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文化和旅游学院 四川成都 611743
摘要:本文聚焦于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在研学旅行理念下的深度开发与应用,探讨了资源的丰富性、类型多样性及其教育、文化、社会、经济与环境价值。通过对甘孜州91处红色文化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特征与保护级别的分析,揭示了资源的地域集中性和广泛覆盖,以及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现状与挑战。研究指出,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研学旅行开发在促进青少年素质教育、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地方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但也面临资源挖掘不深、保护机制不全、展示手段传统、专业人才短缺、产业链不完整等关键问题。为应对上述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策略,包括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保护、文化内涵的深化与展示方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优化、产业链完善与经济效益平衡,旨在提升研学旅行的品质与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不仅为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研学旅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南,也为我国其他同类型地区和资源的研学旅行领域贡献了宝贵经验与示范案例,彰显了研学旅行作为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广阔前景与深远意义。
关键词: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研学旅行;应用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将教育与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型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倡导在真实情境中学习,通过体验式教育,使学生在自然、社会、文化环境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精神内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宝贵资源。甘孜州,位于四川省西部,不仅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路线之一,留下了众多红色文化遗址和故事。然而,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将其融入研学旅行中,以达到教育与旅游的双重目的,尚需进一步探索。
一、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概况
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共有91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种类多样,覆盖了从革命遗址到名人故居,从纪念建筑到遗址遗迹等多个维度。这些资源的分布广泛,几乎遍及整个甘孜州的各个县市,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在这一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们不仅承载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也反映了长征时期和新中国建设初期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一)从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地域集中性和广泛覆盖面
从空间上来看,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高度的地域集中性和广泛的覆盖面。首先,甘孜州以泸定县为中心,向周边县市辐射,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红色文化遗产网络。其中,泸定县红色文化资源现存28处,占甘孜州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占3处,占甘孜州国家级红色文化资源数量的四分之三。泸定县不仅数量多,而且保护级别较高,体现了其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泸定县、甘孜县、炉霍县和理塘县等地区集中了较多的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单位,体现了革命历史在这些区域的深远影响。其次,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广泛的覆盖面。从表1可以清晰看到,全州18个市县,其中16个市县均有红色文化资源点分布。从北部的炉霍县到南部的得荣县,东西方向亦然,这反映了革命历史在甘孜州全域的渗透和影响。
表1甘孜州各县红色文化资源统计表
地名 | 数量(处) | 具体红色文化资源 |
泸定县 | 28 | 对门坪红军碉堡、岚安红军墓群、岚安乡苏维埃副主席谭国清居住地旧址、昂乌苏维埃政府旧址、昂乌红军战斗遗址、岚安乡龙献福烈士墓、岚安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十大政纲、昂州村红军驻地、岚安乡黄清轩烈士墓、岚安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岚安苏维埃政府旧址、脚乌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四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岚安乡乌坭岗村乌坭岗苏维埃政府旧址、国道318川藏线(二郎山泸定段)、红军长征休整地、橙子坡碉楼遗址、橙子坡战斗遗址、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泸定桥、朱德同志长征途经泸定居住地旧址、泸桥镇九叉树村九叉树战斗遗址、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旧址、磨西天主教堂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石门坎战斗遗址、红军长征化林坪毛泽东驻地、兴隆镇化林村飞越岭战斗遗址 |
