正儿童行为问题时,人本主义理论主张通过增强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接纳和自我实现动机来调节其行为。常见的人本主义干预方式包括现实疗法、游戏疗法和艺术疗法等。现实疗法让儿童直面与行为问题相关的真实感受,从而重新认识自我;游戏疗法则以儿童熟悉的游戏形式,让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自我觉察;艺术疗法则借助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让儿童表达内心世界。这些疗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而调节自身的行为。人本主义理论重视个体内在动机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理论缺陷。比如过于强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与其他理论相结合,才能制定出更加全面的矫正方案。

(三)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活动和加工方式对其行为有重要影响。矫正儿童行为问题,需要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入手,帮助其建立积极合理的认知模式。在实践中,认知行为干预是常用的一种方式,包括自我控制训练、自我指令训练、归因重塑训练等技术路线。自我控制训练让儿童学会对自身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自我指令训练让儿童内化积极的语言暗示;归因重塑训练则着眼于改变儿童对行为原因的归因方式。这些方法均以调整儿童的认知加工为突破口,进而影响和改变其行为表现。认知心理学理论为人们理解儿童行为问题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过于强调个体内在认知因素,而忽视了外在环境的作用等。

三、应用心理学在儿童行为问题矫正中的干预策略

(一)行为矫正

1. 强化疗法

强化疗法是行为主义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干预方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增强期望行为来巩固并提高其发生的概率。在儿童行为问题的矫正中,强化疗法可以分为正向强化和负向强化两种形式。正向强化是在儿童表现出期望行为之后,给予物质奖赏(如糖果、玩具等)或社会奖赏(如表扬、赞美等)。例如,对于注意力缺陷的儿童,家长可以建立一个奖励制度,当其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奖励。反之,如果儿童没有完成任务,则不予奖励。通过这种方式,期望行为会逐步得到强化和巩固。负向强化则是在儿童表现出期望行为时,移除或消除一种令其不快的刺激。例如,对于焦虑障碍的儿童,可以让其渐进式地接触使其产生焦虑的情境,当儿童表现出勇敢应对的行为后,就让其离开令其焦虑的环境。这种做法可以增强儿童面对困难情境的勇气和决心。强化疗法的优点是方法简单直接,对儿童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奖赏物品容易导致儿童产生过度依赖,无法内化良好行为,不当的奖赏也可能引发儿童追求外在回报而非内在动机的倾向。

2.惩罚疗法

惩罚疗法是另一种常见的行为矫正方式,其目的是通过施加不愉快的刺激,来减弱并最终消除儿童的不当行为。在实践中,惩罚疗法可分为正向惩罚和负向惩罚两种形式。正向惩罚是在儿童出现不当行为后,给予一种新的不愉快的刺激,例如体罚、严厉的训斥等。负向惩罚则是在儿童出现不当行为后,剥夺或移除其所期望得到的刺激,例如没收玩具、取消活动等。惩罚疗法对于矫正一些严重的行为问题,如品行障碍等,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它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和风险。过度惩罚可能会使儿童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加剧其叛逆心理,惩罚也不利于培养儿童的内在动机,只能起到短期的遏制作用。

3.模型疗法

模型疗法是通过模仿学习的方式来矫正儿童的行为问题。在这种疗法中,心理咨询师或老师首先亲自示范或播放录像示范所期望的行为模式,然后让儿童模仿并实践,对儿童的模仿行为给予反馈和强化。模型疗法的优势在于,它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儿童更容易通过模仿直观的行为模式而获得学习,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内在动机,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模仿和实践。在应用模型疗法时,模型的选择至关重要。模型应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能够让儿童产生模仿的欲望,模型行为也需要循序渐进、由简入难,避免给儿童带来过大的压力。通过反复模仿练习,期望行为就能逐步内化为儿童的习惯性行为。

(二)人本主义干预

1.现实疗法

现实疗法是人本主义理论中的一种重要干预方式,其核心思想是让个体直面自身的真实感受,从而获得自我觉察和自我重建的动力。在儿童行为问题的矫正中,现实疗法可以分为个体现实疗法和团体现实疗法两种形式。个体现实疗法通常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进行。咨询师会运用一些特殊的技术,如空椅对话、去角色扮演等,让儿童表达内心深层的情感和矛盾,直面自己的行为和内心的真实需求,从而获得自我理解和觉察。团体现实疗法则是在小组环境中进行。在小组的氛围和支持下,儿童更容易打开内心,表达真实的自我。通过其他成员的反馈,儿童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并主动寻求改变。现实疗法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关注儿童的外在表现,更重视儿童的主体性和内在动机,旨在促进儿童对自我的理解和接纳。但它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过程较为漫长曲折,需要儿童具备一定的自我探索能力,现实疗法过于强调个体内在因素,而忽视了外在环境的影响等。

