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图书配送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4

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图书配送模式研究

纪少贯

佛山市南海区图书馆  广东 佛山 528000  

摘 要:“互联网+物流”图书配送模式突破了图书馆传统借阅服务的时空限制,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文章通过分析图书馆开展图书配书工作的意义及面临的问题,对比了当前图书馆界常见的几种图书配送模式,详细剖析了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图书配送案例,最后总结出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图书配送可持续发展的几个要素,以期为图书馆同行在图书配书方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图书馆;总分馆制;图书配送

引言

公共图书馆图书配送服务网络化建设是落实中央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它极大地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无论是服务深度和广度上都提供了无限延伸的平台[1]。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随后又就贯彻该意见下发了《文化部关于进一步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通知》,通知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推行中心图书馆与分馆制,发挥中心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对区县、乡镇、社区、学校图书馆等实行文献统一采购,集中分编,通借通还,资源共享,增强中心图书馆的辐射能力和基层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更好的为群众服务。”200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6年9月公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县市图书馆逐步实行分馆制,丰富藏书量,形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的图书配送体系,充分发挥县图书馆对乡镇、村图书室的辐射作用,促进县、乡图书文献共享。”中央《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明确强调“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坚持把建设的中心放在基层和农村。”上述指导性文件的制订和实施,令中国各级图书馆在通借通还的发展根本的政策依据,并促进各级图书馆的各种形式的通借通还得以开发和应用。

1书籍配送的意义

1.1 提升书籍借阅服务效能

2015年11月24日,吴理财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出“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所谓可及性是指民众与公共文化服务之间的‘适合度’,即是否便于服务对象享受服务。”[2] “互联网+物流”的新兴书籍配送服务模式在满足群众和读者的借阅习惯,扩大图书馆在服务方面的覆盖,促使图书馆服务得以全面满足读者借阅需求,解决由于国家在公共图书馆过于稀缺的情况下,造成无法满足读者在书籍借阅上需求问题。

1.2 扩大图书馆在服务方面的覆盖

以各镇街公共图书馆、社区、村居、校园、住宅小区的公共文化网络服务点为基础,令书籍在传统借阅服务模式上,不管是借阅的便利性,还是阅读空间都得以全面的提升,让书籍以物流进行流转,让读者出门就可办理书籍借阅并拥有公共的阅读空间,促使公共图书馆在书籍借阅服务上得以改变,令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得以转变和提高。

1.3 让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覆盖每位读者身旁

    如何提升基层服务问题,一直是传统图书馆存在最大问题。随着近年来各级人民政府从“职能型”到“服务型”职能的转变,各级人民政府在注重了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方面的投入,各种类型的公共图书馆的外观极具现代感,成为众多群众读者的热门打卡点,在以人为本的服务基础上,在书籍借阅和阅读空间简洁舒适高端大气。通过书籍流转配送,盘活市、区、镇街、驿站四级公共图书馆资源,让图书种类得以轮换,让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覆盖到每位读者身旁。

2书籍配送存在难点

2.1 物流资金紧缺

目前全国公共图书馆都纯公益单位,经费来源于各级人民政府财政。购买物流公司服务,首要考虑的是购买经费在每年政府财政拨款比重,其次是当地人民政府财政能力。

2.2 人员不足

县区一级公共图书馆都基本存在人员偏少的问题,相对近些年,全国各级城镇化的转变,各级现有图书馆在在编人员,无法满足各类群众读者在图书馆书籍和阅读服务的需求。目前,公共图书馆书籍物流,基本通过购买服务形式,负责本馆的书籍流转。但读者在借阅和服务方面的工作,还是无法避免需要公共馆的人员在负责,从购买服务招投标、图书检索、书籍借阅、读者咨询、资料查阅、书籍流转和移交等,随着公共图书馆增设借阅服务项目,相应群众读者在业务咨询也会与日俱增,这样以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2.3 制度标准要求不一致

