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0
/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王国新

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迪庆藏族自治州  6744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和审美价值。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背景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诸多非遗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如何在大背景下传承和保护好非遗,让非遗实现当代价值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策略,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传承;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和部署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记忆与认同。我国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这些资源的传承与保护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在非遗传承与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在当下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背景下,传承和保护仍面临诸多挑战。非遗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对非遗孕育环境保护重视不够、诸多非遗失去现代传承土壤及空间、深入挖掘及创造性转化力度和能力不足、很难融入现代生活和实现当代价值、难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增进民族认同、共识、自信、凝聚力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作用等现状表明,我们仍需进一步提高对非遗的认识与重视,拓宽非遗传播途径,加强政策法规建设,极力构建传承与保护机制。要发挥政府、代表性传承人及社会、市场等多方协同作用,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发展。在非遗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化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时代主题,我们要注重实际效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汲取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精髓,努力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现状

1.1我国非遗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状大的丰厚滋养,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在适应周围环境、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形成了天人合一、崇德向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思想理念,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丰富性与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体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智慧。中国的非遗资源包括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传统手工艺技术、民间信仰、节日习俗等多个方面,包含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十大门类,其形式之繁多、内涵之深厚,在世界范围内都极为罕见。自2001年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国务院先后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21公布了五个批次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国家级项目总数达达1557个。古老戏剧昆曲集中体现的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南京云锦展现的独特视觉美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被称为世界上篇幅最长、规模最大、传颂千年的《格萨(斯)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中”“和”哲学思想等等,正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1.2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非遗理念不断深化,社会参与度不断提高,全社会参与保护的氛围逐步形成。各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逐年增多,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59项,国家级非遗项目1557项。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命名了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范围涉及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非遗传承与保护制度和机制逐步建立,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等比较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各省(区、市)也因地制宜出台了相应的非遗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不断加强非遗名录建设,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较为完备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了有力的非遗保护保障体系,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部门都单独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大部分市(区)设立了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这些都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国还通过举办各种非遗展览、演出、论坛等活动,提高了公众对非遗的认识和重视,促进了非遗的传播与交流。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还将非遗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如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充分利用传播这一非遗保护重要措施,通过非遗保护机构常态化组织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及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形式多样的“非遗课堂”,让青少年及儿童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格萨(斯)尔、锅庄舞、傈僳族阿尺木刮、热巴舞、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香格里拉葫芦笙打跳音乐、藏族弦子舞蹈、阿卡巴拉舞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从小培养青少年及儿童的非遗保护意识,推动形成人人保护传承、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1.3非遗传承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意识不够强烈。虽然我国非遗资源丰富且多样,但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许多人对非遗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特别是在当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背景下,没有认识到保护传承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强化民族共识、增进文化自信、增强各民族凝聚力等当代价值的重要性,导致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其次,对村落这一非遗的孕育环境重视保护力度不够。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载体,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村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发生着变迁,村寨民俗、歌舞艺术、节庆仪式、传统民宅等有形和无形文化、村寨的个性特点等都在悄悄地衰落、失落,忽视了村落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养育和传承至关重要,没有这些文化的载体,就谈不上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谈不上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再有,就是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政策法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家层面已形成比较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但各省、州、县还是缺乏因地制宜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导致非遗保护传承后劲不足,无法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最后是非遗传承与保护机制待健全及社会参与度较低的问题。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但还是不同程度存在人才短缺、保护经费不足等问题。还有在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政府、社会和市场等多方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发挥,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与发展存在困难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非遗需要与时俱进,但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实现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策略

