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黄再军医院(成都610103)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刮灸术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院内确诊的腰肌劳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0例采用中医刮灸术治疗,每3天1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40例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每次 0.2 g,每天 2 次;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每次50 mg,每天3次,治疗10天,观察对比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群积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ODI)评分、功能障碍(JOA)评分,的临床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各项数据对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刮灸术通过穴位刺激结合药理疗效对改善病症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及改善腰椎功能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口服西药治疗,通过临床辩证其疗效,中医刮灸术临床疗效优于西药口服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医刮灸术;三七骨舒搽剂;艾灸液;穴位压力刺激贴;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又称为腰部组织纤维炎、腰肌筋膜炎、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腰痛病,大约占据了腰痛病例的70%左右;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可逐渐出现腰椎前凸减少,诱导屈曲挛缩畸形。目前西医常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为主要治疗方法,但长期口服药物对患者胃肠道、肝、肾,心血管有损伤风险。中医常采用针刺、按摩、穴位刺激、温经散寒通络汤剂或外用药物为主,中医治疗有着无药物副作用,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探寻更为快速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对腰肌劳损患者病情的缓解与治愈有着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院内收治的腰肌劳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59.03±4.39)。观察组40例,年龄59~68岁,平均年龄(59.55±4.24)。两组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西医《腰肌劳损》的诊断标准,X光确诊患者。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西医对腰肌劳损患者的诊断。②近2周未接受过药物或其他方式治疗。
1.4排除标准 ①患有腰椎间盘突出。②坐骨神经痛。③腰椎峡部裂、腰椎管狭窄症。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每次 0.2 g,每天 2 次,早晚饭后口服;盐酸乙哌立松片口服每次50 mg,每天3次,饭后口服;共口服治疗10天。
2.2观察组:采用中医刮灸术治疗,3天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2.2.1患者俯卧位,先用三七骨舒搽剂喷涂患部,再用刮痧板沿督脉、膀胱经、小肠经、胆经,至上而下单向刮拭,痛点阿是穴给予加强刮拭,角度采用45~90度;每条脉络刮拭约20下左右,皮肤出现深红色斑条即止,以患者耐受度为用力尺度。
2.2.2采用艾灸液涂抹腹部及腰部,再用三七骨舒搽剂喷洒腹部(重点为神阙、关元、气海穴)及腰部(重点为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阿是穴),最后采用保护膜覆盖腹部及腰部30分钟。
2.2.3采用黄风湿穴位压力刺激贴贴神阙穴。
2.3观察指标
2.3.1中医症候群积分:主症(腰腿冷痛)的评分范围是0到8分,次症包括三项: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阴雨天或受寒时症状加重总评分范围是0到12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症状越严重。
2.3.2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表示无痛。1~3分:被认为是轻度疼痛,通常不影响正常生活。4~6分:被认为是中度疼痛,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但仍然可以忍受。7~9分:被认为是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生活,难以忍受。10分:表示剧烈的疼痛,通常是指患者无法忍受的疼痛。
2.3.3腰痛(ODI)评分:生活自理、提物、行走、坐、站立、睡眠、社会活动、旅游各项活动疼痛度从0~55分进行评分,得分越高症状约严重。0分:无任何疼痛。11分:轻微痛。22分:较明显痛(中度)。33分:明显痛(相当严重)。44分:严重痛(非常严重)。55分:痛得不能做任何事。
2.3.4功能障碍(JOA)评分:最高分为29分,最低分0分;评分<10分:差;10~15分,中度;16~24分,良好;25~29分,优。
主管症状:下腰背痛0~3分,腿痛兼或麻刺痛0~3分,步态状况:0~3分。
临床体征:直腿抬高试验0~2分,感觉障碍:0~2分,运动障碍:0~2分;日常活动受限程度:平卧、站立、洗漱、前屈、坐立(大约1小时)、举重物、行走(任何一项满足受限即记21分)
