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内镜中心,上海 201199
摘要 目的 探讨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对胃癌筛查的指导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至少接受过2次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均接受内镜检查,根据首次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结果将120例患者分为轻度组(n=38)、中度组(n=47)、重度组(n=35),分析不同程度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癌检出率。 结果 中度组胃癌检出率与轻度组胃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度组胃癌检出率高于轻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2.11%、中度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5.74%、重度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7.14%。结论 内镜下诊断萎缩性胃炎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且内镜下诊断为重度(木村-竹本分类法O-1、O-2、O-3)萎缩性胃炎胃癌检出率高。基于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对胃癌筛查有一定知道价值。
关键词 内镜检查;萎缩性胃炎分级;胃癌筛查
胃癌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饮食、遗传及幽门螺杆感染等。近年胃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可尽早对病情进行干预。数据显示胃癌转归与诊断时肿瘤分期具有密切联系[1]。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典型的癌前病变之一,内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途径[2]。近年来随着放大内镜与图像增强内镜的推广应用,其诊断可靠性也在不断提升。对此,本研究以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至少接受过2次胃镜检查的120例患者,分析不同程度萎缩性胃炎胃癌检出情况并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我院至少接受过2次胃镜检查的患者12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均接受内镜检查,根据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结果将120例患者分为轻度组(n=38,男性20例、18例,年龄40~65岁,平均(52.16±3.77)岁)、中度组(n=47,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53.61±3.82)岁)、重度组(n=35,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4.03±4.66)岁)。分组标准参照木村-竹本分类法[3]将萎缩性胃炎分为C型(萎缩界限未越过贲门,基于界限具体位置分为C-1型、C-2型、C-3型)与O型(萎缩界限越过贲门,刚过贲门为O-1级、遍及整个胃底为O-2级、延伸至胃体为O-3)。无萎缩、C-1型纳入轻度组,C-2、C-3纳入中度组,O型纳入重度组。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内镜检查及病理诊断。根据内镜检查情况并基于木村-竹本分类法将萎缩性胃炎分为C型、O型,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记录不同程度萎缩性胃炎胃癌检出率及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
1.3观察指标
记录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两次胃镜检查间隔时间及不同组别中胃癌检出率。同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差异分析,计数资料以“%”输入,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输入,行t检验,以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不同萎缩程度患者胃镜检查间隔时间与胃癌检出率
如表1,中度组胃癌检出率与轻度组胃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659,P=0.417>0.05),重度组胃癌检出率高于轻度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8.211,P=0.004<0.05)。
表1 不同萎缩程度患者胃镜检查间隔时间与胃癌检出率
组别 | 两次胃镜检查间隔时间(,d) | 胃癌检出率[n(%)] |
轻度组(n=38) | 277.25±37.18 | 1(2.63) |
中度组(n=47) | 273.18±38.65 | 3(6.38) |
重度组(n=35) | 285.22±32.19 | 9(25.71) |
2.2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
如表2,轻度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2.11%、中度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5.74%、重度组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符合率为97.14%。
表2 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n(%)]
组别 | 病理诊断萎缩 |
轻度组(n=38) | 35(92.11) |
中度组(n=47) | 45(95.74) |
重度组(n=35) | 34(97.14) |
3讨论
胃癌的转归和预后与诊断时肿瘤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晚期胃癌医疗费用较高且预后通常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20%,而早期胃癌治疗费用较低且5年生存率可达90%,由此早期胃癌筛查对胃癌预后改善尤为关键[4]。
放大内镜与图像增强内镜的推广为其诊断可靠性的提升提供了技术条件,本研究表明内镜下不同萎缩程度胃癌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重度组胃癌检出率高于轻度组(P<0.05),表明胃癌发生与萎缩范围与程度的加重而有所增加。由此可得出基于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具有一定可行性
[5]。目前,病理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本研究表明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不同萎缩程度胃炎内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在90%以上。可与内镜技术不断提升及分级方法选取有关。
综上,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对胃癌筛查有一定指导作用,重度萎缩(0-1、0-2、0-3)胃癌检出率较高,可作为胃癌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 石振旺,方东,鲍德明,等.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和OLGA分级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分层中的一致性评价[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23,43(15):3649-3652.
[2] 张观坡,叶显宗,江传燊,等. 内镜下萎缩性胃炎分级对胃癌筛查的指导价值[J]. 胃肠病学,2020,25(12):735-739.
[3] 李飞鹏,胡彦辉. OLGIM分级系统、内镜下形态学分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的评估价值[J]. 现代肿瘤医学,2019,27(10):1769-1773.
[4] 王霄腾,冀子中,韩丰,等. 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在胃癌筛查及癌前病变风险评估中的价值[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1,38(5):379-383.
[5] 汪得胜,龚伟,肖冰,等. 胃炎评价系统及基于肠化的胃炎评价系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风险的预测价值[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0,37(11):781-786.
基金项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社区医学与健康管理科研基金项目(20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