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在成都践行公园城市理念下,老旧城区的城市公园建设亟待提升,本文梳理在城市更新背景下,以成都锦城湖公园为例,从绿道串联、海绵城市、多元场景、业态植入、植景营造、智慧城市、亮化夜景等方面,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园,以期为新时代高品质城市公园设计有所借鉴。
关键词:公园城市,城市更新,城市公园
引言
伴随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城市公园空间的需求也随着增多,如何在城市更新时代背景下,营造满足人民需求的高品质城市公园亟待探究。锦城湖公园作为锦城绿道驱动项目,是成都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标志性工程,本文以此项目为切入点,进行高品质城市公园景观营造方式的探讨。
1城市更新与城市公园
1.1城市更新概念
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1]。城市更新以计划性改建为核心,通过改善、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丰富完善城市各项功能,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城市的宜居性[2]。
1.2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是指位于城市中心或周边的公共开放空间,旨在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社交与自然互动的场所。通常由绿地、景观、设施和活动区域组成,不仅是居民游客的社交聚集地,也是城市对外的名片[3]。
2成都锦城湖公园设计实例
2.1项目概况
锦城湖公园属于成都建设天府绿道的锦城绿道中的首期示范区,天府绿道作为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是连接水系、山体、田园、林盘城市绿地以及城镇乡村、历史文化古迹等自然和人文资源,集生态保护、 动物迁徙、 绿色出行、 文化体验、休闲骑游等功能为一体的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绿色廊道[4]。天府绿道按等级和规模分为区域级绿道(“一轴两山三环七带”)、城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而锦城绿道则是依托环城生态区,属于“三环”之一的区域级绿道。
锦城湖公园在原公园建设现状基础上,重新纳入锦城绿道项目,以打造高质量天府绿道为指引,以实现公园整体空间品质的全面提升。
锦城湖公园占地面积154.8公顷,位于成都市高新区绕城高速南北,剑南大道中西两侧,毗邻桂溪公园,东临益州大道,西接栏杆堰,由1#、2#、3#、4#号湖组成,水域面积约48万平方米,其中1#湖水域面积约7.6万平方米,2#湖水域面积21.4万平方米,3#湖水域面积约6万平方米,4#湖水域面积约13万平方米。
2.2项目分析
对项目场地进行勘察调研,梳理场地现状问题,即公园割裂与周边联动不足,水质浑浊、河岸形态单一,游线单调,缺少亲水空间,场景消极,消费场景缺失等问题。
提升将结合已建成的园区部分,根据上位规划建设一级绿道,调整园区部分道路形成二级绿道,并增加1个小林盘,丰富现有的植物景观,增强植物季相变化,重构水生态系统,形成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水上休闲、旅游度假、应急避难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2.3项目定位
在践行公园城市新发展理念的总体要求下,打造高品质城市中心公园,彰显成都公园城市魅力。锦城湖公园作为环城生态公园首期项目,同时也是高新区毗邻桂溪公园的重要绿地开放空间,担当着塑造形象、提升生态环境、改善城市品质的时代使命。
2.4项目总体布局
公园在已建公园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提升,为匹配环城生态公园发展目标,将建设一级二级绿道完整的慢行体系实现园区无缝衔接,增加小林盘,引入复合业态,完善服务支撑营造活力消费场景。强调生态功能,改善水环境,使荒湖变成清湖,同时丰富现有的植物景观,增强植物季相变化,塑造了高品质的公园底。最终实现打造集生态保护、体育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水上休闲、旅游度假、应急避难等功能为一体,可进入参与可感知可阅读可欣赏可消费的高品质城市中心公园目标。
3设计技术亮点
3.1绿道串联
