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彝医彝药   造福彝区群众——小凉山彝区(峨边为例)彝医彝药健康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8
/ 2

发展彝医彝药   造福彝区群众——小凉山彝区(峨边为例)彝医彝药健康发展研究

李川玉

峨边彝族自治县中医医院 614300 

彝族医药学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后彝医药拨云锭制作技艺、水膏药疗法先后公布为国家级非遗。彝族医药是千百年来彝族群众与大自然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在彝族群众生产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

大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群众聚居区,彝族医药的开发利用世代相传,取得了许多重大的历史成果。小凉山区与大凉山文化传统一脉相承,但由于历史原因,彝族医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小凉山彝族医药在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对于传承发展彝医彝药、传承发展现代中医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健康峨边建设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品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形成发展——根植民间,历史悠久

彝族医药与彝族的文化历史一样久远,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凝聚着彝族先民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自然观、宇宙观、生态观,以及保护生命、创造历史、树立民族尊严和地域尊严的文化智慧。根据阿子阿越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彝医药的产生阶段。即原始社会阶段。彝族民间有谚语“庄稼中苦荞最大、人类社会母亲大”,是说除了果腹充饥外,苦荞还具有保健作用。保健是彝族最早的医药概念。现有医学发现,荞面具有养阴清热,保护和修复胃粘膜及防治冠心病、高血压的作用,就是证明。其后彝医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逐步起源,远古彝民在采集、农牧活动中发现了药物,用于治疗虫兽和自然疾病,彝族医药开始起步发展。

二是彝医药的形成阶段。大约从母系氏族社会至宋朝,彝族医药因对生物起源和疾病病因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彝地药物及药用方法的深入研究,特别是针刺疗法的系统形成,得以持续发展。同时,彝汉医学交融,成果通过《勒俄特依》、《水经注》、《华阳国志》等历史书籍及《名医别录》、《千金方》等医学典籍流传至今。三是彝医药的发展阶段。包括元、明、清三代及民国时期,彝医药在诊断、治疗、药物、方剂等方面已成熟,形成独特彝医药体系。彝医专著如《宇宙人文论》、《双柏彝医书》等记载了大量彝医药理论与临床。解放前凉山地区保留奴隶社会,医学发展缓慢但独特,结合了病理、病因、诊断、治疗等理论与临床。

功用特色——体系健全,功能完备

尽管至今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医学理论和临床医学,但彝医药自有其独到之处——“经验为主;长于外伤,兼有内治;草药丰富,动物药多;喜鲜用,有复方”,这是彝族医药的主要特点。《此母都齐》(《造药治病书》)《斯色毕特依》(《风湿病书》)等记载了凉山彝医药的功能体系。

一是病因病症方面。《勒俄特依》、《物始纪略》等彝族历史文献记载:有病邪、毒气都来自风,而且“病根变化快,一病变百病”。彝医概括主要病症涵盖20余种之多,包括风证、箭证、毒证、邪气、蛊证、传染病等,风、邪、毒又各细分十数种类型,分别是以上病证的病因来源。

二是诊断方面。彝医包含望、闻、问、嗅、切、取象、方位推算等诊断法。如望眼巩膜、血丝查肺、肝病;望舌根部血脉查病情;望头发色泽及水珠定血枯程度;望耳朵血丝颜色及分叉查儿科病情;望十指尖水质诊断水肿预后;喷酒或水于背,察汗毛确诊狂犬病毒;查看火罐取血辨狂犬病毒深浅或箭邪。部分方法似中医,更多具彝医独特性。

三是治疗方面。彝医治疗强调实践与疗效,不拘泥于固定方剂。其文献记载涵盖内科、耳科、妇科、产科、外科、伤科及五官科疾病。彝医既重治疗也重预防,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药物治疗和吹治法)。药物治疗形式多样,如敷治、擦治、烧治、熏蒸、洗浴、刮治、针刺放血、捆治、挑治、取治等。

传承实践——探索起步,挖掘创新

2000年后,大凉山地区积极开发彝医药,收集彝族传统医药经验及标本、秘方,进行科学分析、整理、工艺改进、实验验证,积累治疗疑难病症的经验与特效处方,取得显著成果。小凉山地区彝医彝药开发尚处起步阶段,具有三方面特点。

一是民间自发。彝医彝药的使用在小凉山地区主要是在彝族民间。彝族民间“医生”叫“毕摩”,别称叫“巫师”,也有“教师”之意,他们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包括医药知识。“毕摩等民间医生运用彝医治病,一般与“作毕”等宗教迷信活动结合起来,在驱赶鬼神病魔的同时,施以诊断和治疗,用以药物,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彝族民间缺乏真正的医生,毕摩”等看病治病世代相传,相对封闭割裂,既缺乏系统性,也不利于学习和传承。

二是与中医结合。小凉山地区无独立彝医药机构,结合中医开展工作。峨边彝族自治县在县中医医院设立彝医馆和工作室。目前无专业彝医队伍,由成都医科大学专家刘海平教授团队坐诊,治疗神经性头痛、颈椎病等20余种病症。同时,探索彝医彝药外治疗法、草药和古老配方的科研开发,计划开发止咳颗粒、风湿骨康片等彝药产品。

三是发展彝医康养。峨边瞄准现代健康发展方向,在新林镇茗新村旅游休闲地方建立彝医养生馆,占地约120平米,规划设置床位15张,设置了罐疗室、痧疗室、彝医室、灸疗室等治疗室,利用峨边艾灸基地生产的艾条、艾绒配合彝医的独特治疗方式为游客和当地老百姓提供

罐疗、痧疗、艾灸等健康养生保健服务,发挥了彝医彝药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特色作用,成为当地康养旅游的核心载体,也是小凉山区彝医药与现代旅游结合的探索举措。

对策建议——强化基础,强力推动

通过20多年的发展,大凉山地区无论是组织领导、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自然资源开发、基础建设、药剂方剂、彝医药标准、彝医药材种植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果,值得小凉山地区学习借鉴。小凉山地区彝医彝药健康发展要抓紧抓好“六件大事”。

一是组织保障。凉山彝族自治州9个区县新修了县级中彝医院,小凉山区县也可以建设。各区县还要成立彝医药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十五年长期发展规划,落实每年的彝医药发展方案。二是医疗政策。医疗政策需要得到省市的大力支持,借力乡村振兴帮扶,将彝医药治疗相关费用纳入医疗保障范围,解决医院和患者医疗费用问题,作为巩固医疗脱贫成果的一个有力措施。

三是人才培养。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已经开设了中药学(彝药)本科专业,2014年已经开始招录第一批新生,2018年首届毕业20人。小凉山区县也要充分利用,选送学生进行培养,推动彝医药高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建好彝医药专业队伍。四是挖掘整理。要借鉴大凉山的成功做法,组织专业队伍,对小凉山地区的彝族医药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具有共同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彝医彝药理论,开展临床研究,形成理论体系和操作指南。

五是药剂和标准。要借力大凉山地区,加强两地彝医彝药发展的交流和交融,在药剂方剂的申报和彝医彝药的标准等方面展开合作,并积极向中省市汇报请示,合力进行推动。要加强彝医药剂馆、标本馆、数字馆等建设,加强彝医药剂方剂的研究、开发和运用。六是彝药产业。要结合道地中药材的发展,大力种植彝医药材,为彝医药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为彝医药的研学旅游创造条件,推动彝医康养事业发展,拓宽现代彝医学发展路径。

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中医药意见》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瑰宝,对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有重要作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在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保障人民健康的背景下,小凉山彝医药事业发展正当其时,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