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工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园林企业走过了从城镇到农村,从绿化到美化,从景观到生态的发展历程,其经营管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同样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今中国已经开始迈进第二个一百年的现代化征程,“两山”理论和“双碳”目标以及人们对城市和乡村绿化美化的期望和要求更高。本文重点阐述园林绿化工程企业面对当今园林绿化行业的现状,并面对当今园林行业的竞争态势所做的转型发展思考展开了深入探索。
关键词:园林企业;实践创新;转型发展
前言: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对于园林绿化行业而言,这个世界既充满挑战,也存在机遇。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多存在下行趋势。而对于民营中小园林绿化企业,生存状况普遍堪忧。对于广大园林企业来说,最危险的不是变化不定,而是继续按照昨天的逻辑采取行动。只有因时顺势,积极调整,创新改革,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才能赢得一线生机。宁可转型升级死,决不因循守旧活。面对当今行业的新变化,园林绿化工程企业要不断改革创新探索,才能实现转型发展。
1园林绿化行业现状
1.1园林绿化行业来到更广阔的海洋
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基本建设、环境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发展,园林行业紧跟国家新时代发展的步伐,从未停滞。2011年-2020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存量规模由0.6万亿元增至25.5万亿元,扩大到42.5倍;城投债存量规模由0.7万亿元增至10.7万亿元,扩大到15.3倍;A股中证指数成份股中基建工程板块上市公司市值规模由4627.3亿元增至10383.2亿元,扩大到2.2倍。在过去这些年,地方基础设施投资是地方政府的重要主题,地方负债能直观反映出基建投资的规模程度,同样,整个园林绿化行业的投资、规模增长也很明显。2020全年重点建设项目总数约3.46万项,总投资额约58万亿。而2021年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8个地区公布了新一年的重点建设项目数据,计划的项目总数超过6200项,总额超12万亿。项目涵盖了交通建设、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生态环保、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随着环境科学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城市景观环境建设环保化、生态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园林绿化行业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园林行业、景观绿化市场来到了更广阔的海洋。
图1 2010年-2022年城市园林绿化规模统计及预测
图2 2010年-2022年地产园林市场规模的统计及预测
1.2市场竞争格局天翻地覆
近十年来,园林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有三大变化。一是工程建设承包模式的改变。从绿化单体工程施工,到BT、BOT、PPP,到现在应用最广的EPC,甚至以后的EPC0,传统园林企业疲于应对、难于适应。二是市场竞争对手的改变。最早只是单纯园林行业内的同行竞争,到后来市政、建筑行业的加入,再到现在国企、央企的涌入,打乱了行业原有竞争格局,使得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据统计,大型建筑业国企数量逐年上升,到2020年已达7190家,关键这些庞然大物纷纷把原先看不上的园林绿化业务板块囊括其中。园林资质的取消,使原有园林企业失去了一项关键竞争壁垒,一大批其他行业中小民营企业获得机会又快速涌入园林行业参与市场竞争,相关大型国有企业也开始拓展园林业务参与跨界竞争。全国一下子涌现了上万家园林绿化设计施工单位。相比较而言,中小民营企业虽然在成本控制、市场营销的灵活性上存在优势;而大型国有企业则在资金实力、项目获取、政策环境等方面具备优势,使原有园林企业“腹背受敌”。行业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竞争态势严峻。三是园林绿化行业集中度上升,根据《中国花卉报》的统计,近年的园林行业50强基本固化。上市公司规模增长,集中度上升,园林绿化企业到了存量时代,使得老公司、中小企业的竞争压力巨大,很难突破重围拿到“优质”项目、大项目。园林企业目前已到了一个拐点时代,所有企业都在自己的赛道上奔跑,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1.3传统园林企业发展步履维艰
目前,多数传统园林企业起点低、人员弱、规模小、发展慢、水平低。虽然在近几年逐步加强了企业化、制度化、规范化、科技化经营管理,但大都没有提档到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行业运营困难重重,险象环生。行业内恶性竞争态势明显,企业出现资金困难、审计困难、施工困难,面临安全风险、环保风险、税务风险、法律风险等,更使得园林企业步履维艰。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视程度和社会群众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给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品质、技术要求带来更高的挑战。园林景观行业施工项目地域分布广、涉及环节多,公司如果不能跟随时代潮流进行有效管理,更好的控制工程质量、安全,将会严重影响公司品牌文化和生产经营效益。