丹巴县 | 10 | 彭措岭寺、南街战斗遗址、红军长征丹巴党岭雪山纪念地、顶果山红军墓、雍仲佐钦岭寺、独狼沟战斗遗址、丹巴甲居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丹巴藏民独立师师部旧址、丹巴县红军标语、莫洛红军长征纪念碑 |
甘孜县 | 10 | 川藏路兵站旧址、甘孜骑兵营旧址、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十八军窑洞群遗址、斯俄一村骑兵营旧址、甘孜苏维埃博巴政府旧址、甘孜县烈士陵园、白利寺、红二、四方面军甘孜会师纪念地、甘孜县朱德旧居 |
炉霍县 | 7 | 觉日寺古遗址、包初红军渡口、博巴政府纪念地、红四方面军运动场遗址、红四方面军总部遗址、炉霍县革命烈士公墓、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遗址 |
康定市 | 7 | 塔公寺、陇须村苏维埃驻地遗址、高碉战役遗址、麦崩乡红军战斗遗址、康定烈士陵园、中共金汤县委金汤县苏维埃政府遗址、金汤镇赵家磨房红军医院遗址 |
白玉县 | 5 | 盖玉乡烈士陵园、康翁寺、白玉寺、白玉县贺龙旧居、亚通烈士陵园 |
得荣县 | 5 | 张仁村石铸“毛主席万岁”标语、得荣县扎纳垭山口战斗遗址、贺龙桥、得荣红军桥、得荣县烈士陵园 |
理塘县 | 5 | 帕巴拉格列朗杰故居、黄正清将军故居、理塘县革命烈士陵园、俄曲阿觉故居、向阳寺 |
乡城县 | 3 | 红军长征筹粮运动会遗址、乡城红军纪念馆、乡城县烈士陵园 |
德格县 | 3 | 德格县烈士陵园、张福林烈士墓、玉隆乡玉曲河烈士墓 |
色达县 | 2 | 色柯烈士公墓、翁达烈士公墓 |
雅江县 | 2 | 白孜寺、雅江烈士陵园 |
巴塘县 | 1 | 烈士陵园 |
稻城县 | 1 | 稻城县烈士陵园 |
九龙县 | 1 | 九龙县烈士陵园 |
石渠县 | 1 | 洛须革命烈士陵园 |
共计 | 91 |
表2甘孜州各县各类红色文化资源类型统计表
地名 | 纪念建筑 | 革命旧址 | 名人故(旧)居 | 遗址遗迹 | 其他重要遗址和代表性建筑 | 数量(处) |
泸定县 | 1 | 12 | 3 | 5 | 7 | 28 |
丹巴县 | 1 | 4 | \ | 3 | 2 | 10 |
甘孜县 | 2 | 5 | 1 | 1 | 1 | 10 |
炉霍县 | \ | \ | \ | 6 | 1 | 7 |
康定市 | 1 | \ | \ | 5 | \ | |
白玉县 | 2 | 2 | 1 | \ | \ | 5 |
得荣县 | 1 | \ | \ | 1 | 3 | 5 |
理塘县 | 1 | 1 | 3 | \ | \ | 5 |
乡城县 | 2 | \ | \ | 1 | \ | 3 |
德格县 | 1 | \ | \ | \ | 2 | 3 |
色达县 | \ | \ | \ | \ | 2 | 2 |
雅江县 | 1 | 1 | \ | \ | \ | 2 |
巴塘县 | 1 | \ | \ | \ | \ | 1 |
稻城县 | 1 | \ | \ | \ | \ | 1 |
九龙县 | 1 | \ | \ | \ | \ | 1 |
石渠县 | 1 | \ | \ | \ | \ | 1 |
小计 | 17 | 25 | 8 | 22 | 19 | 91 |
(二)从资源类型来看,类型丰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类型丰富,涵盖了革命旧址、纪念建筑、名人故(旧)居、其他重要遗址和代表性建筑、遗址遗迹五种类型。其中革命旧址数量最为丰富,多达25处,其次是遗址遗迹和其他重要遗址和代表性建筑。革命旧址反映了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如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政治部遗址等,现存数量最为丰富。遗址遗迹是革命斗争的具体历史见证,数量仅次于革命旧址,有22处,如石门坎战斗遗址、红四方面军运动场遗址等。纪念建筑用于纪念革命英雄和重大事件,有17处如烈士陵园、纪念碑。其他重要遗址和代表性建筑承载着革命历史的特殊记忆,如桥梁、寺庙、标语等,数量达到18处。名人故(旧)居展现了革命领导人的生活轨迹,现存8处,留存有如朱德、贺龙、黄正清等革命领导人的故居。
表3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类型统计表
资源类型 | 数量 |
革命旧址 | 25处 |
遗址遗迹 | 22处 |
其他重要遗址和代表性建筑 | 19处 |
纪念建筑 | 17处 |
名人故(旧)居 | 8处 |
共计 | 91处 |
(三)从保护级别来看,高级别红色文化资源占比较低
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级别从国家级至一般文物,体现了资源的珍贵程度和保护力度的不同。国家级保护单位,如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泸定桥,反映了国家级的重视。省级保护单位,如磨西天主教堂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白玉寺,表明省级政府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态度。市级和县级保护单位,如帕巴拉格列朗杰故居、德格县烈士陵园,体现了地方政府的保护责任。一般文物如玉隆乡玉曲河烈士墓、红军长征休整地,虽然级别较低,但仍保留了历史信息。整体来看,在甘孜州91处的红色文化资源中,排名前三的是省级保护单位、一般文物、县级保护单位,分别为26处、23处、20处,占总体28%、25%、22%,而国家级仅有4处,占比仅为4%。这就充分表明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表4甘孜州各级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图
保护级别 | 数量 |
省级保护单位 | 26处 |
一般文物 | 23处 |
县级保护单位 | 20处 |
市级保护单位 | 18处 |
国家级保护单位 | 4处 |
表5甘孜州各县各级红色文化资源统计表
地名 | 国家级保护单位 | 省级保护单位 | 市级保护单位 | 县级保护单位 | 一般文物 | 总数 |
泸定县 | 3 | 6 | 2 | 9 | 8 | 28 |
丹巴县 | \ | 3 | 1 | 1 | 5 | 10 |
甘孜县 | 1 | 3 | 2 | \ | 4 | 10 |
炉霍县 | \ | 3 | 1 | 3 | \ | 7 |
康定市 | 3 | 3 | 6 | |||
白玉县 | \ | 2 | 2 | \ | 1 | 5 |
得荣县 | \ | 3 | 2 | \ | \ | 5 |
理塘县 | \ | 3 | 2 | \ | \ | 5 |
乡城县 | \ | 1 | 2 | \ | \ | 3 |
德格县 | \ | \ | 1 | 1 | 1 | 3 |
色达县 | \ | \ | 1 | 1 | \ | 2 |
雅江县 | \ | 1 | 1 | \ | \ | 2 |
巴塘县 | \ | \ | 1 | \ | \ | 1 |
稻城县 | \ | \ | \ | 1 | \ | 1 |
九龙县 | \ | \ | \ | 1 | \ | 1 |
石渠县 | \ | \ | \ | \ | 1 | 1 |
小计 | 4 | 26 | 18 | 20 | 23 | 91 |
