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县第二小学校 四川省乐山市 614100
【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都有重要意义。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应该抓住这一重要教育时机,积极采用各种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并践行优秀礼仪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儒雅品格,从而成为知文识礼的儒雅学子。
【关键词】小学低段;文明礼仪;儒雅学子;培养策略
一、引言
论语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行为习惯具有很强的潜在意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培养,可以从深层次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通过文明行为习惯的反复学习、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够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情商水平。我校秉承“让每个生命因书香而闪亮”的办学理念,践行“书香浸润、知行合一”的校训,着力培养“儒雅学子”。而低段孩子还处于幼小过渡时期,对小学生活还比较陌生,行为习惯还停留在幼儿阶段:上课随意走动,随意讲话,没有纪律意识。因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小学低段文明礼仪培养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注重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那么低段孩子如何才能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行为雅致的小学生呢?
下面我谈谈我校知行教育下低段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策略。
二、小学低段文明礼仪培养策略
(一)自编手册,明确礼仪内容
为了让“儒雅”之质能在一二年级小学生心中生根, 我校结合传统国学礼仪文化,以自编夹江二小特色教材《儒雅学子养成手册》为抓手,统一编写教案,在全校开设“儒雅教育”校本课程,让“儒雅教育”上课表。根据低段儿童特点,我们在一二年级着重规范培养孩子在校内的十大礼仪:
仪表之礼:是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言谈之礼:说话一定要礼貌用语、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行走之礼:遵守规则、礼让三先、安静排队、有序行走
待人之礼: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仪式之礼: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就餐之礼:礼貌卫生、谦让有序、慢食不语、节约用餐
课间之礼:友爱相处、有效休息、爱护校园、保护环境
放学之礼:摆放桌椅、打扫卫生、有序排队、礼貌道别、遵守交规
课堂之礼:铃声响、嘴闭好、坐如钟、站如松、要发言、先举手、用心听、勤思考
写字之礼:头正身直双足平、三一三看要牢记、横平竖直方块字、传承文化更自信
十大礼仪标准通过格言、诗词、成语、儿歌的形式呈现,既增加了学生识字量,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们在早读课、班会课、儒雅课、包括周一早上的思政课,老师都会结合实际让学生理解后全部诵读记忆,加深印象。除此以外各班结合实际在班级公约上都有明确的细则落实。
例如:我班的仪表礼仪中明确规定:保持衣着整洁,在校期间穿校服。周一升旗仪式穿着礼服,搭配白袜、皮鞋;周二至周五穿着运动服,搭配运动鞋。校服成套搭配,不混搭。上衣扎进裤腰,纽扣全部扣好,外套拉好拉链,衣领不立起或内翻。仪式之礼中强调:升旗时,要端正肃立。升国旗时一定要行注目礼,唱国歌声音响亮,要爱护和尊敬国旗、国徽。就餐之礼中老师陪伴并解读:中午就餐前必须洗手,排队有序打饭菜,用餐时保持安静,不挑食,做到勤俭节约。餐后擦桌面,扫教室,保干净等等。这些文明礼仪的细则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在班级文化建设的“儒雅之星”评比栏中得到有效体现,形成了争当儒雅学子的浓厚氛围。
(二)重视日常教育,抓准教育时机
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在进行教育时,应该要结合实际事例,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情境中去感受和体会,更有助于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因此,重视在日常中的教育,关注、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从小事中进行逐步引导尤为重要。
例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如说话声音大、在走廊上追逐打闹、坐立行姿势不雅观、说话不礼貌等情况时,就及时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指正,因为教育具有时效性,教师只有把握住最佳的教育时机,才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对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针对班级出现的共性问题,可以利用班会开展儒雅学子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能够系统地、全面地认识到日常中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改正,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有效结合起来。
当然,我们在日常中也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做好榜样作用,注意用语文明、态度温和有礼、保护班级环境等,只有儒雅的老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培养出儒雅学子。
(三)注重家校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目前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学生所处时间最长的两个场所——家庭和学校,其教育氛围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重大影响,教师要加强家校沟通,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也需要配合教师的教育安排,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儒雅成长氛围。
例如,我校通过家访、家长会、家长讲座、家长开放日、《家校联系手册》等多种渠道和家长建立联系,让家长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并运用恰当、客观、合理的语言向家长传递学生信息,针对学生的行为问题,发挥主导作用,告知家长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提出专业的教育意见,尽力帮助家长解决问题,真诚对待家长,得到家长的信任,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帮助学生纠正不良行为。同时也引导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尤其是在处理家庭关系上,要孝敬长辈、礼敬同辈、关爱晚辈,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也会影响家风、家教的形成,家长应该身体力行地为学生践行文明礼仪,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价值,让家庭成为滋养学生最肥沃的土地。
(四)开展实践活动,增强礼仪文明
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强化所学的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运用,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多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切身体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强礼仪文明。
例如,在班级中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大赛”,通过竞赛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礼仪文明方面类的提问,增强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知识,对胜出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促进了学生们争先学习文明礼仪,切实增强教育效果;利用班会课,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为学生们规定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且联系紧密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能够在正确的场合规范行为,让学生在模拟课堂上得到实际提升;另外根据平日对学生的行为观察,将其良好的行为和不良行为都记录下来,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时,让学生们用所学的文明礼仪知识来评定这些行为,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行为的正误,并及时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这也是应用、实践的一种方式;在研学活动——参观夹江造纸博物馆、蔬菜基地、蘑菇种植基地时,带领学生进行真实的实践活动,与其他班级的教师进行合作,共同开展“文明儒雅角”活动,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不同班级的学生一起交流文明礼仪的知识,让学生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亲自践行文明礼仪的要求,从而获得切实的体验和经历,更有助于学生礼仪文明的提升等。
三、结语
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帮助,教师要重视对低段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注重从日常教学、家校合作、实践活动等多渠道对学生施加正向的教育影响,让学生能够在思想上、行为上都有所提升,充分认识到文明礼仪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养成主动、自觉遵守礼仪文明要求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赵曼.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以天津市某小学低年级为例[M].天津师范大学,2013(5).
[2]郑圣柱.让每一朵花儿美丽绽放——乡镇少年儿童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策略探索[J].少年儿童研究,2015(2):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