1.4园林人才流失严重
随着园林景观事业快速发展、创新,企业对复合型、专业化、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技术等人才需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行业内优秀人才难以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公司如果没有适应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储备机制,随着业务拓展和工程量的增加、整合和创业竞争压力的加大,公司都将面临人才紧缺的风险。根据园科集团公司的统计数据,入离职频繁的岗位主要集中在施工图设计师、设计师助理等,离职人员司龄主要集中在3年以内。根据官方发布的企业人才引进和保留关键因素分布对比,现在的人才更看重的是工作环境、职业规划和社会保障,对薪酬待遇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而企业唯一不变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建设行业精英人才流失的挑战是园林企业面对的根本问题。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则是企业需要钻研的重要课题。
2探讨园林企业的生存之道
2.1坚守行业初心,紧跟行业发展
园林行业的初心是什么?从商人到匠人,从老板到领导,从简单的产值利润数字到成就员工、造福社会,这要求我们回归企业经营的本质。如何做好一名匠人?本质是我们的匠心、匠才。匠心要求我们有美德者美天下的心胸,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刚需、关注民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园林企业保持长期健康的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及时更新观念与思想。行业竞争走向竞合,产业集中度提高,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合作发展,是社会、投资者、员工、客户利益平衡的需要。当今园林绿化行业已从粗放经营时代过渡到精细管理时代,从植树造林,到园林美化,现在花园街景已经成为我们业务的重头。过去的园林,更像琴棋书画诗酒歌,那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体现;现在的园林,更像热情的青年变得更开放、更生态和更持续,以丰富的功能元素、文化元素,融进不同生命共同体,一起迸发出充满朝气的生命力;未来的园林,更像一个多次元的超级生命体,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运营好城市公共空间,渗透进人性的生命力,让园因城而生,城因园而荣,以美好生活构筑者的身份,让城市生命可持续共荣。以园科集团为例,坚持“园艺专家、园林大师创新创业百年高地”的愿景,定位“中国园林文化产业运营商”,本着“仁爱、谦和、进取、创新”的精神,肩负“让每个生命拥有美丽家园”的使命,秉持“花园生活缔造者”的理念,秉承园林文化与工匠精神,为建设有生命力城市生态空间而探索,为营造城市居民可持续美好生活场景而努力。
2.2探索激励机制,探索事业合伙人制
第一是对于中小园林企业而言,机制创新是制胜的法宝。首先要注重激励机制重构。连利连心,连股连命。就园科集团而言,从未停止过对激励机制的探索和不断的迭代创新。从定岗定薪到超产奖、提成、上交管理费,再到合作分享,最终到合伙经营、合股创业。市场“区域布点生根”,鼓励全员创新、创业,继续践行走出去策略。规范了符合企业发展、令员工满意的激励机制,从而有效降低人才的流失。
第二是强化绩效考核,以人为本,以结果为导向,以具体的公司绩效考核制度为支撑,弘扬正能量,细化岗位职责,实现薪酬分配与贡献大小的合理与公平。园科集团建立了以卓越绩效为核心,整合各种先进管理体系为一体的绩效改进模式,通过定期分析与研判来实现绩效改进的推动,通过目标设定、分解、计划、评价、考核、改进和督办、定期检查等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是作为管理者,既要舍得分钱,更要懂得分钱。在分钱问题上,分到的再多,没有创新的机制激励支持,也难服众人。现代年轻人更加看重契约精神,相较“分多少”,他们更加注重“怎么分”。近几年园科集团公司推行的事业合伙人制,建立奖励机制,围绕公司发展方向和重点,以人为本,共创事业,共享价值,给予资金等政策帮扶,基本解决了与员工团队“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问题。
2.3搭建优质平台,提升人才优势
在资金、资源、人才、科技等发展要素中,唯有人才是最可能做成的优势。市场业务主导转变为人才队伍主导是当务之急,需要围绕行业竞争态势开展人才梯队培养。只有培养强大的人才队伍,才能整合资源,协同作战,成就事业。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构建充满活力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平台是企业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人才队伍的培育需要依靠优质平台来保障。当今雇佣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催生企业组织的更迭,从工业经济时代的金字塔型组织,到信息时代的学习型组织,数字化时代的共生型组织已经到来。