二、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研学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教育和社会价值,尤其在研学旅行中,它们可以被转化为独特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和游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感受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怀,同时促进个人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
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其丰富而独特的革命历史遗存,构成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红色文化图谱,为研学旅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通过研学旅行这一形式,红色文化资源得以活化,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新时代青少年的重要途径。从研学旅行的视角来看,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五个方面。
(一)教育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红色文化资源如泸定桥、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旧址、红军长征化林坪毛泽东驻地等,不仅承载了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篇章,还是塑造公民身份、强化国家认同感的关键元素。通过实地考察,学生能深刻理解历史事件,感悟革命精神,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了解到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其精神风貌,从而加深对历史的认知,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如访问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磨西天主教堂毛泽东同志住地旧址等,不仅能增长历史知识,还能在实地情境中锻炼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促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文化价值
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白利寺、白玉寺、康翁寺等,不仅记录了革命历史,也融合了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宗教与民俗文化,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典范。研学旅行有助于学生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促进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三)社会价值
通过参观烈士陵园、纪念碑,如甘孜县烈士陵园、德格县烈士陵园等,研学旅行能激发学生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互助合作意识,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四)经济价值
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研学旅行,可作为特色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例如,通过开发“红色足迹”主题旅游线路,如国道318川藏线(二郎山泸定段)、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等,可促进交通、住宿、餐饮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五)环境价值
在研学旅行中融入环境教育,如参观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景点,如丹巴党岭雪山纪念地、红军长征筹粮运动会遗址等,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在研学旅行中展现出多重价值,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还能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实现教育、文化、社会和经济多赢的重要路径。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这些资源的研学利用将为甘孜州乃至全国的教育创新与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三、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研学旅行开发现状及问题
甘孜州,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中红色文化资源尤其引人注目。这些资源不仅包括历史遗址、纪念馆,还有许多与红军长征相关的地点,它们共同构成了甘孜州独特的红色文化遗产。目前,甘孜州政府开展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普查调研工作,已经开发了包括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红军长征在甘孜纪念馆在内的多个研学点位,这些点位被整合到研学线路中,以支持研学旅行活动。此外,甘孜州已经围绕“飞夺泸定桥、甘孜大会师”两大红色旅游主题,打造了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例如,泸定桥不仅是红军长征中著名的战役发生地,也是当今重要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之一。甘孜州还对长征主题纪念设施和遗址进行了整理,共计48处,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机会。
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研学旅行开发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多重挑战。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详细阐述,融合了具体案例和数据,以更全面地反映现状。
(一)资源挖掘深度不够,保护机制不健全
