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研学旅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02
/ 2

浅谈中小学研学旅行

元志林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临淇镇杨村学校

摘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强调学生在行动中探索世界,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自然空间去体验和感悟,是达成学生知识转化和情感升华的基本途径。研学旅行是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

关键词:研学旅行;意义;原则;实施策略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游学对人格培养和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更成为了中国传承至今,家喻户晓的教育古训。两千年前,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学,这种“行走式教学”堪称世界研学旅行的典范。而今,研学旅行频繁出现在国家的政策当中,作为推动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手段,研学旅行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大热点。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研学旅行,简单说来,就是路上的课堂,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一、研学旅行的意义

研学旅行是一种结合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校外实践活动,旨在开阔中小学生视野、培养生活技能、集体观念以及实践能力。

1.研学旅行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研学旅行有助于推动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研学旅行使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与大自然中,打破传统教育“读死书,死读书”的理论知识积累,增加中小学生生活实践体验机会,促进中小学生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2.研学旅行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研学旅行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鲜活的生活中去,通过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我约束等自主方式开展学习,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及健全人格的修习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学习方式上,学生摆脱了纯粹书本学习的束缚,学习伴随着活动自然进行,自然世界的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五彩缤纷内在地驱动着学生去探究、追问,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自主学习占据主导,此时,学生的学习超越了学会的层面,走向会学、乐学的更高境地。

3.研学旅行是培养中小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好契机。研学旅行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培养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是孩子成长中非常珍贵的记忆。通过研学旅行,中小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明确社会进步的方向,培育社会责任感。

4.研学旅行能够加强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走进祖国名山大川、革命圣地和改革开放现场,可以激发中小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的热爱之情,培育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二、研学旅行的活动原则

1.坚持教育性原则。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确保每次活动立意高、目的明,活动前提前做好具体活动方案,带着目标开展活动。

2.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前,对目标地点进行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交通、饮食、住宿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数量,针对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安全教育。

3.坚持全员参与原则。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中。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适当照顾。学校领导、老师共同参与活动,鼓励家长志愿者积极参加活动。

4.坚持长效性原则。研学旅行是学生体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意义重大。学校将不断充实研学旅行目的地,形成序列化,以实现研学旅行活动的连续性、长效性。

三、中小学有效实施研学旅行的策略

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的推进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课程资源体系、组织管理体系、安全责任体系建设等,才能推动研学旅行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1.精心做好课程设计

做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提高研学旅行活动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在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时,首先要根据旅行路线筛选出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在一次旅行活动中设计多元化的目标和内容。其次,学校在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时要更加关注活动的实践性,设计更多实践性和体验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丰富感性认识,提升理性思考。最后,学校在进行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在设计方案的阶段,整个活动由学生自主设计完成,教师只是从旁协助和支持。活动结束后,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交流展示活动,采取他们喜欢的方式展示活动的收获,还可以主动搜集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对下次出行提出合理建议等。

2.健全安全保障措施

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学校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前,要根据旅行路线制定详细的安全保障方案,从出行、食宿、活动等多方面确保学生安全,并做到各项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出行前,学校要投保师生意外险、校方责任险,与家长和委托的旅行社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方责任。同时,还要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报备,接受审核。行前准备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参与活动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很多学校在研学旅行任务单中都详细列举出各种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活动安全。尽管如此,出发前学校还是要开展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和教师安全防范意识,确保活动安全。

3.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

研学旅行是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需要学校教师的广泛参与。尽管承担研学旅行的社会机构以及旅游景点可以安排讲解人员,但教师在研学旅行中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提高研学旅行的质量,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各学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到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从前期的考察和学习内容、任务单的开发设计,到出行中对学生随时的答疑解惑等都离不开教师工作。在研学旅行中教师不仅完成组织管理的工作,还能够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的功能,从而提升研学旅行的成效。

4.建立评价反馈机制

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学校在做好活动设计实施的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评价和反馈的机制,重点开展学生研学评价和教师指导情况评价。学生评价分为收获体会、团队合作、行为习惯、调查访问、探究学习等五要素。教师评价包括课程实施过程中基本品质和基本能力两方面。通过评价反思,促进研学旅行质量不断提高。

5.建立多方合作关系

全面健康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仅靠教育部门是不够的,需要多个政府部门协作,需要社会机构参与,也需要家长支持,形成政府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多方合作关系,全社会共同构建中小学研学旅行服务体系。目前,相关配套机制和体系还在不断形成建设当中,作为学校不能被动等待体系完善,而是要积极争取各方力量的支持与配合,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推进研学旅行课程的不断完善。

总之,现代教育意义上的研学旅行这棵幼苗,随着世界发展进程而产生,依托科学系统化教学的灌溉,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逐渐长成一棵跨文化体验式教育模式的大树。研学旅行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生活体验和成长过程。它让中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对于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丽萍;颜璐;杨柳;闫惠惠;郭啸霆;我国研学旅行的现状与前沿探析[J];上海节能;2024年04期

2.定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 打造中小学研学旅行优质品牌——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欢迎你[J];中小学生阅读(高中版)(下半月);2023年12期

3.黄娟;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建设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