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赤峰市“护粮有方”医农联合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3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赤峰市“护粮有方”医农联合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陈仕迅、李世琪、陈芳莹、李清鸿 通讯作者:程小飞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河南新乡 453000)

1课题背景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贯彻各族人民群众“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理念,提高青年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促进多民族团结。

(一)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一贯重视民族平等、团结与发展,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这一政策框架下,各级政府积极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和实践。团结少数民族不仅体现在政治和经济支持上,也包括文化交流、教育普及等多方面的努力。实践团也以此为核心,联合河南工业大学前往内蒙古赤峰开展“护粮急救齐携手 民族团结共安康”医农联合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宣传多民族文化、开展普通话培训形式,厚植少数民族爱国情怀。

(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

在赤峰市,矿产开采活动对土地造成了显著的污染,这一实践背景为医农联合项目提供了具体的实施场景和紧迫的行动需求。赤峰市拥有悠久的矿业历史,其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铜矿等多种矿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产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在过去几十年间,矿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矿产开采过程中的露天开采、废石堆放、尾矿库建设等活动直接破坏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此外,矿山排水和尾矿渗滤液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渗入土壤和水体,导致严重的土地污染和水资源污染。因此,实践团以土壤采集和检测作为实践的另一重点,希望能够为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健康提供有力的帮助

(三)健康中国战略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2023年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约有300万人意外死亡。当发生了心脏病、脑出血、呼吸骤停,生命的窗口期只有4分钟,称为“黄金4分钟”,然而由于中国公民急救知识的匮乏,对于医疗急救方面存在诸多误区,以及医疗知识与社会大众“脱节”等现状,人们在救护车抵达现场前往往白白浪费了挽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导致成功救活率极低。实践团组建急救科普宣讲团,利用暑期时间深入内蒙古赤峰市,通过生动有趣的宣讲与实操演练,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增强居民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共同构建更加安全、健康的社区环境。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理念的生动践行。

2 项目概述

该项目凝聚青年学生力量,坚守民族团结阵地,以“医农联合”为基本路径,以“护粮急救齐携手,民族团结共安康”为口号,从土壤采集检测、急救知识科普、普通话培训三个维度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一系列活动。

首先,实践团对负责区域里的居民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对土壤污染的认知等,对当地居民做出健康风险评估,为后续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接着实践团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各个矿区、冶炼厂、化工厂周围的农田进行考察和土壤样本采集并送到河南省工业大学的实验室进行土壤检测分析。

通过调查内蒙古赤峰市土壤污染现状,实践团利用医农联合进行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揭示重金属污染的种类和程度,向当地有关部门和企业反馈结果,以引起对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的关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

其次,实践团深入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宣讲;利用宣传册、海报等物料,在社区公共区域广泛传播急救知识,在宣讲后设置实操环节,由专业人员进行急救技能现场演示;鼓励居民参与模拟急救操作,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增加互动性和实践性;提供反馈和指导,确保居民正确掌握急救技能。

最后,实践团深入到学校,开展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普通话教学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普通话水平,也增进了对汉族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此外,邀请当地的优秀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普通话推广工作中来。

3 实践过程及收获

3.1 时间日程安排

活动时间:7月10日—8月10日

第一阶段(7月10日至15日):完成小组分工及材料的准备工作

(一)急救知识宣讲组

负责制定急救知识培训计划,包括心肺复苏、创伤处理、常见急症应对等。准备培训教材和演示器材,确保培训内容实用、易懂。

(二)民族团结教育组

普通话教学,制定普通话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层和语言水平的居民设计教学方案。编写教学材料和教案,确保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易于实践。

(三)土壤重金属检测组:

确定土壤采样点,制定采样计划,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学习土壤采样、保存和预处理方法,确保样品质量。

第二阶段(7月16日至20日):开展集中学习及演练,确保实践质量。

(一)急救知识宣讲组

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确保每位成员熟练掌握急救操作。

(二)民族团结教育组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培训,提升成员的民族知识和教育能力。进行普通话教学技巧培训,提高成员的教学水平。

