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摘要:以统编版《两次鸦片战争》为例,说明基于史料实证的中学历史课程教学,需对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在五大历史核心素养中史料实证是实现其他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证史一致”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法则,也是史料实证的本质反映。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始。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促进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落实,成为历史教师的行动准则。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五个核心素养是一个整体,反映了不同方面的要求,其中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史料是通过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实证意识;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怎样实施?
一、多视角的史料,拓宽学生的思辨视野
史料是过去不同的人留下的各种材料,其形成过程不可避免的蕴含着当事人观察思考问题的态度,鲜明或隐晦的表明当事人的立场。通过分析不同立场的史料,可以透过表象深入历史内部,从而更清晰的认识和解释历史。
片段一:鸦片战争的起因
材料一:一般的看法都以为争执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我确认为这是完全错误的看法。这只是一个偶然的事故,而不是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是磕头!
——(美)泰勒·丹涅特《美国人在东亚》
材料二: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到来了;它不过是……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中国政府对陛下官员和臣民已经犯下突然而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的危险,在实行上又是如此的不能容忍,所以,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
——1839年《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机密件》
分析:材料一,强调战争的原因是文化的差异,材料二强调战争的原因是商业竞争。材料一、材料二都是站在西方侵略者的立场上,忽视英国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质。材料三从英国的角度将战争的起因直接归罪于中国的禁烟运动,完全是为侵略辩护。
通过这些史料的呈现,希望学生能够提出对这些观点的看法及理由。培养学生从史料中看角度、在历史中定角度、通过人物选角度,从而在开阔的史学视野下认识错综复杂的人和事。
二、多层次的史料,鼓励学生批判思考
通过不同层次材料的展示和对一般认识的评析,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清楚的认识,也容易摆脱片面、单一的结论性看法,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质疑批判的思维能力和去伪存真的辨析能力。
片段二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多表现为中国封建落后、清廷政治腐败、政府组织不力、君臣闭目塞听等等。还有的认为落后的农业国对先进的工业国一定会战败。有人说“‘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阅读以下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材料四: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经济上各有优势。清朝主要是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GDP总量在道光朝及之前一直是世界第一。而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人均GDP 为世界第一。中国的军事上虽落后但差异不大,中国的总兵力和投入鸦片战争的兵力优势明显。当时清朝总兵力有80万人,英国总兵力有20 万人;投入鸦片战争的兵力为初期50000比7000; 战船比为800:48。
——张林珍《“落后就要挨打”之辩》
材料五:1841年4月16日,道光帝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头起、二起共550人到达,后两起450名尚在途中。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正浩浩荡荡驶进长江!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六:1842年7月,英军7000人进攻镇江。中国守军总共只有1500人,但却殊死奋战了2天,直到最后一人。指挥官看到大势已去,就焚烧了自己的房屋,本人也投火自尽……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七:英军登陆后,虽然出现了三元里民众自发的抵抗英军的行动,但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满清的老百姓,对于统治他们的满清,没有表现出什么热情。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
——梁发芾《晚清百姓为什么不那么爱国》
分析:通过这几则史料的对比研读,引导学生认识到,鸦片战争时的中英两国对比起来各有优势和不足。总体上看来中国是比英国落后的。但这都不是一定要“挨打”,一定会失败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国清朝政治上的昏庸腐败导致的中国全面落后的社会。因为昏庸导致统治者战和不定,缺乏战胜侵略者的勇气;因为昏庸而压制民众,愚昧民众,没有也不敢调动广大军民反抗侵略的积极性(使应有的人和优势尽失) ;因为昏庸而委派畏敌如虎的无能将帅;因为昏庸而使军备废驰、军队战斗力不强;因为昏庸使吏治腐败、民贫国弱等等。
不同角度材料的展示和对一般认识的评析,帮助学生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有更清楚的认识,也容易摆脱片面、单一的结论性看法,培养学生论从史出、质疑批判的思维能力和去伪存真的辨析能力。
三、多类型的史料,开发学生史证思维
通过关注不同类型史料本身的信息,以及各史料之间的联系,找到史料之间由此及彼的情理契合点和由彼及此的事实关联点,从而形成证据链,阐释或推理出某种结论。
片段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
材料八:必须把1860年以后的条约制度视为中国政体的一个特殊部分,中国的主权在这里不是被消灭,而是被订约列强的主权所掩盖或取代。列强国家由此对中国担当起准统治权的责任。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
问题: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着什么样的新形势?
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外关系逆转正式形成了。西方国家逼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形成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条约制度,这是列强各国用暴力推行强权政治的结果。由此,中外之间形成了一种极不平等的畸形关系。中国形式上仍是一个独立国家,但是它的一部分主权已通过条约制度被列强所行使,并与中国国家制度结合在一起,外来的列强势力已经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一部分,这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的内涵之一。
结束语:“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证史一致”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法则,也是史料实证的本质反映。教学中选择真实、有效的史料,引导学生精析史料,促进历史理解;深入挖掘史料内涵,丰富学生的历史认识;在多元史料的对比运用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