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 100048
摘要 : 矶崎新(1931.7-2022.12.29)是颇具革命者性格的建筑大师,本文通过回顾他在中国建筑实践一系列实践,试图勾勒出一个东方邻国建筑师对于中国的特殊情感与其在中国建筑市场的自我实现。
关键词 矶崎新;建筑;中国
前言
2023年4月28日,中国建筑学界最高奖—梁思成建筑奖颁奖典礼在故宫博物院举行。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宣读颁奖决定:已故日本建筑师矶崎新、中国建筑师李兴钢荣获第十届梁思成建筑奖。其亲属辛美沙女士代表他深情回顾了他在中国的实践经过,并对中国及中国建筑界的同仁深表感谢;虽然大师已逝世,然而矶崎新+胡倩工作室仍活跃在中国建筑界,近30年的作品证明了他无疑是在中国最接地气的国外建筑大师。
矶崎新1931年生于日本九州。1961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丹下健三工作室。两年后他成立了自己设计事务所,自1967年获日本建筑学会大奖,逐步成为活跃在国际建筑界的大师,获奖无数。
大师个人经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前建筑时期(1931-1949年):
矶崎新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至父辈。父亲毕业于上海同济学堂,因不满当时日本对华政策,愤然从上海回到了日本。长辈亲华的左倾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对幼年的矶崎新其后人生道路产生影响。
(二)激进的青年时代:(49年-60年代末)
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矶崎新进入东京大学建筑学系学习,毕业后进入丹下健三工作室,丹下的新陈代谢理论影响了其规划与设计的建筑观思考。
图1 矶崎新本人
60年代中期,矶崎新与当时青年人一样崇拜毛泽东:“上世纪60年代,我是个“毛主义者”,所有的事情都处在矛盾中,就像毛泽东的《矛盾论》。”此时的矶崎新充满了改造世界的豪情,而他建筑师职业具有的社会责任感使人联想起建筑大师柯布西耶。
(三)批判与后现代(1968年-1993年)
1968年5月,矶崎新在米兰艺术三年展上展出参展作品装置《电气迷宫》,对日本资本主义社会下城市过度发展的一种反思。
70年代末文革结束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矶崎新凭借水户艺术馆与筑波大厦建筑群,成为后现代主义大师,在世界各地频频获奖。虽然与黑川纪章、安藤忠雄并称为日本建筑界三杰,他更喜欢建筑界的“切格瓦拉”的称号。
图2 筑波大厦
(四)结缘中国(90年代-)
90年代后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设工地。全球建筑师趋之若鹜,矶崎新也出没于中国各大建筑竞赛。
1998年北京的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是一个开端。诸多方案中,矶崎新把天安门红墙、大会堂立柱和为掩饰三个升高舞台的屋顶起伏自然地结合起来,呼应传统和功能需求,优雅的建筑语言、大小高低的空间序列与良好的内部功能,把长安街的街道空间限定出来。天安门广场没有采取模拟形式展现,而是吸收了广场台座、灯柱、屋顶等空间特征要素,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建筑。虽然因为综合因素,最终安德鲁的“巨蛋”中标,但这个充满东方意味的方案给人印象深刻。
图3 深圳文化中心
2007年完成的深圳文化中心,寓意“文化森林”,建筑中运用了树群状钢结构的新形式:由4组巨大的树状构造形成入口前厅空间,树干形成分枝支撑起顶部的多面体玻璃,用金箔做成的树干和树枝被称作黄金树。整体由五个元素构成:似竖琴琴弦的正立面玻璃幕墙、对应城市尺度的背立面黑墙、入口大厅的黄金树、峡谷梯田式的音乐大厅、象征图书馆的“三本书”,成为深圳标志性建筑之一。
进入2000年后,矶崎新继续加大对中国的关注,矶崎新+胡倩工作室的前身上海工作室设立于2004年,并成为其全球最大的工作室,2010年建成的证大喜马拉雅艺术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当代艺术馆与五星级酒店混合体之一。由两个晶莹透亮的立方体和闪烁金属光泽的有机形体“林”所构成。方体内是五星级酒店和办公;中央以“林”为意象的不规则的树状有机形体,成为各种演艺娱乐设施与艺术馆。“林”间是开放的城市文化广场,公众活动的集聚点,构成了建筑本身的雕塑性,也增强了建筑的震撼力。
工作室成立近20年来,矶崎新将设计深度融合进中国城市化建设中,作品遍布江苏、山西、湖南、河南、山东,涵盖文化、办公、居住、商业与城市设计。尤其是在2015年,由他完成了位于成都的日本侵华罪行馆,展示出他对中国的情感及近代史的了解和认知要远高于广大日本民众。
图4 成都日本侵华日军罪行馆
2019年,普利兹克奖组委会将当年的普利兹克奖颁给矶崎新。正如获奖评语中表示:“他并没有追随潮流,而是走自己的路。”这是对他坚持的肯定。
二、现象分析与思考
曾提出“未建成”理论的矶崎新,如今在中国四处“建成”,其对中国情节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一个不断完善自我的建筑大师。自70年代新陈代谢派到后现代主义再到表现主义,“变”的是与时俱进的矶崎新,不变的是他对自身理想的坚持。
矶崎新一生都以一种激进的态度抵抗着社会,家庭熏陶、年轻时左倾的革命倾向以及建筑师改良社会思想烙印与自身形成的设计思路,都使他对于中国有着不一般的关注,也让他对于中国的理解应该比一般的国外建筑师更加深刻。
当下中国给矶崎新足够施展自己抱负的所具备的条件:资金,技术以及甲方。很多不可能完成的方案与实现的异形体,如深圳文化中心,喜马拉雅中心,北京国际汽车博览会方案等方案。这些优势机遇是给矶崎新的,同样也是给其他境外建筑师的,而对比库哈斯,赫尔佐格等建筑师,他作品的初衷绝非是霸道的“天外来客”,而是追求扎根于对当地环境和传统文脉的理解与尊重,并充分考虑当地技术条件,以化解建筑与环境的矛盾。熟读矛盾论的矶崎新试图将自己的东方哲学与曾经的理想融合成一个乌托邦。
“我不太希望别人介绍我的时候说我是日本建筑师,而是国际人矶崎新。”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与勇气,只有矶崎新这样具有革命情怀的建筑师才能做得到,或许这就他的中国情结的归结。
参考文献:
[1]郝培艺.建筑艺术家—矶崎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02
[2]柳成荫.日本著名建筑师矶崎新[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02
[3]陈紫杰.探析矶崎新作品上海喜马拉雅中心的设计之美[J].《西部皮革》,2021/03
[4]张长文、宋聚生.深圳境外建筑设计历史漫谈Ⅶ——纪念矶崎新先生[J]《世界建筑导报》,2023/12
[5]张羽.矶崎新获得2019普利兹克奖[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9/03
作者简介:杨曦 1984.7 男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高级工程师,中咨海外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