(三)土壤重金属检测组

学习土壤采样技术和检测方法,为实地采样做好准备。与相关部门和企业沟通,确定采样时间、急救宣讲、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和普通话教学安排。

第三阶段(7月21日至26日):

土壤重金属检测,按照计划进行实地采样,注意以下要点:采样工具和设备的消毒,避免交叉污染。采样深度的标准化,确保样品的代表性。样品的妥善保存和运输,防止样品变质。将样品统一寄送至河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

第四阶段(7月27日至8月1日):

急救知识宣讲,在社区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活动,重点讲解以下内容:心肺复苏、海姆利克急救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常见创伤的急救处理方法,如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常见急症的识别和初步处理,如心脏病发作、中风等。

民族团结教育,举办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强调以下要点:民族政策宣传,增进居民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民族文化展示,促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普通话教学,针对社区居民开展普通话教学,注重以下方面:

基础语音、语法教学,帮助居民掌握普通话的基本技能。日常交流场景模拟,提高居民的普通话实际应用能力。

第五阶段(8月2日至8月10日):

根据检测结果以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当地居民制定出合适的健康管理方式,对居民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同时进行相应医学知识宣讲,向居民普及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性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宣讲活动中,为社区居民提供测血糖、血压等服务。

团队成员集中撰写相关社会实践报告并将土壤重金属含量等相关数据及时向有关部门及企业、街道社区等单位反馈。召开总结大会,分享各小组的经验和收获,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

针对急救知识普及、民族团结教育、普通话推广和土壤重金属检测的关键点,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活动提供借鉴。

3.2 主要活动

(一)急救知识进内蒙,民族团结保健康

1.急救知识科普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面向社区居民800余人详细介绍急救技能。同时,向大众传授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与应对等知识,并为居民测量血压,根据测量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

2.实践操作强基

利用心肺复苏模拟人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全过程,引导居民亲自体验心肺复苏的操作过程。通过角色扮演和真实模拟,让观众深刻体验急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我们唱响心肺复苏歌曲,以动人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传递急救知识和技能,让居民们在歌声中轻松掌握心肺复苏操作。

3.童心绘“救”传爱

孩子们用彩笔和纸张绘制出自己对急救知识的理解和想象,绘制完成后我们将所有手抄报集中展示,让每个孩子都能欣赏到彼此的作品,感受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二)环境保护利于民,民族团结护环境

1.土壤样本采集

组织专业团队前往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各个矿区、冶炼厂、化工厂周围的农田进行土壤样本采集。采集过程中,需遵循严格的采样标准和程序,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2.实验室检测

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将被送往河南工业大学实验室进行详细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重金属污染情况及污染种类,使用先进的仪器和技术进行分析,以获得精确的数据。

3.环保意识提升

通过宣传活动,普及土壤污染知识,激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共同守护土地资源和健康生活环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

(三)民族文化互学习,民族团结一家亲

深入到学校,开展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普通话教学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了学生普通话水平,也增进了对汉族文化的了解和兴趣。此外,邀请当地的优秀教师,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普通话推广工作中来。

3.3 时间目录完成及收获

(一)7月10日-15日:第一阶段——前期准备与分工

1.完成了急救知识、民族团结教育和土壤重金属检测的培训计划制定。

2.准备了相应的教学材料、教案和演示器材。

3.制定了详细的采样计划和教学方案。

通过第一阶段的分工与准备,我们明确了各自的职责,提高了团队协作效率。

(二)7月16日-20日:第二阶段——集中学习与技能提升

1.邀请专业讲师进行了急救技能培训,确保每位成员熟练掌握急救操作。

2.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培训,提高了成员的民族知识和教育能力。

3.进行了普通话教学技巧培训,提高了成员的教学水平。

4.完成了土壤采样点的确定和采样工具的准备。

5.学习了土壤采样技术和检测方法,为实地采样做好了充分准备。

6.与相关部门和企业沟通,确定了采样时间、教学安排。

在第二阶段的集中学习与演练中,我们不仅掌握了急救技能,还提升了普通话教学能力,为后续的社区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7月21日-26日:第三阶段——实地调研与数据收集

