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10
/ 2

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王秋菊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 云南昆明  650400

摘要:目的:分析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静脉治疗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治疗患者实施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评分。

关键词: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临床效果

静脉治疗是指在临床通过静脉输液、静脉注射等途径,将药物直接注入到患者的静脉系统中,起到治疗疾病以及提供支持治疗的临床目的,主要是临床医学中的常见操作,可以将药物直接注入患者的血管,促进患者机体内的血液循环,不需要经过消化系统的代谢吸收,具有起效快、临床作用强等特点。静脉治疗同样适于昏迷、吞咽困难等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静脉小组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在静脉治疗过程中,通过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有静疗小组主要负责识别以及评估具体的管理活动。在静疗小组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小组会针对药物等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制定对应的预防措施。静疗小组还应该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风险事件的识别以及应对能力,还可以在静脉治疗过程中及时准确的处理各种突发的问题,在保证患者护理安全的同时,可以稳定患者机体指标[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静脉治疗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1:19,平均年龄为(45.39±5.82)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2:18,平均年龄为(45.28±5.36)岁(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1)患者准备:掌握患者血管的情况,找到合适的穿刺点,操作前充分做好患者思想工作,详细的告知患者静脉治疗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使患者能够很好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2)环境管理:注射过程中,应确保注射室安静整洁,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打扫,以达到减少空气中的粉尘含量,为治疗营造一个合适的环境。(3)输液过程中观察:输液后应该密切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各项反应,如是否有不适、输液管道是否通常等。定时检查输液管道是否有气泡、输液速度是否适宜等。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马处理并通知医生。

1.2.2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1)风险评估:小组内成员应该对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系统性评估,主要来于技术操作、感染控制以及药物使用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对药物治疗的性质以及治疗的环境等条件因素进行评估,将整体风险评估做到仔细、认真。(2)制定预防措施在制定过程中,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的具体结果,小组内成员做好相对应的预防措施。对于具有技术操作风险的项目,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养以及规范操作,对于已经具备感染高风险的患者,应加强无菌操作以及消毒隔离等具体措施。如果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药物使用风险,可以加强药物管理,并且对患者进行用药健康教育[2]。(3)实施风险管理:在静脉治疗的过程中,静脉小组应该通过制定预防措施进行风险识别,规范规范临床的正确预防策略。静脉小组还应该对患者进行较为密切的监护,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4)监测与反馈:静脉治疗小组应该对静脉治疗的过程进行监测,并且通过分析整体数据了解相关数据中的问题,并且对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境外治疗小组还应该与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主要沟通以及交流,了解患者家属的意见,为患者进行更为优质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完善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5)持续改进:静脉治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为临床较为持续的过程,静脉小组应该不断总结护理过程中的教训以及经验,通过学习较为优质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断完善以及优化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提高静脉治疗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3]

1.3观察指标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结果由SPSS26.0完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静脉炎

发热反应

急性肺水肿

空气栓塞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0(0.00)

1(2.50)

1(2.50)

1(2.50)

3(7.50)

对照组

40

3(7.50)

4(10.00)

3(7.50)

5(12.50)

15(37.50)

X2

-

-

-

-

-

10.322

P

-

-

-

-

-

<0.05

2.2对比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对比护理质量评分(±s,分)

评价时间

对照组(n=40)

观察组(n=40)

t

P

护理态度

干预前

59.67±7.54

61.34±6.64

1.051

0.296

干预后

72.43±6.55

78.57±9.81

3.292

0.001

心理疏导

干预前

61.56±5.38

61.72±561

0.002

0.999

干预后

72.71±6.66

81.34±6.53

5.852

0.000

管理措施

干预前

74.95±8.42

76.23±8.54

0.675

0.502

干预后

76.77±8.11

84.77±6.93

4.743

0.000

操作水平

干预前

69.77±5.23

69.45±2.64

0.345

0.731

干预后

82.55±4.45

88.97±6.71

5.043

0.000

医患配合满意度

干预前

71.22±7.65

71.66±7.94

0.252

0.801

干预后

79.49±7.76

90.16±7.87

6.106

0.000

3讨论

静脉治疗是通过静脉向患者血液循环中注射药物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静脉注射、静脉输液以及静脉输血。静脉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为患者提供较为安静以及放松的环境,通过减少患者的压力以及焦虑状态,促进患者肌体的愈合。在临床为主要程序化以及规范化的治疗方式,目的是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有效性,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在临床也应该减轻静脉治疗的相关不良事件,保护医护人员的机体健康,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

静疗小组的护理人员应该通过专业的培训以及定期的考核,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以及专业知识了解程度,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还应该在护理过程中准确规范地执行护理操作,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的并发症。对静脉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及识别,制定相对应的预防措施,不仅可以及时的处理可能出现的风险,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强对药物以及管路的管理,确保药物使用过程中具有较为正确的规范性。加强对患者的沟通以及教育,提高患者对静脉治疗的认识度以及配合度,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了解治疗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还可以减轻因患者自身因素而引发的并发症,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在静脉治疗过程中的安全[4]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4参考文献

[1] 周洁,盛叶婧,孔卫菊. 静疗小组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23,55(6):753-755,758.

[2] 顾平. 静脉输液质量控制小组在静疗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 用与影响[J]. 家庭生活指南,2023,39(5):95-97.

[3] 张慧兰,徐月红,廖文婷,等.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静脉治疗风险管理中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9):193-196.

[4] 宋青洁,吕静. 风险防范理论下专职小组护理模式对高危妊娠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4):194-196,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