为实现全环的绿道体系贯通,园区构建多维绿道体系串联节点,包括新建约2KM一级绿道贯穿3、4号湖区,利用现状园区主路形成8KM二级道路以及3座跨线桥和2处桥下涵洞,多维绿道体系串联了园区重要节点,实现了公园内部以及与周边区域的无缝衔接。
湖中道作为一级绿道的重要部分,既保证了骑行体验的连贯性,同时也打造了双侧用水的体验,强化了游览体验,普蓝地面铺装配合高新橙的栏杆,形成极富喜剧张力的对比色,为公园带来一抹亮丽的色彩。植入3座跨线桥横跨城市主干道串联周边区域,营造绿色出行风尚,完善慢行交通系统,联动了周边区域的发展。
3.2海绵城市
设计重构2#、3#、4#湖水生态系统,通过水生态处理来对湖区进行生态修复,达到湖区水质处理和景观改善,达到景观和生态双重效益。通过植物和动物的生物作用,对雨水污水进行净化,一方面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消纳自身雨水,为蓄滞周边区域雨水提供容纳空间,另一方面构筑了城市良性水循环系统,改善了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增强生物多样性,营造了多样性的生物生存环境,构建水下森林,为锦城绿道的建设注入生态强化剂,成为了成都的一大观鸟地。
3.3业态植入
以锦城绿道四级服务体系为支撑,既利用现状林盘院落进行立面升级和景观改造提升,也通过新增小体量、景观化的建筑群落两种形式作为园区三级服务配套设施承载休闲、餐饮、亲子等复合形态,同时增设亭台楼阁四级驿站形成250m和500m半径的服务圈,满足服务配套需求,采用小体量、景观化的建筑群落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同时承载多元业态功能。
3.4多元化场景
园区以湖为核,以打造水上潮玩新地标,引入浪速赛艇俱乐部等优势业态,汇聚皮划艇、SUP浆板公开赛、环湖骑行、龙舟比赛等多元水上运动场景。同时四区联动,通过改造桥下空间、提升绿友家外摆区、优化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等实现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营造活力消费场景,打造全民友好城市公园,实现公园生态价值的转化。
3.5植景营造
通过补植蓝花楹和水杉,强调季相变化,打造多彩林荫环线—蓝花楹作为行道树沿湖种植,水杉在湖中道两侧种植,夏季以蓝色点亮湖区,秋季呈现红色尽染画卷,提升了公园的环湖游览体验。同时结合水生态,大量补植西伯利亚鸢尾、水生美人蕉、芒草等水生植物,有效强化岸线自净能力,形成自然生态、疏朗大气的湖区群落。
3.6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创新实践,秉承五大建设理念,依托十二大系统,建设匹配国家中心城市的世界水准智慧绿道,基于新兴技术,构建共享单车系统、水系统监测与控制子系统、智慧照明子系统、智慧安防子系统、广播系统等12个系统,满足园区对市民游客服务、水环境、照明、安全防范等方面的需求,支撑 “创新、开放、体验、安全、运营可持续”建设目标的贯彻执行,建设世界水准的智慧绿道。
3.7亮化增夜景
根据文化分区和节点加入灯光小品和互动装置,公园夜景营造配合桥面星光效果,打造宿畔星河等特色景点,保证主次分明,特色突出,形成生态宜居、休闲舒适的光彩氛围,实现城市夜景观的品质升级,亮化增辉,打造生态宜居、休闲舒适的夜景环境,营造夜跑环境。
结语
锦城湖公园作为中心城区公园城市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重要的功能承载地和价值表达地,通过串绿道、优生态、重品质、荟场景等四大方面入手,通过城市更新的方式,植入体育、文化、休憩等业态,打造出“夜跑公园”和“水上活力地”的名片,实现高品质生态公共空间的营造,极大提升了周围市民对高品质生态公共空间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公园的建成也大幅度提升了内部及周边建设用地和物业的经济价值,公园周围土地能够承载更多人口和物业进驻,从而提升和优化了土地结构,实现了公园生态价值的社会价值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富海,阳建强,王世福,等.如何理解推进城市更新行动[J].城市规划,2022,46(02):20-24.
[2]王道玉. 城市更新背景下公共空间重塑探析[J]. 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03):47-49.
[3]崔森浩.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设计探究[J]. 现代园艺,2024,(09):140-142.
[4]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成都市天府绿道建设导则》(试行)[Z].(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