由于工作性质不一样,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和物流公司的操作规范,有很大的区别,要短期形成一套符合双方的规范和操作规范的标准还是许多难点,要经过一段的时间的工作协商和磨合,不断的进行升级和检验。

3眼下常用的配送模式

3.1固定时间和路线进行配送

为了保障市、区、镇、读书驿站等在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正常运行,首先要考虑各成员馆所在位置,根据地域、交通等因素,设计书籍配送线路,保证每天每组的书籍配送线路所覆盖站点,都能配送准确到位,各配送路线还要在配送量不断的变化中进行调整。

3.2 灵活和共建进行配送

各级图书馆经费来自不同级别的财政,保障各成员馆的图书通借通还服务正常运行,部分成员馆进行灵活和共建配送模式,如:市级馆物流经费由区级馆承担部分,用于成员馆书籍在通借通还时间产生的物流费用,然后剩余的资金,将用在本馆书籍流通时所产生物流费用。成员馆发现读者所归还的书籍是非本馆书籍时,要将图书进行分类包装,物流配送公司在得知某成员馆外馆书籍数量较多时,需马上安排配送人员到该图书馆,将分类包装好的外馆书籍送往各成员馆。此种图书配送模式,优点在于节省物流费用,缺点是配换的时间和路线的无法固定。

4书籍配送分析

4.1 背景来源分析

    南海区在2013年前与各地情况基本相符,都在探索公共文化场馆在群众服务方面的改革,基本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难以盘活各级成员馆的书籍资源,特别是早些年,在各种村居建筑内建设的农家书屋,未得到预期的效能,解决当场读者的需求。为改变这种失衡的情况,南海图书馆在2013年初,创新思路在南海区桂城的一个居民小区内建设24小时读书驿站解决小区读者借阅难的问题,最终在当年7月得以实现,在居民小区内建成了第1间公共图书馆-“万科金色家园站”,然后2016年底建成开放69间, 2017年底,已建成开放137间,到了2019年底,南海区建成开放达到186间。但,随着建成开放数量的增多的同时,在驿站的运行管理中,出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为了加强对分布在各镇街的读书驿站的管理,规范读书驿站运营体系,2016年9月,南海区图书馆相继成立管理中心、编目中心,最后成立配送中心,各中心相互支撑协作,专门负责读书驿站的建设、运营管理和文献编目工作。

4.2 配书中心的职能及图书配送流程

4.2.1 主要职能

配书中心的主要职责,承担南海区总分馆所有书籍的流转、驿站运维和中心书库管理工作,并根据规定,“每间驿站,周巡查和整理不低于2次,月更换驿站书籍2次,且更换率不低于10%”的更换指标,根据各线路落实好读书驿站的巡查维护和书籍配送工作,保障全区驿站的正常运行提供服务。概况起来,配书中心的职能主要有三个方面:

(1)库藏书籍管理

配书中心的中转书库面积较小,介藏书量有近15万册,要排书籍注入中心书库的时间划分,主要有大流转和区域流转两部分。大面积的是大流通区域,区域内分别设置了各级成员馆的书籍存放区间,主要是按中国图书分类编码顺序排列书籍外,还为少年儿童设置了专用书架,置放了校园驿站,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各类书籍,以此可以规避不宜青少年书籍流入到学校周边的站点。根据谁买谁优先的原则,中心书库区域流转区书架上的书籍,是镇街、社区、服务等的各级成员馆当年新采购书籍,书籍优先在本区域内流通一年,最终,书籍将会流转到全区驿站。

