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冬季护理6点注意事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29
/ 2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冬季护理6点注意事项

薛娜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随着冬季气温的逐渐下降,人体的生理机能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而言,冬季较为寒冷,光照时间较短,这些都可能成为诱发精神心理疾病症状的因素。

一、严格按医嘱服药

严格按医嘱服药这要求患者本身要具备高度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清晰记忆每种药物的服用时间、剂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并在出现任何疑问或不适时,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家属的支持与监督也至关重要,他们需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协助设置提醒,确保药物不被遗漏或误服,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在严格执行医嘱的过程中,我们应避免将服药视为一种机械的任务,而忽视了药物背后的治疗意义与患者的情感需求。每个患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态都在不断变化,因此,在服药期间,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应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交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患者的实际情况。有的患者可能因病情好转而自行减药或停药,认为已经“康复”,殊不知这种做法极易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又有的患者可能因担心药物副作用而拒绝服药,或是因经济原因而寻求“偏方”、“秘方”,这些都是极为危险的行为。我们需通过科学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的用药依从性。

二、注意患者的保暖情况

在冬季节,我们需以更加敏锐的感知和更加贴心的关怀,为患者筑起一道温暖的防线。保暖,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而言,不仅仅是穿上厚重的衣物那么简单。它关乎到患者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情绪的稳定,以及整体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冬季,气温骤降,寒风刺骨,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可能相对较弱,加之某些药物可能引起的体温调节异常,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寒冷侵袭。我们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要注意空气流通,避免干燥。同时,室内装饰应以温馨色调为主,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有助于患者放松身心,减轻紧张情绪。我们应为患者准备保暖性能好的冬装,如羽绒服、羊毛衫等,并确保衣物尺寸合适,不紧绷也不过于宽松。我们应注意衣物的层次搭配,便于根据室内外温差进行调整。此外,患者的鞋子也应选择保暖、防滑的款式,以防跌倒受伤。在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增加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摄入,如肉类、蛋类、奶制品等,以提高身体抵抗力,抵御寒冷。

三、提供恰当的营养护理

在饮食上,我们应鼓励患者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它们不仅能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还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健康运作。同时,新鲜蔬果也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富含维生素C、叶酸等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缓解冬季常见的感冒、流感等症状。此外,全谷物、坚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也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促进营养吸收。在加强营养护理的过程中,我们不应盲目追求高热量食物而忽视营养均衡,以免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我们应尊重患者的选择,在了解其营养需求的基础上,灵活调整饮食方案,让患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获得必要的营养支持。有些患者可能因情绪低落而食欲不振,有些则可能因药物副作用而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与鼓励,尝试变换食物种类和烹饪方式,以激发其食欲。

四、预防各类高发疾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如流感、普通感冒等。这些疾病不仅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适,还可能加重其原有的精神心理症状。为此,我们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消毒,鼓励患者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时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措施也是必要的。除了呼吸道疾病外,冬季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往往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在寒冷刺激下容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等严重后果。我们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血脂等指标,指导其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促进血管健康。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此外,冬季的寒冷还可能加重患者的抑郁情绪,引发或加重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我们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多与其沟通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疏导负面情绪。

五、心理与行为调节

我们需精心打造一个温馨而光明的居家环境,以抵御冬日外界的阴郁与寒冷。利用柔和而充足的照明,模拟自然光线的温暖,驱散室内的沉闷与压抑。我们可以以暖色调的装饰点缀空间,增添一抹生机与活力,让患者在视觉上感受到温暖与希望。此外,轻柔的音乐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缓缓流淌于每个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有助于患者放松心情,缓解紧张情绪。在行为层面,我们鼓励患者拥抱规律与秩序,以稳定的生活节奏抵御冬季的寒冷与混乱。适度的运动成为不可或缺的良方,无论是轻快的散步、悠然的瑜伽,还是沉稳的太极,都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同时释放内心的压力与焦虑。在心理调节方面,我们要注重培养患者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通过耐心的倾听与引导,帮助患者深入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我们应教会患者运用深呼吸、冥想等技巧,如同冬日里的温泉,温暖而舒缓地洗涤心灵的疲惫与烦躁。

六、注重安全

冬季地面易滑,尤其是雨雪天气后,更是增加了跌倒的风险。我们应保持室内地面干燥,铺设防滑垫,并提醒患者穿着防滑鞋。同时,检查家中是否有尖锐物品、易碎品等潜在危险源,确保它们被妥善存放或移除,以防患者不慎触碰造成伤害。对于使用电暖器、电热毯等取暖设备的家庭,应确保设备安全无隐患,避免火灾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在患者外出时,冬季天气寒冷,患者可能因穿着厚重、行动不便而增加跌倒的风险。我们应鼓励患者穿着保暖且合身的衣物,避免过于臃肿影响行动。我们要提醒患者注意路面情况,避免在结冰或湿滑的路面上行走。对于需要独自外出的患者,我们应评估其病情与自理能力,必要时安排家人或朋友陪同,以确保其安全。在患者用药方面,我们也需特别谨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但药物可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或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因此,我们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遵守医嘱,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