尽管近年来甘孜州新普查出长征文物67处、长征纪念设施3处、长征主题纪念馆5所,但相比已知的48处与长征相关的地点,仍然存在大量的红色文化资源未被充分识别和利用。例如,位于康定市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虽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但其内部展示的内容较为单一,未能充分展现其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此外,还存在保护机制不健全。以泸定桥为例,这座见证了“飞夺泸定桥”壮举的历史桥梁,虽然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仍存在问题,如乱搭乱建、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了遗址的原始风貌和参观体验。
(二)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展示手段传统
红色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甘孜州的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尽管是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展示方式上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实物陈列和文字说明,缺乏深入解读和情感共鸣的元素。根据OTA和新媒体平台,估算大约40%的游客认为展览内容缺乏深度,难以触动人心。
传统的展示手段,游客的体验严重受限。如稻城亚丁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尽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但在红色文化资源的展示上,仍然采用较为传统的图文展板和导游讲解方式,缺乏现代科技的运用,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使得游客体验受限。
(三)专业人才短缺,人才流动性大
甘孜州红色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缺口高,特别是讲解员、历史研究员等关键岗位。例如,在甘孜县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由于缺乏专业的讲解员,许多游客反映无法获得深入的历史解读,影响了学习效果。
除了专业人才面临短缺问题外,人才流动性大也是限制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有一重要因素。2021年至2023年间,甘孜州红色旅游景区的工作人员流动率高,主要原因在于工资待遇较低和职业晋升空间有限。这种高流动率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不利于研学旅行项目的持续优化。
(四)产业链不完整,经济效益不平衡
甘孜州红色旅游的直接经济贡献远低于自然风光旅游的贡献,显示出红色旅游在经济层面的吸引力相对较弱。此外,红色产业链不完整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泸定县为例,虽然泸定桥景区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但周边的餐饮、住宿、纪念品销售等配套服务并不完善。据统计,2023年,仅有不到30%的游客选择在景区周边消费,表明红色旅游产业链的建设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四、研学旅行理念下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应用探究
在研学旅行理念的指引下,针对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在与问题,甘孜州可采取综合性策略,包括资源挖掘与保护的强化、文化内涵的深化与展示方式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优化,以及产业链的完善与经济效益平衡,以促进研学旅行的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性。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实现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研学旅行质量与吸引力的提升,同时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教育、文化和经济的多赢局面,为甘孜州乃至全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与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一)全方位挖掘资源内涵,构建专门保护体系
鉴于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与多样性,尤其要注重资源深度挖掘与保护的重要性。考虑到泸定县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集中区域,拥有如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红军飞夺泸定桥战前动员会旧址等28处重要遗址,以及丹巴县、甘孜县、炉霍县等地的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单位,本文建议甘孜州可以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结合历史学、考古学、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专业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面评估资源的价值与保护需求。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相关法规,制定或修订地方性保护法规,设立专项保护基金,为资源的维护与修复提供法律与财政保障。此外,数字化保护技术的运用,如三维扫描、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不仅实现了资源的永久保存,还扩大了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促进了远程教育与研究,特别适用于地理位置偏远的甘孜州。
(二)引入体验技术,创新展示方式
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与社会意义突出,可以充分运用故事化教学与情景再现的教学策略,结合情感教育理论,设计情感共鸣的教学活动,如在泸定县、康定市等地的革命旧址、纪念建筑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剧等,以增强参与者对红色文化精神的理解与情感共鸣。同时,借鉴用户体验设计原理,引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沉浸式体验技术,创新展示方式,提升研学旅行的互动性与吸引力,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学习者的需求,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普及红色文化知识。
