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APFN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11
/ 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APFN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

刘锋  颜安平

荣县中医医院  四川自贡   643100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的不同治疗方案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筛选2024年1月至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骨科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在开展随机性的临床分组后,分别给予不同的内固定治疗方案,统计不同时间段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各项临床数据。结果 干预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显著优于常规组(P0.001),同时其术后并发症率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将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案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提升其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加快其术后康复步伐。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APFN内固定;髋关节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resul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schemes for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disease in the elderly.Methods Select 80 patient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to March 2024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inical study. After random clinical grouping, 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 plans were given,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hip function scores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different time periods were counted. 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hip fun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0.001), and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Applied the treatment plan of intramedullary nailing to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mproves the safety of clinical treatment, improve the hip function and accelerate their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骨折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在交通发达的社会环境下,骨折发病率近几年显著提升。而髋部骨折作为骨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疾病,以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为常见,其患者数量约为半数,若患者未及时就诊,会对其日常活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1]。在骨折内固定修复治疗逐步发展的今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成为该疾病的首选内固定治疗方案,而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些临床工作者发现该内固定技术存在固定失败的风险,令广大患者苦不堪言。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案现已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凭借其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的优势逐步取代PFNA。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24年1月至3月期间就诊于我院骨科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开展随机性的临床分组,具体如下:

常规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分布于68—76岁,体重均值(65.83±0.17)kg;干预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均值(72.76±0.24)岁,体重分布于60—68kg。两组入选对象的性别、年龄、体重临床资料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经CT检查确诊患病;(2)无多处骨折、严重感染、器质性病变、肝、肾功能障碍;(3)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参与临床调查;(4)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

排除标准:(1)伴有多处骨折、严重感染、失血性休克、肝、肾功能障碍;(2)生命体征异常;(3)中途退出此次临床调查。

1.2方法

常规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术前为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并协助其保持仰卧位体位,对其病灶部位予以详细探查,并复位骨折部位,于股骨粗隆顶部做3—5cm切口,进针并插入导针,在确定插入位置合适后,置入近端空心钻,在确定位置适宜后,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适当插入,同时置入螺旋刀片导针。在C形臂协助下,手术医生对导针位置予以详细观察,并于股骨颈下段约1/3的位置置入螺旋刀片导针,应用瞄准器将远端螺钉置入约顶部2cm处,最后由手术医生缝合切口。

干预组(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 术前常规检查,并对其健侧颈干角予以仔细测量,直至角度为125°— 130°为宜,之后为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复位骨折部位,选取适宜的进针点,依次置入导针、主钉及螺旋刀片,在C形臂透视下,确定导针及主钉的具体位置,若患者的骨折端间隙较大,需继续逆时针选择螺旋刀片。若患者术后无需活动螺旋刀片,可直接将主钉装置拧紧。

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髋关节功能

评估依据:Harris 评分量表;评估标准:分别于术前1d、术后6个月予以髋关节功能测评,量表采取百分制计分,髋关节功能与分值呈正相关[2]

1.3.2术后并发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髋内翻、患肢疼痛、延迟愈合三种并发症数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为%形式,行χ²检验;计量资料相关数据的体现形式为标准差(),P0.05(0.001)为数据结果差异的统计学检验标准。

  1. 结果
    1. 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术后6个月,干预组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01)。

1: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组别

例数

术前

术后6个月

常规组

40

47.67±0.23

71.75±0.37

干预组

40

47.64±0.26

78.81±0.32

T

0.546

81.763

P

0.586

0.000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髋内翻2例、患肢疼痛1例、延迟愈合1例),干预组仅有1例出现患肢疼痛,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5%,干预组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

  1.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也是骨科临床上一种常见的骨折疾病类型。由于老年人的肢体活动能力发生退行性改变,其骨骼中的钙物质急剧流失,再加上反应能力的显著降低,致使其跌倒风险显著提升,这也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的发生埋下安全隐患[3]

髓内钉内固定作为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的主流治疗手段,通过对骨折部位的复位治疗,将髓内钉、远端螺钉置入骨折部位,可有效发挥内固定治疗的优势。与此同时,该项内固定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的优势,患者可在短时间内下床活动,助力其髋关节活动能力的提升。随着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一些临床工作者发现部分患者在接受PFNA内固定治疗后,往往主诉大腿疼痛,甚至部分患者固定失败[4]。在内固定技术逐步更新的医疗环境下,APFN内固定治疗在骨科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除了发挥PFNA内固定自身优势的同时,可有效减轻患者的髋部不适症状,从根本上预防固定失败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将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案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提升其临床治疗的安全性的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徐炳南,曾涛,肖树荣.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APFN内固定治疗效果及对关节功能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18):86-89.

[2]黎志超,李雪纯,刘孟孟,等.APFN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23,42(18):61-64.

[3]张从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实施APFN内固定治疗效果观察[J].罕少疾病杂志,2022,29(12):90-91.

[4]祁传才,路通.APFN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0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