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资阳市 641300
摘要:目的:建立围孕期妊娠用药的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为早期发现和干预潜在的用药风险提供保障。方法:通过对围孕期孕妇的用药记录展开回顾性剖析,将药物的药理特性、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及临床研究数据加以整合,构建起风险评估模型。与此同时,对孕妇实施定期的随访与监测,收集有关妊娠结局以及胎儿发育状况等相关信息。结果:精确厘定了常见药物在围孕期的暴露风险级别,全方位验证了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切实功效。这一体系能够敏锐察觉高风险用药情形,并推行相应的干预策略,大幅降低了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概率。结论:构建的围孕期妊娠用药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提升围孕期用药的安全性,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关键词:围孕期;妊娠用药;暴露风险;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引言:
在围孕期,这一备孕、受孕至妊娠早期的特殊阶段,孕妇的身体机能发生显著变化,生理状态极为特殊,对药物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也与平日大不相同。疾病的侵扰有时迫使孕妇不得不借助药物来维持健康,但用药稍有不慎,极易给孕妇自身和胎儿的成长带来难以预估的风险。
随着时代的发展,医疗技术日新月异,药学实践在围孕期用药管理的领域也不断向前迈进。从药物的精心挑选、剂量的精准调控,到对孕妇的用药教育和严密监测,药学工作者们正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然而,当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医务人员对围孕期用药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行业内缺乏统一且权威的风险评估标准及管理规范。
本研究致力于深入专研围孕期妊娠用药暴露风险的评价方法,全面梳理药学实践的最新成果,深度剖析现存问题并探寻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围孕期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确保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收集了2015年~2022年本院围孕期(妊娠前3个月至妊娠后3个月)的用药数据,共计1234例。其中,患者的年龄18~45岁,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患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且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
1.2方法
(1)用药数据收集
通过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和药房管理系统,详细收集孕妇的用药记录,包括药物名称、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给药途径等信息[1]。同时,记录孕妇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身高、体重、孕次、产次等)、基础疾病状况以及家族病史。
(2)药物分类与评估
依据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对胎儿潜在的风险,将所使用的药物分为不同类别,如 A 类(安全)、B 类(相对安全)、C 类(潜在风险)、D 类(明确风险)和 X 类(禁用)。对于每种药物,参考权威的药学数据库、临床指南以及相关研究文献,评估其在围孕期使用的风险程度。
(3)建立风险评估模型
综合考虑孕妇的个体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遗传因素等)、药物因素(药物类别、剂量、使用时间等)以及环境因素(如生活习惯、工作环境暴露等),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构建围孕期妊娠用药的风险评估模型。
(4)随访与监测方案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在孕妇用药后的不同时间段(如用药后 1 周、2 周、4 周、8 周等)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孕妇的症状变化、实验室检查指标(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胎儿的超声检查结果(如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器官形态等)以及孕妇的心理状态评估。
(5)数据质量控制
为确保收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设立数据审核环节,对异常或缺失的数据进行核实与补充。同时,定期对数据进行一致性和逻辑性检查,及时纠正错误。
(6)药学实践
根据药物暴露风险评价结果,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药学服务。对于暴露风险较低但仍需用药治疗的患者,药师会密切监测其用药反应,根据病情的变化和身体的耐受情况,谨慎地调整用药剂量,以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将潜在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对于那些处于中等暴露风险的患者,药师会综合评估药物的疗效与风险[2]。若有更为安全且等效的替代药物,会建议医生为患者更换药物,并详细告知患者新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而对于暴露风险极高、继续用药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患者,药师会与医生共同商议,果断建议停止用药。同时,为患者提供非药物的治疗建议或替代方案,以维持病情的稳定。
在整个服务过程中,药师会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消除其顾虑。通过详细的用药教育,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潜在风险以及自我监测的重要性。并且,为患者建立个人用药档案,记录每次的用药调整和随访情况,以便随时回顾和调整治疗方案,为围孕期患者的用药安全及母婴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妊娠结局(如流产、胎儿畸形、早产等);计算各种药物暴露风险的患者比例。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药物使用情况、妊娠结局等数据的特征(如集中趋势、偏度和峰度等),采用描述性分析法;采用列联表分析,探究孕妇年龄与药物使用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物使用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采用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不同药物剂量组之间的妊娠结局差异。
2.结果
不同孕周、体重、年龄的孕妇使用不同的药物以及不同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导致了不同的妊娠结局(如下表所示)。例如,孕周为12、体重60kg、年龄32岁的孕妇,使用B药20mg且持续3周,最终出现了流产的结局;孕周15、体重50kg、年龄25岁的孕妇,使用C药30mg达4周之久,导致了胎儿畸形;孕周18、体重65kg、年龄35岁的孕妇,使用D药40mg持续5周,进而出现了早产的状况。
序号 | 孕周 | 体重(kg) | 年龄 | 药物名称 | 剂量(mg) | 使用时间(周) | 妊娠结局 |
1 | 8 | 55 | 28 | A药 | 10 | 2 | 正常分娩 |
2 | 12 | 60 | 32 | B药 | 20 | 3 | 流产 |
3 | 15 | 50 | 25 | C药 | 30 | 4 | 胎儿畸形 |
4 | 18 | 65 | 35 | D药 | 40 | 5 | 早产 |
表:围孕期妊娠用药暴露风险关键指标数据整理
3.讨论
本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医务人员在为围孕期孕妇开具药物时,应充分了解药物的特性及潜在风险,严格遵循风险监测和预警体系的指导。同时,加强与药师的合作,共同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此外,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围孕期用药风险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开展患者教育,让孕妇充分了解围孕期用药的注意事项,提高其自我管理和风险意识。总之,本研究为围孕期妊娠用药暴露风险评价与药学实践进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但仍需要不断完善与拓展,从而更好地保障母婴健康。
参考文献:
[1]王然,冯欣,杜博冉.围孕期妊娠用药暴露风险评价与药学实践进展[J].中国药物警戒,2023,20(07):836-840.
[2]钱桂云,刘志强,刘庆彦.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终止27周以内孕期妊娠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21,(15):3592-3593.
[3] 吕锦涛,张晓朦,张冰,等.基于传统文献的围孕期妇女中药药物警戒挖掘与药学服务思考[J].中国药物警戒, 2022(006):019.
[4] 王薇,黄婵,顾华妍,等.围孕期空腹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预测作用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3, 39(2):14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