2.游戏疗法

游戏是儿童最熟悉和喜爱的活动形式,因此游戏疗法是一种非常有益的矫正方式。在游戏疗法中,心理咨询师会为儿童准备各种游戏材料,如乐高积木、手指画颜料、布偶等,让儿童在自由的游戏过程中展现内心世界。游戏疗法的优势在于,它为儿童提供了一种非威胁性的环境,儿童可以自然地表达内心的欲望和冲突,释放压抑的情绪。游戏也有利于增强儿童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识,让其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在游戏疗法中,咨询师扮演重要的引导者角色。他们需要关注儿童的游戏内容和方式,从中捕捉儿童内心的困惑和需求,并给予适当的回应和疏导。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可以逐步形成积极的行为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疗法需要长期持续地进行,并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咨询师需要渐进式地介入,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指导,让儿童在游戏中逐步体验、探索并重塑自我,游戏疗法也需要家长及老师的配合,将游戏疗法中形成的良好模式延续到生活中。

3.艺术疗法

艺术疗法是另一种富有创意的干预方式,它以艺术创作作为媒介,帮助儿童表达内心世界,发现并释放自我。常见的艺术疗法形式包括绘画疗法、雕塑疗法、戏剧疗法等。以绘画疗法为例,咨询师会让儿童在画布或其他媒介上自由创作,无论是具体的画作内容,还是绘画过程中的姿态、颜色运用等,都可能蕴含儿童内心的投射。咨询师需要耐心观察并解读儿童的创作内容,捕捉其中隐藏的情感、愿望或困惑,并给予适当的回馈与指导。艺术疗法的优势在于,它为儿童提供了一种非语言的自我表达方式,有利于儿童打开内心、发掘自我潜力。创作的过程也能给儿童带来独特的愉悦感,从而增强其自我价值感,艺术疗法还可以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但艺术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对咨询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艺术鉴赏和解读的能力,艺术疗法也较为抽象,相比行为矫正技术,它的效果不太直接。

(三)认知行为干预

1.自我控制训练

自我控制训练是认知行为疗法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旨在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能力。在这种训练中,儿童学会留意自身的行为表现,区分期望行为和不当行为。然后,对于不当行为,儿童需要学会采取一些策略加以纠正,如暂停行为、自我劝说等。例如,对于一名注意力缺陷的儿童,可以训练其在学习时时刻关注自身的注意力状态,一旦发现注意力开始分散,就立即停止学习,并通过一些简单的放松训练使自己恢复专注,儿童也可以在心里反复告诫自己“要集中注意力”等自我暗示,以增强自我控制的动机。自我控制训练的优势是能够让儿童主动参与到行为改变的过程中来,有利于培养其自我管理的责任意识和能力。但这种训练也需要儿童具备基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对于年龄较小或认知水平较低的儿童而言,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2.自我指令训练

自我指令训练是一种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内在语言的技术。在这种训练中,儿童首先要学习一系列与期望行为相关的指令性语句,如“保持安静”、“仔细思考”等。然后,在进行相关活动时,儿童需要反复默诵这些语句,引导自己表现出期望的行为。例如,对于一名容易冲动的儿童,可以设置诸如“停止”“冷静下来”等指令语句。当儿童遇到令其冲动的情境时,就需要在内心重复这些语句,提醒自己保持冷静,从而有意识地控制住自己的行为。自我指令训练的优势在于,它能够促进儿童内化积极的行为模式,形成对行为的内在调节能力。通过反复的语言暗示,期望行为就会逐渐转化为儿童的习惯性表现。但这种训练方式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语言暗示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一些年龄较小、语言理解能力较差的儿童可能难以完全掌握,仅凭语言暗示还无法根本解决儿童行为问题的深层心理原因。

3.归因重塑训练

归因是指个体对行为原因所做出的解释和归因。一些儿童由于对行为原因做出了不当的归因方式,就可能导致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因此,归因重塑训练着眼于改变儿童对行为原因的归因方式,从而调整其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以一名焦虑障碍的儿童为例,他可能会将自身的焦虑归因于“我是个胆小鬼,所以害怕”。这种归因方式会加剧儿童的负面情绪。在重塑训练中,咨询师会引导儿童意识到,焦虑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它并不代表个人有什么缺陷。然后,再让儿童尝试将焦虑归因于“这种陌生环境让我紧张”等外在情境因素。通过这种方式,儿童的负面情绪就可能会得到缓解。归因重塑训练的优势在于,它直接着眼于儿童的认知加工过程,有利于消除儿童内在的不当信念。但这种训练也对儿童的年龄和认知水平有一定要求,并非所有儿童都能完全理解和掌握。

结语

希望通过本研究所提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能够帮助更多的儿童顺利克服行为问题,健康成长,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期待着未来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能够不断完善和深化,为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施艳沈.行为主义疗法在儿童行为矫正中的利用[J].青年文学家, 2011(11X):1.

[2] 钟世彪,静进.罗夏测验在儿童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05, 9(048):97-99.DOI:10.3321/j.issn:1673-8225.2005.48.039.

[3] 张  慧.沙盘游戏在国内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治疗中的应用[J].心理学进展, 2023, 13(3):7.DOI:10.12677/AP.2023.133088.

[4] 杨慧,张赛.教育心理学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儿童初级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 2018(11):2.DOI:CNKI:SUN:YSJY.0.2018-11-037.

[5] 庞晓彤.心理学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应用[D].沈阳师范大学,2015.DOI:10.7666/d.D658786.

作者简介:李雪彤 (1990.01.09),女,汉族,天津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在读人员,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