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水利服务中心 73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监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现状,指出了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监督机构性质不统一、工作依据不足、监督人员专业能力不高、经费保障不足等。接着,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新型建设管理体制下的创新工作思路,包括完善顶层设计、发挥政府购买服务的作用、加强人员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等,以提升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创新
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概述
水利工程作为保障国家水资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功能实现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在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质量监督不仅是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规范标准实施的必要手段,也是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2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
2.1监督机构性质不统一,未形成网状管理结构
在水利工程监督的具体实施中,各监督机构之间的职能划分不够明确,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导致监督工作效率低下。现有的监督机构多为地方性机构或部门,未能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统一管理体系。这种结构上的分散性使得信息沟通不畅,各级监督工作难以形成合力。例如,某一项目可能受到多个不同层级机构的监督,但由于各机构的监督标准和工作重点不一致,最终导致监督工作内容的重叠或遗漏,形成监督盲区。此外,监督机构之间的协作与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建立,导致一些工程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反馈和处理。尤其是在涉及跨区域、跨部门的水利工程项目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网状管理结构,各机构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往往无法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进而影响监督效果。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不仅加大了监督成本,也增加了质量和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2.2工作依据不足,制度更新不及时
水利工程监督工作依赖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但在实践中,这些依据往往存在滞后性和不足。一方面,部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时间较早,未能及时跟进新的技术进展和工程实际需求。例如,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工艺和材料被广泛应用,但相应的监督标准未能及时更新,导致监督工作无法有效适应新技术的要求。
另一方面,制度建设方面也存在滞后问题。现有的监督制度在更新和完善上较为缓慢,缺乏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此外,部分制度的细化程度不够,缺乏具体的操作标准,导致监督工作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模糊性和随意性,影响了监督效果。
2.3监督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员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合规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监督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成为制约监督工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监督人员缺乏系统的工程背景和专业知识,尤其是在面对新兴技术和复杂工程项目时,无法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和判断。由于专业培训体系的不完善,一些监督人员在工作中仅依赖于过去的经验,缺乏应对新问题和新挑战的能力。此外,监督人员的流动性较高,很多经验丰富的人员因缺乏职业发展机会或薪酬待遇不佳而流失,导致部分监督机构的人才储备不足。
2.4经费保障程度不高,不支持全面开展工作
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监督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但目前许多监督机构的经费保障不够,影响了监督工作的全面开展。监督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现场检查、技术检测和设备维护,但由于经费不足,许多项目在监督过程中只能进行有限的检查和检测,无法覆盖所有的施工环节和细节。尤其是在一些基层监督机构,监督工作常常面临设备老旧、检测手段落后的问题,影响了监督的精确性和及时性。此外,资金的匮乏也限制了监督人员的培养和引进。由于监督机构的经费紧张,许多单位难以为监督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和进修机会,影响了监督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3新型建设管理体制下创新工作思路
3.1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工作依据
顶层设计是现代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确保整个管理体系有序运作的核心环节。在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中,顶层设计的完善意味着要有明确的监督框架、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及系统的管理体系。目前,部分工程监督工作缺乏清晰的操作规范,监督人员执行工作时难以有效贯彻执行。因此,顶层设计的完善应从法规和标准的修订入手,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督指南。
顶层设计的完善还应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根据不同类型、规模的项目制定相应的监督模式。例如,对于大型跨区域的水利工程,可以考虑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联动机制,确保监督工作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3.2充分发挥政府购买服务的作用
在新型建设管理体制下,政府购买服务成为了推进公共服务和工程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水利工程的监督工作可以引入更多的社会力量,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具体而言,政府可以通过招标等形式,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特别是在技术检测、数据分析等专业性较强的领域,通过外包的形式弥补自身技术和人员不足的问题。
政府购买服务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促进市场竞争,提高服务质量。例如,在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中,引入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仅可以保证检测结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还可以通过竞争机制推动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
3.3加强管理,提高相关人员整体素质
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监督工作的效果。因此,加强管理,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提升监督质量的关键举措。首先,需要加强监督人员的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和技术知识。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其应对复杂项目的能力。
3.4编制相关定额,合理提高保障
定额编制是确保监督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合理的定额编制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目前,部分水利工程的监督工作由于经费不足,难以全面开展。因此,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关定额,确保监督工作的资金、设备等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合理的定额编制不仅包括对人员、设备的预算,还应涵盖监督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项费用,如技术检测、突发事件应对等。
3.5强化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成为提升监督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水利工程的监督过程中,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分析和远程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监督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监督人员可以通过传感器、无人机等设备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同时,信息化建设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为各级监督部门提供统一的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监督部门可以实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检测数据等信息,避免了信息孤岛的现象。
4结语
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监督是保障工程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监督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必须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提升监督人员的专业素养,并加大资金投入和信息化建设力度,才能有效提升监督的效率和覆盖面。未来,随着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的深入推进,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监督将会迈上新的台阶,为工程的长远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振鹏,赵馨.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工作思考[J].海河水利,2024,(S1):47-50.
[2]卜微.水利工程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工作策略[J].湖南水利水电,2024,(03):124-126.
[3]冯亦佳,张瑞刚,丁曼.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标准化工作初探[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3,43(09):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