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医院康复科 重庆 400021 )
摘要:
目的:观察热磁振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方法:选取 80 例脑卒中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磁振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大,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热磁振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脑卒中后肩痛;热磁振;中医定向透药;效果观察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脑血管疾病,其后遗症众多,肩痛是其中较为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脑卒中后肩痛不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还极大地限制了其上肢功能的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目前,对于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效果参差不齐。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难以完全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恢复肩关节功能。因此,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热磁振治疗通过磁场、温热和振动的综合作用,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1]。中医定向透药则借助特定的仪器将中药有效成分直接输送至病变部位,发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2]。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热磁振与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应用于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旨在观察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以改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肩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80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观察组中,男性 23 例,女性 17 例;年龄 46 岁至 73 岁,平均年龄 59.8 ± 7.8 岁;脑卒中病程 3 个月至 17 个月,平均病程 8.2 ± 3.2 个月。对照组中,男性 25 例,女性 15 例;年龄 45 岁至 75 岁,平均年龄 61.2 ± 8.6 岁;脑卒中病程 2 个月至 18 个月,平均病程 8.8 ± 3.8 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经头颅 CT 或 MRI 确诊;(2)出现肩痛症状,且肩痛发生在脑卒中后;(3)年龄在 40 - 80 岁之间;(4)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治疗和评估;(5)病程在 1 - 24 个月之间;(6)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
1.2.2 排除标准
(1)肩部存在骨折、脱位、关节炎等其他导致肩痛的疾病;(2)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3)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治疗;(4)对热磁振或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中使用的药物过敏;(5)正在接受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治疗方法;(6)肩部皮肤有破损、感染或皮肤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如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物理因子治疗(如超短波、中频电疗等)以及药物治疗(如非甾体类抗炎药)。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热磁振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热磁振治疗时,将治疗仪器的探头置于患者肩部疼痛部位,设置合适的温度、磁场强度和振动频率,每次治疗 20 分钟,每天 1 次,每周 5 次。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时,先将中药敷贴(由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中药组成)贴于肩部疼痛处,然后连接定向透药治疗仪,调整治疗参数,每次治疗 30 分钟,每天 1 次,每周 5 次。两组均连续治疗 4 周。
1.4 观察指标及标准
1.4.1疼痛程度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肩部疼痛程度,分值范围为 0 - 10 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3]。
1.4.2肩关节活动度
使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记录治疗前后的变化。
1.4.3日常生活能力
采用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进食、穿衣、洗澡等方面,总分 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好[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 ±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² 检验。以 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情况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观察组 | 40 | 7.5 ± 1.2 | 2.8 ± 0.9①② |
对照组 | 40 | 7.3 ± 1.1 | 4.5 ± 1.0① |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肩关节活动度
从测量数据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日常生活能力
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ADL评分比较(分)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观察组 | 40 | 45 ± 10 | 75 ± 12①② |
对照组 | 40 | 48 ± 8 | 60 ± 10① |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这表明常规治疗和热磁振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均对脑卒中后肩痛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然而,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这提示热磁振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的综合治疗方案在减轻疼痛方面具有更突出的优势。从肩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数据来看,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前屈、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在各方向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由于热磁振能够通过温热、磁场和振动的协同作用,促进肩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粘连,从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中医定向透药则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成分直接送达病灶,进一步减轻炎症和疼痛,有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方面,两组治疗后 ADL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这表明热磁振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肩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使其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综上所述,热磁振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脑卒中后肩痛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治疗。这种综合治疗方法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能够更有效地减轻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可考虑将其作为一种优选的治疗方案,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以获取更确凿的证据和更全面的认识。同时,对于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还应结合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和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康复服务。
参考文献:
[1]钟玲,温悦华. 磁振热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肩痛效果观察[J]. 甘肃医药,2020,39(6):510-512.
[2]饶星明,彭美华,李林芳,等.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冲击波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临床疗效研究[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24,31(6):156-159. DOI:10.3969/j.issn.1005-8257.2024.06.055.
[3] 任蒙强,刘盼功,石云,等. 针灸推拿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肩痛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和疼痛评分的影响[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17(2):303-305.
[4] 王巍. 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神经康复治疗在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影响探究[J]. 系统医学,2024,9(4):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