(三)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针对甘孜州专业人才短缺与人才流动性大的问题,甘孜州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开展定制化培训与实践机会,培养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针对甘孜县朱德总司令和五世格达活佛纪念馆、理塘县帕巴拉格列朗杰故居等重要地点,培养专业讲解员与历史研究员,确保红色文化资源的准确解读与传承。同时,运用教育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包括薪酬福利、职业晋升路径的明确化,以增强岗位吸引力,降低人才流失率,确保研学旅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完善红色文化产业链,平衡经济与社会效益
为解决甘孜州红色旅游直接经济贡献相对较低的问题,建议甘孜州可以采用多元化经营与品牌建设策略,开发特色纪念品、文创产品,举办文化节庆活动,构建红色旅游品牌,拓宽消费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特别关注泸定桥、川藏公路大渡河悬索桥等标志性地点的旅游潜力,以及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丹巴党岭雪山纪念地、红军长征筹粮运动会遗址等,实现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依据经济学与市场分析原理,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如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拓宽市场渠道,促进红色旅游市场的成熟与壮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五、结论
在研学旅行理念的引领下,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应用展现了教育、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的多元融合。本文揭示了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以及它们在研学旅行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实地考察、情感共鸣的教学活动与现代科技的融合,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成为青少年理解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媒介,还促进了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历史责任感。此外,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还承载着多元文化融合的典范,促进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的增强,同时作为特色旅游产品,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体现了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然而,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研学旅行的开发亦面临资源挖掘深度、保护机制、文化内涵展示、专业人才培养、产业链完善与经济效益平衡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建议可通过跨学科研究团队的深度挖掘与保护,创新展示方式引入现代科技,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与优化激励机制,以及完善产业链与平衡经济效益等综合性策略,可有效提升研学旅行的品质与吸引力,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的研学旅行开发不仅为青少年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平台,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还为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合理规划与管理,甘孜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成为教育创新与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研学旅行领域贡献宝贵经验与示范案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与社会功能,也彰显了研学旅行作为新时代教育模式的广阔前景与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全兴,陈光军.甘孜州红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29(05):41-49.
[2] 颜军,尹航.红色资源的开发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协同实现——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32(03):146-150.
[3] 刘建平,王洪树.四川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与开发思路——以甘孜州为例[J].理论观察,2016,(01):105-109.
[4] 刘利.新时代背景下甘孜红色文化实践路径研究[J].甘肃开放大学学报,2022,32(03):43-46.
[5] 甘孜州地方志办公室. 甘孜州推进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EB/OL]. (2021-11-26)[2024-07-09]. https://www.scsqw.cn/scyx/scly/content_77779.
[6] 吕燕.泸定桥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7] 胡嘉玮,欧江宇.甘孜州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今古文创,2022,(17):69-71.
作者简介:张辉辉(1986—),河南洛阳人,女,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文化,历史地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课题《基于研学旅行理念红色文化资源应用研究》(项目编号:LY21-11);2022年度四川党史党建研究中心课题《研学旅行视角下四川红色资源的价值实现》(项目编号:DSDJ22-12)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