(2)书籍配送

中心书库的各类书架上都要求摆设更换牌,当班配送操作员根据上一位操作员摆设更换牌的位置,往后抽调需更换的书籍,在结束工作后,需更换标识牌摆放位置,以此来确保书籍在各站点之间的流动性,站点馆藏品种多样性。配书中心书库操作人员每天根据配书单的数据开出到各驿站更换书籍物流单据,流转书库操作人员根据单据上的数据抽取图书并装箱整理。配书中心综合各方面数据,对驿站内书籍按书籍种类依次轮换,如果读书驿站站内某类图书出现空缺情况会优先填补空缺类书籍,这些配书单中每个读书驿站内空缺图书数量则是依据管理系统大数据云平台来科学分配的。为提高图书上架效率,配书中心对每个读书驿站的每层书架都进行编号,也相应在配书单中新增一项书架编号,在配置图书时,图书配送操作人员根据配书单上列举的编号对每个配换书箱进行标注,并严格规定巡检人员要对应相应书架编号进行更换,以避免巡检人员只重复更换同一位置的图书。

(3)监督维护

为监督读书驿站日常巡检人员,在驿站整理、保洁、设备检查文献的质量,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配书中心,主要采用实时实况监督和远程监控监督。运用“钉钉”软件的实时定位、自动统计、实时拍照、实时审批、智能报表等功能对图书配送及读书驿站维护服务进行监督与管理。2019年,为进一步提高监督力度配书中心又制作了“驿站巡检情况监督表”,安排中心书库管理人员到驿站进行实地监督,并对驿站整体情况进行信息登录上传,在监督表中,工作人员会对是否有故障漏报、站内卫生、书籍整齐度、巡查日志数据等18项指标进行评分,这些评估制度实施后在纠正巡检人员工作中的随意敷衍、失误错漏等行为等方面起到显著的监督效果。

4.2.2 书籍配送更换流程

经多年书籍配送实践,配关中心现在已形成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配送流程。每本从各个镇街、各读书驿站流通回来书籍都要经过一系列上架流程,在发现有破损或者是书标缺失的书籍时,还要一系列的修复工序(见图1)。

图1 流动图书入库

每本从配书中心中心书库运往镇街分馆和驿站的书籍,同样会经过一套完整流程:根据管理中心在各级成员馆的书籍借阅、进馆人数、借阅人次、借阅特征等方面的数据,分析出各成员馆的特性,制定每间成员馆的“图书更换表”、配送操作员再根据表格内容要求,进行图书分类、保洁、上架和整理等等流程(见图2)。

D:\系统文件\桌面\流程图1.png流程图1

图2 流动图书出库

根据双方签约合同的约定,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书籍更换的同时,需对读书驿站的环境保洁,并且检查设备设施,发现非馆藏的书籍和物品,要立即清理及时上报。发现站内的设备设施损坏或网络故障问题,需立即通知配书中心片区责任人,以保证能最快时间恢复站内设备的正常运作。

4.3 南海区图书馆总分馆图书配送的特点

4.3.1 通过书籍和读者的流通数据分析

驿站之间,由于所在区域和风格的不同,服务的群体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各站点在书籍需求上,也会出现差异。配书中心根据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得以知道该驿站周边读者群的特点,再根据该站的特点制作“图书更换表”。

4.3.2 根据固定周期合理安排配换线路

根据总分馆管理办法的规定,按照标书的具体要求,第三方服务公司对区内所有正常开放的站点,落实好日常巡检和配换工作,为驿站的正常动作提供保障。目前,服务公司根据驿站所处位置、距离等不现的特点分布,制定出14条巡查线路(见表1),最少的一条线路分布有8间读书驿站,最多的一条线路分布有23间读书驿站。每组巡查人员在值班的过程中会完成图书更新、整理书架等流通服务,并将沿线各个读书驿站的情况进行详细登记。

