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无碍”之所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08
/ 2

“有爱无碍”之所探

颜知明

中共衡东县委党校   421400

近年来,我县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其列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多措并举,取得实效。同时,在障碍环境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需要引起重视,着力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有相当一部分人包括残疾人不了解何为“无障碍”;有部分人不清楚“盲道、坡道”等设施的作用;有的业主和施工人员认为无障碍设施只为少数残疾人服务的,可有可无,犯不着大动干戈兴建,浪费人力、财力,甚至有些开发商只顾眼前利益,忽视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建设。

(二)监督指导有缺位

全县无障碍设施建设还缺乏中长期建设规划,没有整体规划,各部门间工作协调和推进方式不统一,各小区、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道路、公厕、公园等场所在新建或改扩建过程中,无障碍设施怎么规划、建些什么、怎么样建缺乏指导。

(三)设施建设有短板

大部分新建小区电梯没有语言播报,没有低位按钮等;银行、药房、邮局等场所,有的未建缘石坡道,有的坡道过窄、过陡或角度、长度不符合《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设计规范》的标准,轮椅行走不便;公共汽车没有无障碍升降设施、语音提示不完善,给残疾人出行带来不便。

(四)维护管理有难度

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比较严重,辛辛苦苦建设起来的无障碍设施由于缺乏管理被挤占、损坏的情况比较普遍。比如,走访中发现有些盲道被垃圾箱、电线杆等物体阻隔;有的盲道被商摊、机动车或者其他障碍物占用,或者盲道被排水设施、窨井盖阻断。

(五)覆盖范围有盲区

有的老旧小区、城区公厕、养老服务中心根本就没有进行无障碍改造,有的无法改造;一些商场、超市、银行无任何无障碍通道;罗荣桓元帅生平事迹陈列馆也未建设无障碍设施。另外,全县证残疾人23968人,其中重度残疾人13901人,改造量与实际需求量之间差距还相当大,远不能满足我县困难残疾人群体的迫切需求。

(六)改造效果有差距

部分无障碍建设改造项目,因资金、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各方面的原因,改造不彻底、不规范,效果不理想,与特殊群体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城市文明形象。有些项目不适用于农村残疾人家庭,改造后的环境达不到残疾人家庭的预期要求。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升环境建设的“高度”

一是要成立领导小组。成立无障碍设施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有领导专门分管,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积极行动,抓好落实。二是要健全体制机制。县住建、民政、残联、公安、交通、质监、广电、金融、旅游、教育、卫生等管理部门及服务行业,要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无障碍设施建设审批程序和规章制度,逐步将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加强专项规划,降低后期改造的“难度”

一是要坚持“一体规划”。会同住建、发改、城管、民政、残联等部门,按照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编制我县无障碍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二是要坚持“四个同步”。在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房屋建筑、保障性住房及新修市政道路、公共设施等建设项目中,坚持无障碍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三)加强宣传教育,拓展大众认识的“深度”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法规和先进理念。利用“全国助残日”等节日向广大群众宣传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市民的无障碍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无障碍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对从事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无障碍设计规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国家规范标准,提高建筑设计及建筑施工人员对于无障碍建设的认知水平,使他们的设计和施工能做到为残疾人服务。

(四)加强经费保障,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县财政按照县无障碍设施发展专项规划要求,每年都要安排专项资金,给予经费保障,积极实施;建立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项目补贴制度,加强资金统筹力度。二是创新筹资方式。加强宣传,动员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倡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通过志愿服务、设立基金等方式,支持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三是明确建设主体。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维修、改造和增设由产权所有人或经营者负责。国有产权的,经费由县财政给予保障;私有产权的,经费则由经营者或所有权者负责。

(五)加强全面整改,提高为民服务的“温度”

一是进行彻底排查。建议乘城乡治理标准化的东风,由社区牵头,对属地范围内损坏应维修的和应增设的无障碍设施进行统一摸排、清查、汇总,澄清底子,建立台账。二是厘清职能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拥有谁维护”的原则,国有产权的由各单位负责,私有产权的由经营者负责。对私人产权的根据其行业性质由行政主管部门督查其维修或新建,所有问题由城乡治理标准化办公室实行问题交办,限期办结,督促各产权单位加强所有产权建筑物和设施的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车站、码头、医院、银行、政务窗口等重要场所信息交流无障碍设施进行改造和建设,确保信息交流通畅、便捷、高效,既解决残疾人的出行无障碍问题,又解决获取信息无障碍问题,切实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六)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改造建设的“纯度”

一是严把检查关。社区成立专班,对属地范围内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使用等情况进行常规性检查,建立台账,并形成常态化。二是严把监督关。对已建的无障碍设施,要统一设置明显的无障碍标志。住建、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成立督查组,对社区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及时解决,并形成长效督查机制。三是严把管理关。城管执法部门要积极推广无障碍示范街建设,充分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加强无障碍设施监管和协管员队伍建设,劝导市民规范停车,对于劝阻不听的进行拖离;规范流动摊位摆放,对损害、侵占及改变无障碍设施用途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查处机动车占用盲道违停行为,并按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等。

(七)加强部门联动,提升齐抓共建的“热度”

一是加强纵向沟通。各职能部门要加强与省、市主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对上级的指导思想弄清、悟透,以便更精准地落实上级的精神,避免走弯路,搞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二是加强横向联系。县住建、自然资源、民政、城管、残联等相关部门要坚持落实好联席会议制度,加强联系,相互衔接,更科学、更规范、更专业化地实施改造,避免“灯下黑”“两张皮”。三是加强资源共享。在县内各相关部门建好本部门“数据库”的前提下,要实现资源共享、数据互通,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据库的平台作用。如县残联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和县民政局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应加大规划设计的统筹力度,避免重复建设,还需防止因部门补助标准不一致而引起群众不理解,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