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家庭参与模式对患儿康复的影响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0
/ 2

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家庭参与模式对患儿康复的影响评估

刘嘻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安徽省立医院)230000

【摘要】目的:将家庭参与模式应用到新生肺炎患儿护理中,通过观察护理后患儿相关数据变化,对家庭参与模式对患儿康复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确定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在此基础上整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本院出生并发生肺炎的新生患儿信息,整理后共计106例患儿的一般信息符合研究要求。确定平均分组法作为分组方式,将符合研究要求的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3例。为两组患儿提供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中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提供家庭参与模式。护理结束后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患儿依从性、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家属认可程度进行统计对比,对比结果显示P<0.05可认定数据差异突出(P<0.05)。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各项数据对比差异突出(P<0.05),整体表现为研究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应用家庭参与模式,有助于患儿高质量康复,突出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护理家庭参与模式患儿康复

胎膜早破、羊水污染、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有创操作等因素均会引发新生儿肺炎,给新生儿健康带来威胁。家庭参与模式是一种以家庭成员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家庭参与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新生儿高质量护理提供支持。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对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本院出生并发生肺炎的新生患儿信息进行整理,整理后共计106例患儿的一般信息符合研究要求。确定平均分组法作为分组方式,将符合研究要求的患儿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男童28例、女童25例,最长日龄27d、最短日龄5d,平均日龄(16.4±5.4)d;体重最大值2.5kg、最小值2kg,平均体重(2.25±0.25)kg。对照组男童27例、女童26例,最长日龄28d、最短日龄6d,平均日龄(17.4±5.4)d;体重最大值3kg、最小值2kg,平均体重(2.5±1.5)kg。所有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并协助患儿定时定量用药实现抗感染治疗[1]。组织患儿雾化吸入,并定期清洁病房卫生。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为研究组患儿提供家庭参与模式:(1)成立家庭参与模式护理小组。护理人员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建立患儿临床档案,其中记录患儿的病因、临床表现等,指导家属阅读患儿临床档案,使家属明确护理的重点内容;(2)强化互动交流。医护人员应与患儿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及时[2]。正确、全面地为患儿家属解答疾病相关问题,使患儿家属正确认识新生儿肺炎。护理人员组织不同患儿家属彼此间进行交流,由此构建多家庭公共沟通网络,促进不同患儿家属彼此间分享经验。(3)护理操作指导。护理人员指导家属掌握正确的护理动作,包括新生儿雾化叩背、吸痰,X片面照射体位引流。在家属为患儿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及时纠正其存在的错误动作,并引导掌握正确动作[3]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

对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进行记录、对比,包括呼吸困难改善时间 、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胸部 X 线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1.3.2患儿依从性

对患儿依从性进行量化分析,分析项目包括拒绝行为、哭闹不止、言语拒绝、焦躁不安。依从性评价分值区间0-10分,分值越大表示患儿依从性越理想。

1.3.3护理前后肺功能变化

对各组患儿护理前、护理后的肺功能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R)、第 1 秒用力呼气量(FEV1)。

1.3.4家属认可程度

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沟通过程中对家属认可程度进行记录,并按照非常认可、认可、不认可的维度进行整理。整理标准:非常认可。患儿家属对所有护理活动表示高度赞同,且无任何建议;认可。患儿家属认同大部分护理活动,适当提出建议;不认可。患儿家属不认同护理活动的科学性、效果。

1.4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满足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且经过x片检查确诊为肺炎;②患儿在本院出生;③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①患儿伴有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②患儿伴有遗传疾病。

1.5统计学分析

SPSS28.0分析组间临床数据,()表示计量资料且通过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且通过x2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突出。

2结果

2.1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

表1所示为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各组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对比差异突出(P<0.05)。

表1 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d,()]

组别

呼吸困难改善时间

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

胸部X线片恢复正常时间

肺部啰音消失时间

对照组(n=53)

6.65±1.95

5.96±1.46

7.66±1.86

9.98±1.67

研究组(n=53)

3.47±1.68

3.17±0.98

5.46±0.68

6.37±1.07

t值

8.994

11.551

8.087

13.251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2.2患儿依从性

表2所示为患儿依从性。各组患儿依从性对比差异突出(P<0.05)。

表2 患儿依从性[分,()]

组别

拒绝行为

哭闹不止

言语拒绝

焦躁不安

对照组(n=53)

1.04±0.73

0.91±0.17

1.41±0.31

1.43±0.61

研究组(n=53)

2.06±0.54

1.51±0.31

2.77±0.65

2.47±0.67

t值

8.178

12.355

13.749

8.356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加拿大新生儿专家在1994年首次提出家庭参与式护理,随后该护理模式逐渐在国际医学界受到关注。Suharno 等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运用家庭参与式护理并展开随机对照试验,对干预组中患者家庭成员开展高血压疾病相关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家庭成员未接受高血压健康教育,试验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的相关知识显著提升,临床效果显著好转。Krysten 等将家庭参与式护理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中,并对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新生儿护理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估,该研究进行Meta 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参与护理降低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长,同时有效控制早产儿感染、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内出血的发生风险。国内对家庭参与式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陈红等  将急诊科抢救室压疮的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信平台为压疮患者实施开展周期为60d的家庭参与式护理,护理结束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压疮的认知程度得到显著改善,相应的患者压疮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该研究进一步指出,尽管家庭参与模式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具有理想的效果,但是大部分新生儿家属更倾向于接受传统护理,且护理人员对新生儿家属参与护理的指导工作不足,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应予以改进。

研究数据显示,各组患儿经过护理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依从性、肺功能变化、家属认可程度对比差异突出(P<0.05),说明家庭参与模式相比单一的常规护理模式具有更为理想的效果。

为新生肺炎患儿护理中提供家庭参与模式,有助于提升患儿康复效果,存在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辛秀,姚海田,张丽萍.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5):158-161.

[2]李美芳.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用的研究进展[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2,5(05):453-456.

[3]郝建宗,董洁景,张丽,等.家庭参与模式对新生儿食管闭锁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作用[J].河北医药,2022,44(15):2308-2311.

[4]任红娟,张苏红.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结合袋鼠式护理对住院新生儿神经发育及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2):164-166.

[5]肖亚.家庭参与型护理模式在ICU重症肺炎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21,19(28):3987-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