2.4统计方法: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算组间差异,差异具有医学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对比观察组患者症状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医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总体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中医症候群 VAS ODI JOA
观察组 治疗前n=40 10.81±1.53 7.95±0.59 80.17±10.14 10.17±1.92
治疗后n=40 4.29±1.73 3.75±0.35 51.06±5.32 20.35±1.37
对照组 治疗前n=40 10.55±1.51 7.82±0.65 79.85±10.25 10.13±1.75
治疗后n=40 8.43±1.63 5.14±0.69 63.37±8.57 15.67±2.96
4 讨论
腰肌劳损是主要以慢性损伤导致腰椎肌肉、筋膜、韧带的无菌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腰或腰骶部胀痛、酸痛,反复发作,影响生活质量。
现代医学认为腰肌劳损是由于腰部软组织遭受急性或慢性损害,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局部组织营养代谢供给缺乏,病理代谢产物在局部过量沉积引发无菌性炎症,导致出现腰痛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腰肌劳损的标是风、寒、湿三邪导致的经脉痹阻,而本是肝脾肾三脏的亏虚。腰肌劳损的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通常指的是风、寒、湿三种邪气阻塞经脉,导致腰部失去濡养,从而引发疼痛。而内伤则多由于肝、脾、肾三脏的亏虚,尤其是腰肌劳损的病灶在于筋膜和肌肉。因为肝主筋,脾主肌肉,所以肝脾的亏虚会导致筋膜和肌肉失去滋养,从而产生疼痛。另外,腰是肾的府邸,肾精的亏虚也会导致腰痛。中医在治疗时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即当病情严重时,首先治疗标症,如祛风、散寒、除湿、活血化瘀;再治疗本症,补肾强骨、补肝健脾。
中医刮灸术借助于三七骨舒搽剂对督脉、膀胱经、小肠经、胆经、痛点阿是穴进行刮拭,促进机体生理机能正常运转,达到祛风散寒,舒筋活血,疏通经络、健脾化湿,温养肾肝的的作用;运用艾灸液及三七骨舒搽剂喷敷腹部和患部,利用药穴双重作用,达到行气活血、除湿导滞、疏通经络、经气传导的疗效。命门、腰阳关及阿是穴为局部取穴,可壮腰补肾、舒筋利节;肾俞、大肠俞为足太阳经穴,可疏通局部经筋、脉络之气血,滋肾壮阳、强肾固本;神阙穴为“五脏六腑之根本,先天经络之所在,人体原气归藏之所”,可调理冲任,通经活络、行气止痛、培元固本;气海穴为人身生气之海,且能主一身之气疾,可散寒化瘀,调理虚症;关元穴以补益下焦、培元固本、温阳散寒;肾腧、大肠腧属足太阳膀胱经。以上诸穴共奏滋补阴精、温肾壮阳、通络止痛、培元固本、强腰壮膝、理气止痛等功效。
另外,艾灸液含有当归、杜仲、艾叶、藏红花等中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功效,与含有乌梢蛇、三七、红花等中药的三七骨舒搽剂合用,通过艾灸液的热力加速药力直达深处肌层,温经行气,两者相合,更加强其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
中医刮灸术通过刺激穴位、脉络以及药理作用下联合治疗腰肌劳损,对标进行祛风、散寒、行气活血、除湿导滞、疏通经络,缓解临床症状,治本以健脾化湿,温养肾肝达到调节机体免疫力,加速血压循环的作用。
中医刮灸术是一种中医药外治疗法,具有无副作用、见效快,患者接受度高的优点;在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西药治疗效果。继续探索如何缩短患者治疗周期,提高治愈率是中医药联合治疗发展的方向。
5参考资料
[1]潘成镇、林宗汉、邬尚忠、商志浩、韦沅汛、韦宗波、杨靖芸,不同中医疗法治疗腰肌劳损临床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中医药报.DOI:10.13862/j.cn431446/r.2023.02.030.1672-951X(2023)02-0153-07
[2]王佳美、姜会梨、图娅、邬继红、陈璐、黄瑞、王新婷、魏高文,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选穴规律.中医药报.DOI:10.13862/j.cn431446/r.2023.02.025.1672-951X(2023)02-0122-05
[3]方志聪、肖淦辰、吕岑、熊芳丽、夏景富,基于炎症因子探讨苗药痹痛油刮治老年腰肌劳损临床疗效.老年医学与保健.Geriatr Health Care,2023,Vol. 29. No.3
[4]杨启培、崔伟、武瑞骐,慢性腰肌劳损的中西医治疗现状与进展.现代中医药:1672⁃2571(2023)01⁃0001⁃07.
[5]章周锬,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现代药物应用.DOI :10.14164/j.cnki.cn11-5581/r.2023.19.040
[5]徐明瑶、刘渊、覃小律、梁雨薇、谢宏伟、黄一芳,新型刮痧油治疗颈肌劳损型颈椎病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1672-2779( 2022) -21-0078-04
[6]陈婷婷、付本升、丁宇、钟毓贤,腰肌劳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中国疗养医学 .DOI :10.13517/j.cnki.ccm.2024.05.012.1005-619X(2024)05-059-04.
联系作者:田洪文;电话15928780746;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街道阳光大道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