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0
/ 2

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

任大劝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心血管外六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所有患者全部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分对比,观察组在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并发症预防、预后管理评分为92.43±0.36、91.34±0.36、92.43±0.36、89.99±0.54,优于对照组87.65±0.47、86.56±0.48、86.65±0.49、82.76±0.32。结论: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做好对应的护理活动,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更好的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在今后护理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脏手术;围术期护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床应用

在现阶段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心脏疾病患者的人数正在不断地提升,若未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疗与干预,容易导致患者死亡[1]。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疾病治疗与护理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静脉系统制入机械循环辅助装置,可以有效地增加患者的心肌供血,减少耗氧量。有研究学者分析发现[2],该种应用效果较为理想,但是应及时做好对应的管理与干预,以此来优化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对此,本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心脏手术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0例,围术期护理),两组患者年龄为49岁至75岁(平均63.54岁);纳入标准: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心脏疾病、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患者意识清楚、积极配合研究管理;排除标准:有活动性出血或凝血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不适合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合并严重血液病、患者中途退出。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心脏手术患者在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办法,严格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遵医嘱给予患者对应的用药护理干预;当患者的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后,及时给予患者对应的抢救,根据患者可能会存在的风险和各种并发症展开有效的预防,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3]

观察组: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1)术前准备活动

在手术前,确保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检查球囊的充气与放气机制及连接管路,做好设备准备活动。由于部分患者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再加上患者的焦虑抑郁负面心情较为明显,在术前准备的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关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相关的内容,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尤其是存在不良心理情绪的患者,及时进行情绪的疏导,为手术的实施做好准备活动[4]

(2)导管插入护理

在影像引导下,通过股动脉或肱动脉插入导管,将球囊定位于主动脉降部,确保导管位置准确,以避免球囊的误位或对血管造成损伤。在插入导管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保持术区的无菌操作。插入后,定期检查导管的固定情况,确保没有位移或漏气;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时识别可能的并发症,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

(3)监测护理

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根据患者的心脏功需求,设定反搏的启动时机和充气时机,通常在心脏舒张期开始充气,收缩期放气,以最大化提升心脏输出和冠脉灌注。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心电图,评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效果。根据临床反应和手术进展,调整球囊的充气和放气频率,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由于患者在实施治疗与干预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并发症,需要有针对性的展开预防。全面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尤其是在预防感染方面,需保持导管插入部位的清洁,对辅料进行更换,有效预防感染[5]

1.3评价标准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分对比:对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并发症预防、预后管理各个指标进行评分,比较具体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指标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分对比

观察组在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并发症预防、预后管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

症状改善

心脏功能

并发症预防

预后管理

观察组

30

92.43±0.36

91.34±0.36

92.43±0.36

89.99±0.54

对照组

30

87.65±0.47 

86.56±0.48

86.65±0.49

82.76±0.32

T

4.546

2.435

6.456

7.345

P

0.001

0.001

0.001

0.001

3.讨论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属于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辅助治疗技术,可以改善患者心脏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主要原理是在心脏舒张期通过充气球囊的作用,增加主动脉内的压力,进而提升心脏的冠脉灌注和系统性血流,同时在心脏收缩期通过球囊放气,减少心脏的后负荷[6]。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评分对比,观察组在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并发症预防、预后管理评分为92.43±0.36、91.34±0.36、92.43±0.36、89.99±0.54,优于对照组87.65±0.47、86.56±0.48、86.65±0.49、82.76±0.32。由此可以看出,对比常规的干预方法,通过采用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对比于常规的方式,有利于强化治疗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管理干预的过程中,由于每一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并不一致,需认真做好对应的手术方案的制定,并根据患者可能会存在的风险来进行有效地预防,以此综合性的保障患者在治疗与后续干预过程中的安全,全面发挥出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心脏手术围术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做好对应的护理活动,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更好的保障患者的护理安全,在今后护理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易东,鄢华,徐承义,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植入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23,23(12):1-4+15.

[2]周慧玉,邱逸红,张演,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管评估与护理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J].现代临床护理,2023,22(09):90-98.

[3]刘亚楠,吴豪,韩涵,等.桥式运动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病人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21):2956-2958.

[4]刘云霏,郭琳,浮志坤,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心脏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感染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23,39(07):844-848+854.

[5]段静思,杨莞莹,沙璐琳,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外科围术期应用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20,49(14):2306-2310.

[6]霍永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