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428197809200019
摘要:水土保持率的研究是近年水利部重点工作之一。本文主要对水土保持措施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坡地
引言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为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水土保持措施的特点
其一,综合性强:水土保持措施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工程,它结合了土壤学、地质学、林学、农业学、水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这种综合性使得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全面考虑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从而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其二,因地制宜: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水平和土地利用方式存在差异,水土保持措施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在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时,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其三,科学性与系统性:水土保持措施遵循自然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系统设计,实现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这种科学性和系统性使得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在保护水土资源的同时,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稳定。
2水土保持措施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2.1工程措施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工程措施是水土保持中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梯田、拦沙坝、护坡工程等。这些措施通过改变地形、增加地表粗糙度、拦截泥沙等方式,有效减少了坡面径流速度和流量,从而降低了水土流失的风险。例如,梯田的建设能够将陡峭的坡地改造成阶梯状,不仅减缓了水流速度,还增加了土壤的入渗能力,提高了土壤水分的保持量。拦沙坝则通过拦截泥沙,减少了下游河道的淤积,保护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护坡工程通过加固坡面,防止了坡面的侵蚀和滑坡,保障了坡地的稳定性。这些工程措施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坡地的水土保持能力,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2.2生物措施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生物措施是指通过植被的恢复和建设来实现水土保持的目的。植被的根系能够固结土壤,减少土壤侵蚀;同时,植被覆盖能够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的入渗量,提高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例如,在坡地上种植草本植物或灌木,可以形成密集的根系网络,增强土壤的抗冲刷能力。此外,植被还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抗蚀性。生物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还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坡地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3管理措施对坡地水土保持效益的影响
管理措施是指通过合理的农业耕作制度和管理方法来实现水土保持的目的。例如,轮作休耕制度能够减少土壤的连续耕作压力,恢复土壤结构和肥力;水土保持耕作法,如等高耕作、覆盖耕作等,能够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土壤的入渗量,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此外,合理的施肥和灌溉管理也能够提高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因养分流失和水分过度蒸发而导致的水土流失。管理措施的实施,强调了农业生产与水土保持的协调发展,通过科学的耕作管理,既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又实现了坡地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
3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分析
3.1技术创新与科学规划
技术创新是水土保持措施优化的重要驱动力。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材料、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为水土保持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坡地地形、土壤、植被等信息的精确获取,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开发和应用新型生物技术和工程材料,如生态护坡材料、微生物固土技术等,可以大大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和持久性。科学规划是水土保持措施优化的基础。在制定水土保持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态环境需求,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规划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管理措施等多种手段,形成优势互补、协同作用的水土保持体系。此外,规划还应注重长期性和可持续性,确保水土保持措施能够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
3.2生态优先与综合治理
生态优先是水土保持措施优化的重要原则。在实施水土保持措施时,应优先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例如,在坡地治理中,应优先采用植被恢复、生态护坡等生物措施,减少工程措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在农业管理中,应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模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措施优化的重要手段。综合治理强调从源头控制水土流失,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管理措施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实现水土资源的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例如,在山区治理中,可以采用梯田、拦沙坝等工程措施与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林等生物措施相结合,形成综合防治体系。同时,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水土保持措施的有效实施。
3.3政策引导与公众参与
政策引导是水土保持措施优化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制定和完善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同时,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力度,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水平。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公众参与是水土保持措施优化的重要力量。公众是水土保持工作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因此,应充分发挥公众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例如,可以开展水土保持知识普及活动、水土保持志愿者招募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参与度。同时,建立公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的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确保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得到有效采纳和落实。
结语
为了保证该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并切实做好该工程项目的准备工作,通过对该工程项目的实地考察,对该项目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的分析,本着“突出重点,集中治理,规模治理”的方针,对该项目的实施区域采取了多种综合治理的方法。增加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投入力度,增加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并提高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参考文献
[1]吕玉娟,彭新华,高磊,等.红壤丘陵岗地区坡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研究[J].土壤,2020,47(2):297-304.
[2]王全九,杨婷,刘艳丽,等.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进展[J].农业机械学报,2020,47(6):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