表1 读书驿站日常巡查线路及配换书工作安排表

4.4 实行书籍配送后的服务效能

4.4.1 加快书籍的流转频率,提升书籍借阅次数

配书中心在2018年新书验收7636册,回流书籍816403册,修复书籍1750册,转备用书库书籍近1万册,剔旧图书900多册,各驿站图书配送为844970册,新建驿站配送书籍94187册,送往各镇街分馆新书籍和通借通还书籍多达129934册,全年处理轮换流转书籍和期刊1891089册。配书中心在2019年流转轮换书籍1992301册。转备用书库1000册,剔旧200册,修复书籍4980册。全年巡检读书驿站15639间次,其中更换书籍3956间次,出动车辆1928次、出动人数2596人次。

4.4.2 减少了意外发生的次数,保障了读者的人身安全

实行全区驿站网格化分级分层管理,分成站内书籍整理+场馆内外整洁以及书籍轮换+场馆内外整洁模式,从而令巡检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得以提高,近年驿站频繁出现突发件(如:玻璃爆裂、树木倒压、雨水倒灌等),片区责任人在得知情况后,都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对现场杂物和危险品进行清理避免发生意外,并立即围蔽现场、在显眼的位置设立警示等。

4.4.3 调整资源类型,满足广大读者个性化需求

满足广大读者个性化需求,根据书籍和读者的流通数据分析报告,调整书籍种类资源比例,深度推进文献资源体系建设。截止2019年12月底,南海区共建设开放读书驿站有186间,配书中心为了满足读者需求,根据读书驿站周边服务群体,将驿站分门别类,主要分为校园类的读书驿站、社区类的读书驿站、工业园类的读书驿站,根据不同类别驿站进行有针对性书籍类别配比,满足各种读者对各类别书籍不同需求。

4.5 面临的问题

4.5.1 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后续管理乏力

现今,南海区已有读书驿站有186间,日后可能还将持续增加。目前配书中心有5名馆员,虽然解决了日常的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在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配、更换图书环节中缺少科学分析和合理监督,可能会严重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

4.5.2 设备相对落后,配书工作精准程度依然不够

由于管理中心系统在配书方面的数据分析不能达到有效指导,目前对驿站的图书配书计划基于“驿站巡检日志”人工核对数据,离精准配送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

4.5.3 流转书库种类数量有限,影响图书配送效率

读书驿站要为读者提供多元化阅读,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但由于配书中心库存图书数量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到驿站的正常配送的问题。截止2019年底,配书中心流转书库书籍从去年的7万册增至14万,其中少儿占比为49%(去年43.77%)、I类占比27%(去年21%)、而NOPQ四个种类才占比0.79%(去年0.76%、UVXZ四类仅占比0.77%(去年0.65%)。NOPQ、UVXZ这八类除了总占比非常小外,各种类之间的馆藏数量也比较悬殊的,如Q类有419册、N类只有44册、Z类901册、V类仅有6册。增加14万册图书后不同种类的书籍需求缺口仍然较大,使读书驿站会出现部分种类书籍的缺乏和无法更换的情况,难以丰富读者的阅读选择性。

5可不断持续地发展的重要要素

5.1有稳定资金来源

书籍配送有物流的特性,相对于物流的其他行业又更加复杂,最不同的特点是,手续多、种类多、轻重不一、需求不一,并且图书使用周期短等特性。基于资金方面的考虑,目前,许多图书馆的书籍配送,主要还是依赖人工操作,但雇用人员费用的攀升,物流运营费用比重增加,车辆使用成本、其它设备使用成本等,如政府没有持续资金提供支持的话,将会影响书籍的配送流转工作,对当场政府和图书馆的声誉产生深远的影响。

6结语

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全面铺开,促使县级图书馆在实现图书物流配送方面进行发展和探索,目前,全国各地基本存在人均公共服务场所数量,无法满足广大服务群众需求的短板,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物流”将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需要攻克难题和发展方向,于是,摆在图书馆界面前的一个难题将是如何有效提升图书配送的效率,这也成为很多县级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于景琪,刘佳.首都图书馆推进北京市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探索与研究[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06):55-58+63.

[2]狄春燕.图书配送中心物流流程优化研究[D].导师:牟能冶.西南交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