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医医院 心血管内科 江苏 苏州 215007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4年4月接受本院治疗的心肌梗塞并伴有心力衰竭患者87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参照组44例与研究组43例。参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研究组接受早期的心脏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储备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参照组与研究组的心储备功能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LVEDD(左心室末期舒张内径)以及LVESD(左心室末期收缩内径)指标均比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的LVEF(射血分数)相比于参照组高(P<0.05);干预前参照组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压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采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方式干预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有助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改善心储备功能的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而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早期心理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心肌梗塞并伴有心力衰竭是合并型心脏疾病中严重的一种,两种疾病同时存在,疾病不断加重,给治疗增大了难度[1]。心肌梗塞是由于缺氧状态的持续导致心脏的肌肉受到损伤,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的排血量发生异常,全身的器官组织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不顺利,血液淤积的现象出现[2]。以往常规的护理方式存在不足,缺乏针对性,患者的生活得不到足够的支持,缺少对并发症的预防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因此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对心肌梗塞并伴有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结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生活能力也得以增强[3]。鉴于此,本文通过我院在特定时间段内收治的心肌梗塞并伴有心力衰竭患者开展研究,具体如下。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2年9月~2024年4月接受本院治疗的心肌梗塞并伴有心力衰竭患者87例,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参照组44例与研究组43例。参照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6:18,其中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56岁;研究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29:14,其中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55岁。两组患者各项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参照组
参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为患者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以及治疗时需要注意的事项;(2)引导患者食用低盐、低脂、易消化的食物;(3)按照医嘱对患者用药进行指导。
1.2.2研究组
研究组接受早期的心脏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1)制定方案:护理人员结合患者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且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患者的运动量要明确,运动方式要合理。(2)第1~2天护理:术后在床上进行适当的活动,每次活动保持6min至11min的时长,每天循环2次。护理人员引导患者对主要关节以及大肌群进行活动,鼓励患者积极训练,有助于日常的生活能力提高。(3)第3~5天护理:对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进行准确的了解,分析其身体的状态,护理人员根据恢复的情况进行指导,让患者站立或者扶床行走等训练,每次坚持14min至21min的时间,每天两次。通过对患者指导进行适当的活动,调节合适的运动量,防止运动量超标的情况出现,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护,避免跌倒、摔伤等状况发生[4]。(4)第6~7天护理:护理人员引导患者进行在生活上的自力训练能力,主要是在无障碍的区域进行刷牙漱口、行走以及进食等训练,每天2次进行21min至26min时长的持续训练。(5)出院前的护理:患者在出院之前,护理人员综合评估患者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情况,对其进行总结,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以及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督促其家属对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监督[5]。(6)出院后的护理:患者出院之后,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定时的随访,对患者在康复时的训练,自主生活的能力上进行了解,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解决其在康复运动时所遇到的问题,并且要鼓励患者,让其在康复训练上长期坚持,改善预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叮嘱患者定期去复查[6]。
1.3观察指标
1.3.1心储备功能指标
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进行对比,主要包括LVEDD(左心室末期舒张内径)、LVESD(左心室末期收缩内径)以及LVEF(射血分数)指标,比较两组的心储备功能指标。
1.3.2生活质量
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对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的评定,三个领域各自总分为100分。
1.3.3并发症发生情况
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压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情况的对比,比较两组并发症对的发生情况。
1.3.4护理满意度
通过患者对护理过程的评分,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为非常满意(8~10分)、基本满意(5~7分)以及不满意(1~4分)三项满意度,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1心储备功能指标比较
参照组与研究组干预前心储备功能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LVEDD(左心室末期舒张内径)以及LVESD(左心室末期收缩内径)指标均比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的LVEF(射血分数)相比于参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心储备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 | 例数 | LVEDD(mm) | LVESD(mm) | LVEF(%)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研究组 | 43 | 50.28±1.64 | 40.45±1.62 | 59.74±1.52 | 47.26±1.64 | 40.26±1.51 | 52.34±1.66 |
