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摘要:铁路施工项目中,既有线站场改造是一项专业性、复杂性、综合性较强的施工作业,保障站场改造施工质量良好,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原则,并深入研究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管理方法。主要包括完善改造施工准备工作、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改造施工过程管理。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管理
引言
现阶段,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推动我国运输行业高速变革。而铁路运输作为运输产业结构重要基础,其利用率不断提升。近年来,铁路运输任务愈发频繁,导致铁路运输系统运能不足及线路设备老化问题进一步凸显。为提高铁路运输效能,需逐步开展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实现改造后站场的使用功能在原基础上得以提升,并逐步实现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目标。
1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要求
针对铁路既有线站场展开改造施工作业,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施工管理:
第一,因地制宜展开施工。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城市之间既有铁路站场规模大小存在差异,因此,进行改造时,为避免资源浪费,可采取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施工作业。首先应了解站场改造所涉及的铁路线路情况,再确定改造站场所容纳车辆的通行数量,以此科学调整站场改造方案,促进改造后的铁路既有线站场可持续发展[1]。
第二,改造过程中,应确保铁路的正常运输。由于铁路运输是基础运输方式,不得随意停运。故改造施工时,应充分利用列车运行间隙,或采取适当措施改变列车的运行路线,确保站场改造期间铁路运输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三,遵循利旧创新原则开展改造施工。利旧创新,即在现有的站场线路上进行改造,通过利用现有运行线路和设备,结合先进的施工技术及理念,从而解决既有线站场存在的问题。
第四,施工管理过程中应以铁路运输安全稳定为基础。铁路运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站场改造管理过程中,应对运输组织调度加以重视。使改造后的站场有序恢复列车接发和运行能力,实现铁路运输组织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升,确保铁路运输畅通无阻。
2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管理研究
2.1完善改造施工准备工作
在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开始前,应通过施工调查了解改造施工现场区域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需上报铁路管理单位审核同意,并与铁路管理单位签订安全监护及施工配合协议。其次,在施工开始前一个月应上报施工计划,并获得铁路管理单位的批准。而后,对施工地段的路基、轨道设备、进料通道、存料场地、防护栅栏、接触网杆、信号设备等进行细致的梳理和排查,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后,组织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按计划分批次进场。
2.2优化施工组织方案
在铁路既有线站场工程施工时,对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是保障施工过程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举措。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时,应将确保铁路正常运输作为首要前提,再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方案优化。第一,应根据既有线路运行情况,结合列车运行线路及行车调度,优化施工作业的计划时间点;第二,应科学配置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集中力量在列车运行“天窗”时间内,完成改造施工作业,避免与铁路运输相冲突[2];第三,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置,限制人员和机械活动的范围,选取列车运行间隙进行施工作业,避免侵入列车运行安全限界,进而引发行车安全事故。
2.3改造施工过程具体管理
2.3.1施工安全管理
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过程中,应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同时应加强对施工人员、地下管线及营业线设备的保护,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所有施工人员参加学习,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参加改造施工作业。施工期间应设立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及时掌握施工及列车运行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做好记录和信息传递工作。驻站联络员与现场防护员必须熟悉施工区段内的列车运行情况,熟记本区段内的列车通行时间,及时通知现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注意防备。
第二,施工现场应按规定配备通讯设备及信号工具。对施工作业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应配备不同颜色的施工衣帽,避免与防护工作人员混淆,并按规定配齐防护和备用品。机械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机械设备的移位、运转等动作,需经现场指挥人员许可后方可进行。施工现场应设置防护栅栏、警戒线等隔离措施。
第三,施工前应与铁路管理单位人员一同确定施工区域轨道设备、地下管线的位置及埋深。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并设置醒目的标志、标识。施工过程中需由铁路管理单位派遣监护人员进行现场监护。
2.3.2施工组织管理
以铁路既有线站场道岔插铺施工为例,施工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道岔预铺施工:进行预铺道岔定位,测定预铺道岔首、尾及中心位置,确保预铺道岔直股线路中线与既有线路中线处于平行状态。再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岔枕及道岔的预铺,预铺施工时,应测定现场钢轨温度,计算预留轨缝宽度。
第二,线路拆除:施工命令下达后,搭设回流线。组织施工人员快速切割、拆除既有线路钢轨,将既有线路钢轨搬移至不影响道岔插铺的位置。同步清理、平整道床,控制道床顶面标高,确保满足道岔插铺条件。
第三,滑道轨搭设:道床清理、平整完成后,将短枕木放置在道岔插铺位置的两端,使其形成支撑座。搭设滑道轨并进行调整,确保所有滑道轨垂直于线路中线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之后固定滑道轨及枕木支撑座。
第四,道岔滑移就位:组织施工人员使用顶升设备将预铺的道岔顶起,放置在滑道轨上并安放滑轮,由专人统一指挥,施工人员在道岔一侧共同推动,道岔前、后部同步推进。滑移道岔至待铺岔位上方。复核道岔前、后处缝隙及搭接情况,量测道岔不同方向上的平移数据,对道岔位置进行微调。确认道岔位置准确,且满足预留的轨缝宽度后,停止移动。由施工人员再次使用顶升设备卸落道岔铺设就位,同步拆除滑道轨、滑轮及枕木支撑座。
第五,铺砟整道:组织施工人员使用起道机将道岔抬升至设计标高,调整道岔尺寸,回填道砟,确保岔枕间道砟饱满,采用机械捣固设备将道床捣固至密实状态,整理道床外观,完成后续各项整修及清理工作。
第六,信号及接触网调整:道岔插铺完成后,调整室内及室外轨道电路、信号机等电气设备,并进行联锁试验,确保信号状态及联锁功能符合要求。根据道岔铺设的位置调整接触网的各项参数,并启用新的供、停电单元及行车限制卡。
第七,道岔验收:组织施工与铁路管理单位的负责人员共同进行检查、验收。道岔的各项参数经确认无误后,在车站进行开通登记,现场设行车减速牌,随后开通线路。
2.3.3施工技术管理
铁路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时,需统筹做好运输与施工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协调铁路管理单位共同配合,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在运输技术管理方面,应按照既有线运输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随时掌握列车运行和调度情况,充分利用“天窗”内时间点,合理规划各项施工作业所需的时间,降低对铁路运输工作的影响。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应熟悉和掌握轨道、供电、信号等铁路相关专业的技术知识,加强各专业之间的衔接配合,贯彻和落实改造施工的相关技术规范和安全规定,制定应对施工现场突发情况的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既有线站场改造施工取得预期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铁路既有线路站场改造施工具有专业性、复杂性、综合性等特点,故需严格管控改造施工各个环节,与铁路管理单位协同配合,贯彻落实各项改造施工管理要点。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使站场改造施工在安全有序,质量达标的同时,能够按照计划完成各项施工任务,从而促进铁路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参加文献:
[1]李琎.浅析铁路既有线供电线改造施工安全质量管理[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3,(01):208-210.
[2]董瀚潞.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的施工组织与安全管理措施[J].四川建筑,2023,43(06):291-2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