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低年级加法模型思想的训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9-29
/ 2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低年级加法模型思想的训练

包秀英

呼和浩特市民族实验学校01001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法是基础且重要的内容。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数学认知的启蒙阶段,对加法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后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加法模型思想是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加法的本质,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低年级;加法模型;思想训练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下文简称《课程标准》)提出:模型思想训练主要是指对数学模型普适性的初步感悟.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型思想训练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模型思想训练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是数学应用的基本途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围绕现实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通过建构模型启迪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模型意识。

1模型思想概述

模型思想在数学教育中扮演着连接数学与实际生活的桥梁角色,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模型思想作为学习数学的基本途径,突出了数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密切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周围事物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能力。模型思想强调学生要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具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的能力。模型思想强调数学模型求解后的结果并不等于结束,学生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讨论,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从而理解数学结果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使数学成为能够服务于实际生活的工具。强调模型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解决一类具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典型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数学模型思想的认识,培养其数学建模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理念较为落后。对于大多数小学来说,由于学校的考评参照系统依然是传统的教学细则,这就容易给部分数学教师带来观念上的滞后性;此外,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改的相关规定与要求,不仅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会对拓宽学生的视野与深入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目前,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产生了新的难题,其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也不太容易集中。以上现象与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一定的联系。

3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中低年级加法模型思想的训练策略

3.1立足教材,挖掘模型思想

小学数学模型大多是对同一类数学知识进行高度总结,再用一个固定的模式表示数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某种数学形式将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式化,用以概括其特征、关系。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模型是应用各种符号、单位组成代数式、关系式、方程式、不等式,或者是各种图表、地图、方程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教材,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模型并加以合理利用,以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师要重点关注秒、分、时之间的关系,即1分=60秒,1小时=60分这两个数学关系,并在讲解过程中按照这一模型思想引导学生认识时间,明确秒、分、时之间的关系。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屏幕上显示的钟面,或者是学生的手表钟面,同学之间说一说钟面上都有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可以看到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并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有12个数。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分针走一大格表示几分?走一圈又是多少分?时针走一大格是几小时?”借助课件给学生直观的动态演示,学生用数一数、算一算的方式,很快知道了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小时=60分,1分=60秒。这样,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学习了钟表的相关知识,并能够顺利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3.2直观模型训练

直观模型训练是数学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它通过实物、图形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式尤为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直观模型训练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特别是以加法概念为例。实物操作,感受加法含义。在加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苹果、积木等实物进行加法操作。例如,教师可以拿出5个苹果,再拿出3个苹果,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两个数的和。通过这种实物操作,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加法的含义,即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图形辅助,理解加法原理。在加法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图形辅助学生理解加法原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表示加法运算。当学生需要计算5+3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5个正方形和3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即为5+3的结果。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加法运算的结果,还能理解加法运算的原理。游戏互动,激发学习兴趣。直观模型训练可以通过游戏互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加法接力”游戏,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加法运算。在游戏中学生需要运用直观模型进行计算,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3生活情境模型训练

将加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加法模型。例如,通过购物、分配任务等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加法运算。在生活情境模型训练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加法运算的应用场景,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购物情境。在购物情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购物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例如:小明去超市买苹果和香蕉,苹果每斤10元,香蕉每斤8元,小明买了3斤苹果和2斤香蕉,请问小明一共花费多少钱?小红和小丽一起去超市购物,小红买了5斤苹果和3斤香蕉,小丽买了4斤苹果和2斤香蕉,请问她们一共买了多少斤水果?通过这些购物问题,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将加法运算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4总结“一类问题”,帮助学生熟悉模型内容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面临数学难题而无法求解是十分常见的.教师可以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归纳和总结同一类问题的共同特征,帮助学生识别和应用数学模型.在应用模型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方法识别模型的数学结构,并运用相应的模型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具有相似特征和解决方法的数学问题进行归纳,形成对“一类问题”的共同认知.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模型应用方法,使其熟悉模型内容,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加法模型思想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学学习框架,能够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联系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感知、构建、应用、验证和巩固模型的阶段性教学,学生可以逐步发展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技巧,将数学作为强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提升数学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丽英.浅析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0(6):133-135.

[2]罗全继.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18(3):136-138.

[3]张治国.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18(8):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