参照组 | 44 | 50.60±1.34 | 46.28±1.36 | 59.81±1.24 | 53.11±1.67 | 40.15±1.53 | 46.39±1.57 |
t | 0.998 | 18.196 | 0.236 | 16.481 | 0.337 | 17.180 | |
P | 0.321 | 0.000 | 0.814 | 0.000 | 0.737 | 0.000 |
2.2生活质量比较
参照组与研究组干预前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 生理(分) | 心理(分) | 社会关系(分)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研究组 | 66.37±4.74 | 79.71±4.23 | 69.24±5.31 | 86.76±2.51 | 67.44±5.24 | 87.48±1.83 |
参照组 | 66.31±5.13 | 75.22±5.01 | 68.24±5.37 | 80.34±3.42 | 68.11±4.92 | 84.24±1.97 |
t | 0.057 | 4.512 | 0.873 | 9.963 | 0.615 | 7.943 |
P | 0.955 | 0.000 | 0.385 | 0.000 | 0.540 | 0.000 |
2.3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压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 例数 | 肺部感染 | 压疮 | 深静脉血栓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43 | 1(2.32) | 0(0.00) | 2(4.65) | 3(8.82) |
参照组 | 44 | 3(6.82) | 5(11.36) | 4(9.09) | 12(27.27) |
x2 | 6.278 | ||||
P | 0.012 |
2.4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比参照组高(P<0.05)。见表4。
表4 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研究组 | 43 | 39(90.70) | 2(4.65) | 2(4.65) | 41(95.35) |
参照组 | 44 | 21(47.72) | 13(29.55) | 10(22.73) | 34(77.27) |
x2 | 5.976 | ||||
P | 0.015 |
心肌梗塞并伴有心力衰竭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心肌梗塞的患者容易出现持续性心脏肌肉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心力衰竭,加剧病情的恶化。对该病的患者多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在术后易出现并发症,对于预后的效果较差[7]。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方式,通过对患者身体状况的详细分析,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在预后的状况上有效得到改善,避免出现意外事件[8]。以往常规的护理方式存在不足,缺乏针对性,患者的生活得不到足够的支持,缺少对并发症的预防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所有在应用方面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参照组与研究组的心储备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干预后研究组的LVEDD(左心室末期舒张内径)以及LVESD(左心室末期收缩内径)指标均比参照组低,研究组的LVEF(射血分数)相比于参照组高;干预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显著比参照组高;研究组的肺部感染、压疮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显著比参照组低;研究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比参照组高。由此可以看出,应用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方式,对心肌梗塞并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作用,可以获得理想的疗效。例如:(1)根据不同阶段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且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且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通过在早期对患者采取的训练计划,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减少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9]。(2)患者经过对身体的训练,加强了身体素质的同时,在运动的耐力上也有所提升,血液的粘稠度得以有效地减少,改善心脏肌肉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效果
[10]。(3)护理人员经过对患者精心的指导训练,帮助患者提高了在日常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并且在患者出院以后进行随访,对其康复情况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为患者解决在康复运动时遇到问题的同时,鼓励患者训练要坚持,有效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于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取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有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改善心储备功能的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进而护理满意度得以提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倩倩.分析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J].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4(4):197-199.
[2]陈玲.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心肌梗塞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功能的影响分析[J].妇幼护理,2023,3(6):1497-1499.
[3]蒋苏皖,邢娜娜.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功能的影响评价[J].中国标准化,2022(14):237-239.
[4]陈红梅.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功能的影响分析[J].智慧健康,2020,6(35):100-101.
[5]李叶梅,李共梅,郭均涛,田永跃.心脏康复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储备功能、生活质量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1462-1465.
[6]张宇.心脏康复模式对稳定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肺储备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9):3629-3630.
[7]王小丹.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功能的影响评价[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3(3):0151-0153.
[8]张英.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3):402-403.
[9]付红玲.心脏康复方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心储备功能的影响[J].慢性病学杂志,2018,18(5):601-603.
[10]王颖,黄晨,张慧,秦春,王蕾.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6):0280-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