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运动疗法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17
/ 2

中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运动疗法效果研究

1秦辉1郑丽娜

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九医院   010000

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在中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效果,评估其对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某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为期12周的运动疗法,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进行评估,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MBI评分上显著提高,治疗前平均得分为42.3±8.5,治疗后为68.7±1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MA评分亦显著提升,治疗前为38.4±7.9,治疗后为55.6±8.4(P<0.01)。此外,实验组患者的SF-36总评分从治疗前的45.6±9.3提高到治疗后的65.2±11.1(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动疗法对中风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还能提升其生活质量,建议在中风康复训练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中风, 康复训练, 运动疗法,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

中风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成年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负担。中风患者的康复训练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旨在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近年来,运动疗法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在中风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运动疗法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旨在通过系统的身体活动,促进神经可塑性和功能恢复。然而,关于运动疗法在中风康复中的具体效果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100例中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运动疗法对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中风康复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某康复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诊断标准,并经过CT或MRI确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60.3±8.2)岁;对照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为46-74岁,平均年龄(59.7±7.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接受为期12周的运动疗法,包括:

(1)有氧运动:步行、慢跑,每次30分钟,每周5次;(2)抗阻训练:使用轻量器械进行上下肢抗阻训练,每次20分钟,每周3次;(3)平衡训练:站立平衡练习和动态平衡练习,每次20分钟,每周3次。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日常生活训练。

1.3 观察指标

(1)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好。(2)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评估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范围为0-66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3)生活质量评分(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范围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 改良Barthel指数(MBI)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MBI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前平均得分为42.3±8.5,治疗后为68.7±10.2,而对照组患者的MBI评分从治疗前的41.8±9.0提高到治疗后的52.3±9.7。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MB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变化情况(分,Mean±SD)

组别

例数

治疗前MBI评分

治疗后MBI评分

变化值

P值

实验组

50

42.3±8.5

68.7±10.2

26.4±7.5

<0.01

对照组

50

41.8±9.0

52.3±9.7

10.5±6.3

<0.01

2.2 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前平均得分为38.4±7.9,治疗后为55.6±8.4,而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从治疗前的38.0±8.3提高到治疗后的46.7±8.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FMA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变化情况(分,Mean±SD)

组别

例数

治疗前FMA评分

治疗后FMA评分

变化值

P值

实验组

50

38.4±7.9

55.6±8.4

17.2±5.6

<0.01

对照组

50

38.0±8.3

46.7±8.5

8.7±4.9

<0.01

2.3 生活质量评分(SF-36)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F-36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F-36总评分显著提高,治疗前平均得分为45.6±9.3,治疗后为65.2±11.1,而对照组患者的SF-36总评分从治疗前的46.0±8.7提高到治疗后的55.8±9.4。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SF-36总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变化情况(分,Mean±SD)

组别

例数

治疗前SF-36评分

治疗后SF-36评分

变化值

P值

实验组

50

45.6±9.3

65.2±11.1

19.6±6.4

<0.01

对照组

50

46.0±8.7

55.8±9.4

9.8±5.7

<0.01

三、讨论

运动疗法在中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显示出显著效果。通过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平衡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的显著提升,表明运动疗法有助于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SF-36)上的显著提高,进一步证明了运动疗法对提高中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这些结果支持运动疗法作为中风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治疗过程中需要个性化方案,以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康复训练。

四、结论

本研究表明,运动疗法在中风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实验组患者经过12周的运动疗法训练后,其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均显著提高,生活质量评分(SF-36)也有显著改善。具体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在MBI评分上从42.3±8.5提升至68.7±10.2,FMA评分从38.4±7.9提升至55.6±8.4,生活质量评分从45.6±9.3提升至65.2±11.1。这些数据表明,运动疗法不仅能显著改善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还能提升其生活质量。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运动疗法的个性化实施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康复计划,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效果。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运动疗法的最佳组合和强度,以期为中风康复提供更全面的指导。总体而言,运动疗法应作为中风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青青,熊垚.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脑血管微循环及运动效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08):93-96.DOI:10.19347/j.cnki.2096-1413.202308027.

[2]胡孔翠,胡谢,叶思.针刺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J].新疆中医药,2021,39(06):15-17.

[3]徐翀颖,李名球.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8(21):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