1.进行了实地采样,确保了样品的质量和代表性。

2.将样品寄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第三阶段的实地采样让我们对土壤重金属检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锻炼了我们的现场工作能力。

(四)7月27日-8月1日:第四阶段——知识宣讲与文化交流

1.在社区开展了急救知识宣讲活动,提高了居民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2.举办了民族团结主题活动,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3.针对社区居民开展了普通话教学,提高了居民的普通话水平。

4.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阶段的知识宣讲和文化交流活动让我们深入了解到社区居民的急救知识掌握情况,提升社区居民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能力;同时,小组成员还学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开展普通话的教学,不仅提升社区居民的普通话能力,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8月2日-8月10日:第五阶段——成果整理与反馈总结

1.根据检测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健康管理方式和预防措施。

2.向居民普及了环境保护与人体健康的关联性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测血糖、血压等健康服务。

4.撰写了社会实践报告,总结了活动经验和收获。

5.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反馈了土壤重金属检测结果和建议。

6.展开了小组活动总结大会,分享了经验和收获,对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

第五阶段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了我们的科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总结感悟及结束语

孟凡昆:团队负责人

在制定实践计划时,我充分考虑了团队成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将他们分配到不同的任务组中,确保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陈铎同学擅长新媒体宣传,我便让他负责宣传工作;李清鸿同学细心认真,我便让他负责物资管理。这种合理的分工让团队运转更加高效,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陈仕迅:通讯员

在撰写新闻稿时,我注重挖掘实践过程中的感人瞬间和精彩瞬间。例如,在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时,我看到一位年迈的老人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互动,我便以此为切入点,撰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新闻稿。这篇新闻稿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也展现了我们团队的社会责任感。

李森:财务负责人

在管理经费时,我始终坚持“精打细算”的原则。例如,在采购物资时,我会多方比较价格,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在安排住宿时,我会选择价格合理、环境舒适的酒店。这些细节上的节约,让我们团队的经费得到了更加合理的使用,也让我更加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李清鸿:物资负责人

在筹备物资时,我提前列好清单,并与商家沟通,确保物资的质量和数量。例如,在采购药品时,我会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药品,并仔细检查药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些细节上的把关,确保了物资的质量,也让我更加懂得了细心和负责的重要性。

陈铎:宣传员

在宣传过程中,我注重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将实践过程进行实时报道。例如,在采集土壤样本时,我会用手机记录下团队成员认真工作的场景,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发布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这种及时有效的宣传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我们的实践活动,也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影响力。

李世琪:生活安全负责人

在照顾团队成员的生活安全时,我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变化。例如,在炎热的夏日,我会提前准备好防暑降温的药品和饮品,并提醒他们注意防晒和补水;在实践过程中,我会定期与团队成员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这些细节上的关怀,让团队成员感受到了温暖,也让我更加懂得了责任和担当。

陈芳莹:宣传员

在宣传过程中,我注重挖掘实践过程中的感人瞬间和精彩瞬间。例如,在开展急救知识宣讲时,我看到一位年迈的老人认真听讲,并积极参与互动,我便以此为切入点,撰写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新闻稿。这篇新闻稿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急救知识的重要性,也展现了我们团队的社会责任感。

2024年暑期,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赤峰市“护粮有方”医农联合实践团,怀揣着守护北疆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使命,奔赴内蒙古赤峰市,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我们深入矿区周边农田,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和疾病监测,为当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居民健康保障贡献力量。

“护粮有方”的实践之旅,不仅让我们收获了知识,更让我们收获了成长,也让我们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赤峰市土壤污染问题,并积极探索医农联合模式在土壤污染防治和居民健康保障中的应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护粮有方”的实践之旅,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环境保护和健康的重要性。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绿水青山终将重现,美好家园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