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输血技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0
/ 2

自体输血技术:用自己的血救自己

黄婷婷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17

在医疗领域,输血是一项常见且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许多急重症患者而言,及时的输血往往能挽救生命。然而,传统异体输血虽然有效,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如输血反应、疾病传播等。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体输血技术应运而生,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安全、经济的输血方式。我们将详细介绍自体输血技术的基本原理、种类、优点、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

一、什么是自体输血技术?

自体输血技术,它指的是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特定的血液成分,在经过适当的保存和处理之后,于患者手术或遭遇其他紧急情况需要时,将这些血液或成分回输给患者本人的输血方法。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血来救自己”。这种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有效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如疾病传播、输血反应等,从而大大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同时,自体输血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对于缓解当前血液供应紧张的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二、自体输血技术的主要类型

储存式自体输血

储存式自体输血是在患者使用血液之前,预先采集患者的血液并进行适当的保存。这一过程通常在手术前几周进行,以确保采集到足够数量的血液。采集的血液会经过特殊处理,以保证其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和安全性。当患者需要输血时,如手术过程中或术后恢复期间,再将其预先采集并储存的血液回输给患者。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择期手术患者,如骨科手术、心脏手术等预期术中出血较多的情况。储存式自体输血不仅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时有足够的血液供应,还可以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如输血反应、疾病传播等。

回收式自体输血

回收式自体输血是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血液回收机将患者流出的血液进行回收、抗凝、过滤、洗涤、浓缩等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然后再回输给患者。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大出血或骨折等手术,因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同时降低输血反应的风险。回收式自体输血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还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因为无需进行复杂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稀释式自体输血

稀释式自体输血是在手术前采集患者一定量的血液,并将其储存起来。同时,输注晶体液和胶体液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稳定,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血液循环不受影响。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需要输血,再将之前采集的血液回输给患者。这种方法适用于血色素较高、平时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因为它可以减少术中红细胞的丢失,促进术后恢复。稀释式自体输血还可以降低患者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和康复。

三、自体输血技术的优点

避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自体输血技术的一大显著优势在于,其使用的血液完全来源于患者自身,因此可以完全避免因输注异体血液而传播诸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风险。这对于需要多次输血的患者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多次输注异体血液可能会显著增加感染这些疾病的风险。通过采用自体输血技术,患者可以避免因输血而带来的潜在疾病威胁,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可靠的输血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输血治疗的安全性。

减少输血反应

异体输血时,由于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血型差异或免疫系统差异,可能导致溶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等输血反应。这些反应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而自体输血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因为输注的血液来源于患者自身,所以大大降低了输血反应的风险。

避免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

异体输血还可能引起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如输血后紫癜、移植物抗宿主病等。这些反应是由于输注的异体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或免疫物质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发生反应而引起的。这些反应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而自体输血则完全避免了这种风险,因为输注的血液来源于患者自身,不存在免疫排斥的问题。

节约用血资源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临床用血量不断增加,血液资源紧张问题日益突出。自体输血技术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液供应紧张的状况,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通过自体输血,患者可以减少对异体血液的需求,从而为其他需要输血的患者提供更多的血液资源。

降低医疗成本

异体输血需要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试验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这些操作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医疗成本。而自体输血则无需这些操作,因为输注的血液来源于患者自身,所以无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繁琐的操作步骤。这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还可以提高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促进术后恢复

储存式自体输血通过反复放血和回输的过程,可以刺激患者的红细胞再生能力,使患者在术后造血速度比术前加快。这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和免疫力。而稀释式自体输血则可以降低患者血液的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状况,有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这些优势使得自体输血技术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自体输血技术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择期手术患者:对于预期术中出血较多的择期手术患者,如骨科手术、心脏手术等,自体输血技术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它不仅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有足够的血液供应,还可以避免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稀有血型患者:对于稀有血型患者而言,寻找合适的异体血液往往非常困难,甚至可能延误治疗。自体输血技术可以为他们提供一种可靠的输血方式,无需担心血型匹配问题,从而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所需的血液支持。

有严重异体输血反应病史者:对于曾经发生过严重异体输血反应的患者而言,再次进行异体输血将面临极高的风险。自体输血技术可以避免再次发生输血反应的风险,为患者提供一种更为安全的输血方式。

准备进行骨髓移植者:骨髓移植是一种复杂的治疗过程,需要大量输血支持治疗。自体输血技术可以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同时避免异体输血的风险,为骨髓移植的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禁忌症

血液污染:如果患者的血液中含有脓液、胆汁、胃肠内容物等污染物,那么这些血液就不适合进行自体输血。因为污染的血液可能含有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回输给患者后可能引发严重的感染或并发症。

严重器官功能障碍:对于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自体输血可能加重器官负担,不利于恢复。因为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增加血液循环的负担,对于已经受损的器官来说可能是一种额外的压力。

严重贫血或凝血功能障碍:这类患者自身血液质量较差,可能无法满足自体输血的要求。严重贫血患者的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不足,而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液则无法正常凝固。因此,这些患者的血液不适合进行自体输血。

感染性疾病或正在使用抗生素的患者:感染性疾病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给其他人,因此这类患者的血液不适合进行自体输血。同时,正在使用抗生素的患者也可能影响血液成分的质量和效果,因为抗生素可能会改变血液中某些成分的性质或活性。因此,在决定是否采用自体输血技术时,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潜在的风险。

五、结语

自体输血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手段,为众多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效的输血选择。它通过利用患者自身的血液资源,不仅避免了异体输血可能带来的风险,还节约了宝贵的血液资源,降低了医疗成本。然而,自体输血技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在决定是否采用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自体输血技术有望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成为输血治疗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