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劳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07
/ 2

中职劳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崔晓会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宁波东钱湖护理学校)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中职而言,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中职的劳动教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中职;劳动教育;核心素养

一、 中职核心素养的特殊性

中职的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因此,其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专业技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2)实践能力: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3)创新精神: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断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4)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纪律等,是成为合格职业人的重要基础(5)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融入社会,与人合作,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中职劳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将其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与专业技能教学并重。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保障劳动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劳动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其劳动素养。此外,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各种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并注重对学生劳动素养的评价和反馈。[[1]]学校应注重对教师的培养。通过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知识的传授和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的指导和培训。

2、 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提高劳动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可以以“校园卫生清洁”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校园卫生清洁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分类整理,如“学校公共区域”、“宿舍区域”等,让学生将卫生死角进行分类整理,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善校园环境,最终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以“植物种植”为主题开展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探索植物生长的规律和方法。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为学生创造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此外,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准确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的重要保障。评价体系应包括知识掌握、技能操作、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在中职劳动教育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在技能操作、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表现。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教育教学目标,确定学生在评价中所处的位置,确立学生在评价中所承担的角色。例如,可以把学生在劳动技能操作方面的表现纳入到评价体系中,如通过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设计作品、制作劳动工具等方式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素养。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如采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等。[[2]]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和劳动氛围。通过举办劳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通过宣传优秀劳动典型和先进人物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观念;通过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美化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中职在劳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不少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更好地与企业对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等。针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应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建设更多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项目中成长。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人才、共同开发课程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将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3]]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学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此外,还可以探索学分制、弹性学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制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划。

四、结语

从我国当前中职的现状来看,由于其劳动教育的缺失,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中职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劳动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并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活动,如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等良好品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将会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洪银.劳动教育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形成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01):134-138.

[2]黄志忠.开发主题式劳动课程,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20,166(10):89-90.

[3]王文静. 中职学生劳动素养培养现状及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崔晓会(1970.9---)女,汉族,浙江宁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职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