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育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研究——探究身心健康内在联系,编织学生健康成长摇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8-28
/ 2

小学体育教育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研究——探究身心健康内在联系,编织学生健康成长摇篮

谭英秀

江苏省邳州市福州路小学  221300

摘要:当前小学阶段,课业压力和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受限,影响体质与免疫力提升。体育课程在放松精神、增强体质方面具有关键作用,教师需创新教学法实现高效学习与锻炼,并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发挥德育功能。本文旨在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有效在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结合德育内容,为改善学生身心健康提供策略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体育教育;身心健康

引言: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居于首位,强调德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更要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结合立德树人的要求,将德育教育巧妙地融入到日常体育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已成为各学科共同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对小学生身心发展至关重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师应当在核心素养框架下探索并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其长远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一、小学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意义

体育教育不仅能够通过系统的体育课程和多元化的运动项目,启蒙并逐步提升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技能掌握程度,更关键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得以锻炼和发展其对运动规则、运动技巧乃至自我身体机能的认知理解能力。这一层次的教育为他们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认知框架,使他们在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同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积极健康的思维方式,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一)培养学生运动认知能力

一位教育家曾提出,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形成新认知的过程,这个观点强调学习的关键是认知结构的产生,认为学习能够分为几个过程,即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转化及知识的自我评价。事实证明,人在学习方面是自主的,现有的经验对于人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为努力学习创造内在的动力,能够让学生更为轻松的获取新知,并且可以结合现有的知识来发散自己的思维。此外,运用旧知来持续发现新知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手段,这类方式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而言,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比如,在平时的教学当中,老师能够先从学生已经把握的知识开始着手,让学生现有的知识及经验可以在课堂中得以运用,进而引入所学的内容。[1]

(二)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之中,提升学生此项能力的方式及措施有很多种,中小学时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在教学的时候通常会以班级为单位来来进行教学,班级的学生就是一个小的集体。在该集体之中,学生分别充当着着相应的角色,在教学的时候,老师能够通过班集体来增强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的[2]。比如,倡导学生开展合作形式的学习,增强学生在合作方面的能力,并形成团队意识,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和别人接触来学习到不同的品质,使学生能够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点。并且创建学习小组,通过竞争来增强学生在社会适应方面的能力,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借助竞争来让学生感到一些压力,在这些压力的促使下,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通过改变来学会更多良好品质。

(三)培养学生健身实践能力

健身实践能力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操作的能力,同时也是让知识得到运用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之中,分组练习及轮流教学的授课模式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学生在健身实践方面的能力。比如,在开展排球这项运动的教学时,运用学生排队轮流进行操作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动作指导。这类授课方式通常有下面这些优势:首先,借助轮流操作的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注意力都能集中,并把精力都投入到操作的学习上。其次,轮流指导能够对班里全部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这样既能够做到个性化教学,又能够在学生操作的时候,及时发现学生存有的问题。并且,发现学生在操作当中出现的共性或是个性问题,也是对老师授课方式及内容的一种引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科目的授课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育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培养具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其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基本身体机能,而且有助于预防儿童期常见的健康问题,如近视、肥胖症以及骨骼发育不良等。此外,规律的体育活动还能促进学生的心肺功能发展,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青少年时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体质健康方面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身体正在经历一个快速而关键的成长时期。体育教育在这个阶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育课程和实践活动,对孩子的骨骼发育、肌肉力量的增长以及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运作提供了有效的刺激和锻炼。比如,参与体育活动有助于孩子们长高个子,提升心肺耐力,让身体更强壮,增强免疫力,减少生病的几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融入体育教育,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起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并逐步内化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将使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受益匪浅。


  (二)心理健康方面

在心理健康方面,体育活动对学生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首先,参与体育运动时,身体会自然释放出一种名为内啡肽的快乐荷尔蒙,这种物质有助于舒缓孩子们因学习带来的压力,让他们的心情更加愉快、轻松,从而提升整体情绪状态。孩子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努力和突破自我,当他们成功达成预设目标时,能够亲身体验到成就感所带来的喜悦,这种正面反馈无疑会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更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其他困难。

(三)社会适应性方面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接触到许多实际生活中的社会互动规则和价值观。比如,在进行各类体育比赛时,不论是接力赛跑、足球对抗还是篮球团队赛,都强调了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尊重每一位竞争对手以及秉持公平公正的竞争精神。这些经历并非仅仅停留在运动场上,而是逐渐内化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处理人际交往和社会事务的基本准则[3]

总结全文,小学体育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不可忽视的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设置与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体质、锻炼体魄,培养他们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更在心理层面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塑造阳光开朗的性格,提高抗压能力与适应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对小学体育教育的投入与改革力度,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切实发挥其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基础性和持久性功能,为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共同构建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运动,在运动中成长,在健康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陈立. 基于"绿色指标"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细节优化研究[J]. 教育,2023(2):97-99.

[2] 胡圣斐. 中小学篮球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3):185-187.

[3] 程从政.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22(21):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