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中心毛家小学 710600
摘要:文章探讨了“家校社三方联动”模式在提升小学语文高段教育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与有效实施策略,分析了家校社联动的内涵与意义,接着提出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通过加强沟通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协同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家校社联动;小学语文高段;教育质量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语文高段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初步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阶段,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发展。然而,当前教育环境中存在诸多挑战,单一依靠学校教育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因此,探索家校社三方联动的教育模式,成为提升小学语文高段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1、家校社联动的内涵与意义
家校社联动的内涵在于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在教育领域中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活动协同等方式,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来。这一模式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打破传统教育中单一主体的局限,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多元、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支持体系。家校社联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1]。
2、小学语文高段教育中家校社联动模式的实施策略
2.1建立有效沟通机制
家校社联动模式的实施策略首要在于建立有效沟通机制。这一机制要求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建立定期、双向、多渠道的沟通平台,如家长会、社区座谈会、家校联系手册、在线沟通群等,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与反馈。通过这些平台,家长可以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学校能掌握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社区则能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和服务,三者之间形成紧密的合作网络,共同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2]。
以小学语文经典课文《将相和》为例,在《将相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学校可以主动发起家校社联动的倡议,通过组织一场以“历史智慧与人格魅力——《将相和》深度解读”为主题的家长会,为家长和学生搭建一个共同学习的平台。会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再现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及家长深入理解蔺相如与廉颇之间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探讨其中蕴含的宽容、智慧与忠诚等优秀品质。同时,鼓励家长分享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这些品质,形成家校之间的良好互动。为了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学校还可以邀请社区中的历史文化专家或学者,来校举办专题讲座或展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此外,社区还可以协助组织亲子共读活动,让家长与孩子一同阅读《将相和》及相关历史故事,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促进了家庭教育的深入开展。
2.2共享教育资源
在小学语文高段教育中,家校社联动模式的实施策略之一在于共享教育资源。学校应积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将优质的教材、教辅资料、在线课程、文化讲座等资源向家长和社区开放,同时鼓励家长和社区贡献自身的特长与资源,如家长的职业经验分享、社区的图书馆与文化活动资源等[3]。通过这样的资源共享,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了学习渠道,还促进了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共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创造有利条件。
以《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家校社联动模式的实施策略在共享教育资源方面得到了具体体现。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社区文化资源以及家长的专业背景,共同为学生打造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组织线上或线下的“圆明园历史文化周”活动,通过学校图书馆、多媒体教室以及社区文化中心的联合,展示圆明园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及复原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座“万园之园”昔日的辉煌与遭受的劫难。同时,邀请历史学者或博物馆讲解员来校进行专题讲座,深入剖析《圆明园的毁灭》背后的历史原因和深远影响,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家长在此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可以根据自身职业背景或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例如,从事建筑设计或文物保护工作的家长可以分享关于古建筑保护的知识,让学生理解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而热爱旅游的家长则可以分享自己游览国内外名胜古迹的经历,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的兴趣和探索欲。此外,社区也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宝库。社区图书馆、文化站等机构可以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和实践活动机会,如组织“寻找身边的文化遗产”摄影比赛、编写“我心中的圆明园”小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2.3协同开展教育活动
协同开展教育活动要求学校、家庭和社区三方面紧密配合,共同策划、组织和实施一系列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相关的教育活动。例如,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如传统文化、自然探索、社会热点等),设计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综合素养。同时,通过组织亲子阅读、家庭作业共做、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景阳冈》这篇课文为例,学校组织“走进《水浒传》——《景阳冈》探秘”主题学习活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武松打虎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其中的文学价值与历史背景。课后,学校邀请社区内的文化专家或退休教师来校举办讲座,分享《水浒传》的成书过程、艺术特色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家庭成为这一学习活动的延伸阵地。家长与孩子共读《水浒传》,分享阅读心得,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与人生哲理。有的家庭还利用周末时间,前往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观察老虎等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性,将课文中的文字描述与现实生活中的观察体验相结合,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社区也积极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社区文化中心或图书馆举办“《景阳冈》故事会”“手绘英雄谱”等创意活动,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展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与想象。此外,社区还组织学生参与“小小讲解员”项目,让学生在社区内的历史文化遗址或博物馆为游客讲解《水浒传》的故事,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又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校社三方联动是提升小学语文高段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共享教育资源、协同开展教育活动等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体验,促进教育公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家校社联动机制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教育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对小学教育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周玉茗.“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困境及路径探索[N].重庆科技报,2024-06-27(005).
[2]殷莉.基于家校社共育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主要路径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07):10-12.
[3]刘鑫之,邓李梅.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思考[J].新班主任,2024,(09):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