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自贡 643000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加之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病率明显提高,且逐渐趋于年轻化。肠造口手术是临床常见术式,主要适用于肠道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命,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肠造口后,如若护理不合理,则极易引发相关并发症,降低治疗效果。所以很多行肠造口术的患者都存在一些疑问,或是担忧,即术后能够恢复正常生活吗?会对工作造成影响吗?其实不必过于担心,肠造口后只要确保护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就能最大化的规避或减少“麻烦”,生活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1、何谓肠造口?
肠造口又被称之为人造肛门,在肠道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获取了明显的成效。从本质上来讲,肠造口的目的是替代人体会阴部肛门的排便功能,改变原有大便出口。但这里要说一下的是,受本身无括约肌的影响,故就无法控制排便,需将造口袋粘贴在造口位置,以收集排泄物。肠造口后,对护理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只有确保护理的有效性,才能最大化减轻影响,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这主要是考虑到造口后受无括约肌的影响,不能自控排泄,便液就会直接接触周围皮肤,时间一长,或是反复出现此情况就会加剧对皮肤的刺激,进而引发炎症。以回肠造口为例,由于便液中往往含有消化酶,具备较强的侵蚀性,如若没有注意清理,就极易引发相关并发症,如感染、造口坏死等,这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且也不利于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改善。所以,肠造口后注意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与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
2、造口人士的居家护理小贴士
2.1造口的日常居家护理
(1)强化日常观察
在居家护理期间,要留意造口及底盘情况,如造口黏膜颜色、周围皮肤、造口底盘有无被污染腐蚀等,通过日常观察能够避免造口异常处理不及时问题的发生,这对于预防相关并发症,或是促进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也起着积极的意义。
(2)定期清洗造口
对于造口的护理,掌握清洗造口方法极为关键,一般是使用清水反复振荡进行清洗,避免操作暴力,并轻拭周围的皮肤。这里还需强调一下的是 ,造口并不是人体伤口,所以无需做消毒处理。
(3)保持造口清洁
造口后定期更换造口袋,排便后使用温湿毛巾轻轻擦拭周围皮肤,做好造口及周围皮肤的保护工作,如涂抹红霉素软膏,或是使用胶贴等,如若周围皮肤存在红肿情况,可利用毛巾热敷等方法处理,有利于减轻或缓解症状。
(4)定期透气
针对造口袋而言,大多都是不透气物品,如橡胶等,长期佩戴极易刺激周围皮肤,引发皮肤黏膜水肿,或是感染等并发症。所以,造口人士就需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使用透气的纱布予以覆盖,保持干燥透气。
(5)正确选择造口袋
造口袋的种类较多,为确保造口效果,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包括个人生活习性、皮肤情况、造口情况等。在佩戴造口袋的过程中,如若出现异常及时明确原因,确保所用造口袋的适宜性。
2.2日常穿衣
日常生活中,造口人士应以宽松、透气、舒适等穿衣风格为主,尽量不要穿紧身衣裤,以免对造口处造成压迫,或是引发摩擦等问题。同时,这也能有效避免造口袋移位等情况的发生。
2.3营养饮食
居家护理中,饮食是关键内容之一,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饮食计划,食物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同时,也需尽量减少或规避易产生异味食物的摄入,如大蒜、韭菜等,有利于规避排便、排气尴尬问题;肥肉等高脂肪食物也尽量不要摄入,这主要是因为此类似物极易引发腹泻症状;减少牛奶、大豆、萝卜等易产生胃胀气的食物的摄入。同时,保证每日水分摄入充足,建议每天饮水量不低于2000ml,忌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巧克力等。还要说一下的是,造口后如若粪便质地较硬,就可能会引发造口出血问题,长期便秘也提高了造口脱垂风险。所以日常生活中养成规律的排便习惯,预防便秘就显得尤为必要。
2.4运动
居家期间,造口人士应根据自身情况展开适当的运动锻炼,强化身体机能,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这里要说一下的是,游泳前需排空造口袋,运动前则需注意保护造口,如佩戴造口腹带等。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造口人士,篮球等剧烈运动就需避免,不可过于劳累,以免引发造口旁疝。
2.5沐浴
造口人士可以沐浴,但主要以淋浴为主,期间避免用强水流直接冲击造口,也不能用力擦洗造口。在洗澡时,避免应用碱性清洁品,这主要是考虑到此类清洁品会导致皮肤干燥,从而损伤皮肤。同时,需合理运用防水胶布,即将造口底盘周围覆盖,防止水分渗入,避免影响造口袋的使用。另外,为避免影响造口底盘黏胶粘贴力,也尽量避免应用沐浴露等产品。此外,也需合理的选择沐浴时机,建议在即将更换造口袋的时间内沐浴,清洗后就可将造口袋更换掉,这不仅不会对造口袋的使用性能造成影响,且也能提高身心舒适度。
2.6复诊
肠造口后需定期接受复查,日常生活中如若出现异常症状,如口干、虚脱、造口排便异常等,就需及时就医,避免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总之,造口人士展开居家护理,能够维持心理及生理健康,这是改善其生活品质、增强生活信心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