2.1提高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视与认识

我国拥有的丰富非遗资源,包括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等,这些文化财富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当前,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果,例如通过代表性传承人自觉、政府扶持、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许多非遗项目得到了有效的保存与传播。但不可否认的是,与此同时还有诸多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村落整体孕育环境受到破坏、传播途径及方式待与时俱进创新、部分项目失去传承土壤、个别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大部分项目未能深入挖掘其内涵与当代价值、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能力低下、未能充分发挥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等。提高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视与认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首要条件,我们应持续加强对社会各界非遗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公众深刻理解非遗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时代价值及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作用,积极主动参与、融入到传承保护中华优秀文化的进程中,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及创新性发展,提升融入现代生活能力,与时俱进,实现当代价值,为共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通过常态化开展非遗保护传承成果展系列活动普及非遗知识和与民共享保护成果,极力建设传习馆(所、点)、传承基地和非遗工坊等极力构建传承空间场所,引导支持黑陶、造纸、藏香、唐卡、东巴鼓等技艺开创形成“非遗+特色产业”生产性保护模式,培育奶渣饼、糕点等一批特色美食,创作阿尺木刮、热巴等一批精品演艺项目,打造香格里拉赛马会、梅里神山祭祀、塔城热巴艺术节等一批民俗品牌节会的方式,切实提高公众对非遗传承与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引导社会大众广泛参与非遗保护传承。

2.2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

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是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切实为非遗传承保护提供了政策支持及法律依据。然而,从保护传承现状不难看出,各地一是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还有待健全充实,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非遗保护的责任主体和法律责任,加强对非遗保护工作的监督和考核。二是宣传普及力度也有待于加强深化,力争提高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依法保护非遗的进程中。三是政策法规落实成效更待于进一步提升,坚决确保非遗保护事业有法可依,为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支持。例如,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就采取出台《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条例,制定实施《建设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高质量发展三年(2024-2026)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的方式,切实强化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与此同时,还应持续加大对非遗保护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甚至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非遗保护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非遗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2.3让村落成为民族文化的“活水之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村落保护与开发建设的矛盾突出。特别是当经济建设、城镇建设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产生矛盾时,一些地方建设性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村落特别是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养育和传承至关重要,没有这些文化的载体,就谈不上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谈不上各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简言之,村落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平台,是本土文化人才及传承文化的根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应该重视村落的源头活水属性,切实加大力度保护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让让村落成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源不断的“活水之源”。

2.4协调发挥代表性传承人、政府、社会及市场等多方作用

代表性传承人、政府、社会和市场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代表性传承人是传承主观能动的主体,政府的职责是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和资金投入,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而社会和市场则为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及实现当代价值提供广阔的空间、平台及场所。协调发挥好该三方面作用,政府主导竭力为非遗传承提供政策法规及资金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活态传承好非遗,社会及市场为非遗融入及实现当代价值竭力提供空间场所。由此,各方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势必极力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保护及非遗当代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结语

通过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现状的分析,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尽管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厚重、多样性突出显著,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体量庞大,非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着实取得了实效,但在传承与保护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诸如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村落整体孕育环境受到破坏、传播途径及方式待与时俱进创新、部分项目失去传承土壤、个别传统技艺后继无人、大部分项目未能深入挖掘其内涵与当代价值、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能力低下、未能充分发挥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积极作用等。因此,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巩固提升当前非遗的传承保护成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非遗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采取与时俱进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措施,推动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当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的非遗传承与保护策略,应注重从提高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视与认识、加强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设、让村落成为民族文化的“活水之源”及构建完善的传承与保护机制、协调发挥代表性传承人、政府、社会及市场多方作用等方面入手,共同推动非遗实现当代价值及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0(01):10-14.

[2]彭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J].宣讲家网,2024年05月07日.

[3] 杨福泉.让村落成为民族文化的“活水之源”[J].中国民族报,2008年8月1日.

[4]苏娇楠.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合思想"中探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实性和前瞻性[J].中国民族博览, 2023(6):128-130.

[5] 沈卫荣译,夸新木加译,更松巴毛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藏传佛教中国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 2023(1):1-15.

[6]王丽云.基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贵州苗族堆绣艺术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 2023(7):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