共生型组织有四大特点。一是互为主体化,它能让人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主体,与平台互为主体,而不是谁从属于谁。二是团队灵活性,各个特色团队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够及时作出反应。三是整体多利性,提升整体的利益空间,让所有人都能得到利益和成长。四是效率协同性,在实现共生后,不光是分工、分权、分利,更是合作协同,整体效率得到提升。
近几年,园科集团公司搭建平台、加大投入、打造人才第一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开创了多种培养方式。在建立“合作共赢,利益共享”,在核心的共生制架构方面作了很多探索,与多所高校合作共建“产教研”一体化平台,共享人才、科技和信息资源,定向培育人才,做好人才的引、育、用、留,为公司打造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平台。捕捉并支持员工的梦想,让他们变得比你想象的更强大,基本形成了员工和企业的利益、事业、命运共同体组织。
2.4重视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
园林行业高新技术的整体运用水平还不够高,设计高水平作品和建设高质量工程与时代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园科集团坚持科技兴企,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升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在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上,加强与上海同济大学、苏州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研究平台,就园林行业迫切需要的新品种、新材料、新工艺、新理念和智慧园林、海绵城市、康养园艺、城市花园等展开合作研究、运用推广,取得了许多技术创新成果。在集团公司内部开展一人一技,一团队一特色的技术提升工程。一人一技,不仅是了解技术本身,更是要深挖和创新,成为某一项技术的专家,这既是员工个人的核心技能,更是团队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明确方向、制定计划、真抓实干、长抓不懈、久久为功,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艰巨性、复杂性,千方百计,配套政策,积极引导,助力集团公司的人才成长和技术进步。打造品牌,需要有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园科集团公司在加强企业人才建设、文化建设,打造优质项目的同时,改变传统的乙方思维工作模式,变被动为主动,让美精优的园林产品引领市场潮流,把控行业发展方向,专门开发出汇集创作者智慧和集中创业资源的“乐禾花园”产品,并正在成为园科品牌中的品牌。
2.5借力政策支持,重新树立行业指导权
最近,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住建部也出台了《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加快创建园林城市。以上政策层面的推进,尤其是城镇化为园林行业的高速成长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容量,各地城市加紧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宜居城市”,以此作为城市发展目标之一,为园林行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各级政府积极出台关于“科学绿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方面的政策支持,如某地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我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工作》等。在良好的行业政策大背景下,园林企业需要充分抓住这样的时机,重新树立行业主导权。一是要打造行业的社会参与性,影响力。二是提升行业专业性、技术性、科学性,加强行业标准、规范等制度建设,这是行业主导权的关键。三是行业要自律自强,这是行业话语权的保障。四是要建设高水平行业人才队伍,这是行业竞争力的基础。没有没落的行业,只有没落的企业,园林行业生机无限,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李丽娟.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园林绿化企业创新发展思路[J].中国市场,2023(10):116-119.
[2]鲁普丹.基于战略管理角度探讨园林企业发展路径[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4):82-84.
[3]倪萍.浅谈新形势下园林绿化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21(11):192-193.
[4]蒋姣,陈姝玥,邢大伟.扬州市园林企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8):228-230.
[5]蔡小琰.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园林企业经营管理创新途径[J].现代园艺,2020,43(13):193-194.
[6]党智,王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园林企业[J].中国钢铁业,2023(10):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