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目的:研究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应用正畸微型种植体疗法的疗效以及口腔结构改变情况。方法:从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之间接收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中选出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传统正畸疗法以及正畸微型种植体疗法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口腔结构及牙周微环境。结果:从临床疗效、口腔结构、牙周微环境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均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表现更佳(P<0.05)。结论:在为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实施正畸微型种植体疗法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口腔结构以及牙周微环境,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正畸微型种植体;临床效果;口腔结构
错颌畸形是一种常见的牙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牙列不齐、牙颌关系异常等,据调查,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习惯等均有可能造成该病的产生。在错颌畸形的分型中,安氏Ⅱ类错颌畸形的发生率比较高,其不但会改变患者的外貌,还会损害患者的口腔健康,导致相关功能性障碍。传统正畸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牙齿结构,但是这种疗法对患者的刺激程度比较高,且容易产生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型种植体正畸疗法在错颌畸形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本文重点讨论了这种新型疗法在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中的治疗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之间接收的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中选出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19:21;平均(32.83±4.30)岁。研究组的男女比例为18:22;平均(33.14±4.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经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错颌畸形,且满足安氏Ⅱ类错颌畸形的相关诊断特征;(2)了解此次研究内容并签订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口腔病变;(2)既往做好口腔手术;(3)凝血机制异常;(4)合并免疫类疾病;(5)合并语言、听力等功能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传统正畸疗法,在开始前应该引导患者完成X线检查工作,并在其口腔内部置入横腭杆,然后实施口外弓支抗操作,每侧的口外弓牵引力均为200~300g之间,监督患者坚持日日佩戴,每天坚持佩戴至少10个小时,最长不超过14个小时。为患者宣传口腔卫生,并向其讲解正确的刷牙方式以及牙线的用法,同时还要叮嘱患者治疗后半年内谨慎用药,如在用药前咨询医师,判断药物是否会影响口腔卫生。
研究组采用正畸微型种植体疗法,开始前同样进行X线检查,并完善患者的口腔治疗,然后对口腔进行消毒、局麻,并拍摄口腔的局部以及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种植位置,在实施种植操作时,要求植入角度和骨面保持垂直,且要向牙根处偏移1~2毫米,完成植入后还要拍片,并且要了解患者的主诉,如果有强烈不适感,可以利用颌内牵引法进行干预。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口腔结构及牙周微环境。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临床效果
表1临床效果对比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对照组 | 40 | 13(32.50%) | 15(37.50%) | 12(30.00%) | 28(70.00%) |
研究组 | 40 | 21(52.50%) | 17(42.50%) | 2(5.00%) | 38(95.00%) |
t | 4.315 | ||||
P | <0.05 |
2.2口腔结构
表2口腔结构对比
组别 | 例数 | 磨牙移位(mm) | 中切牙倾角差(°) | 上中切牙凸差距(mm) |
对照组 | 40 | 6.35±0.42 | 12.46±3.54 | 2.38±1.22 |
研究组 | 40 | 3.59±0.25 | 26.73±5.44 | 4.19±1.52 |
t | 8.152 | 4.306 | 6.254 | |
P | <0.05 | <0.05 | <0.05 |
2.3牙周微环境
治疗前,对照组的MMP-2、MMP-9指标水平分别为(0.81±0.32)μg/g、(0.52±0.24)μg/g;研究组的MMP-2、MMP-9指标水平分别为(0.85±0.30)μg/g、(0.59±0.21)μg/g,对比无意义(P>0.05)。
治疗后,对照组的MMP-2、MMP-9指标水平分别为(3.67±0.52)μg/g、(3.88±0.59)μg/g;研究组的MMP-2、MMP-9指标水平分别为(2.27±0.15)μg/g、(2.44±0.40)μg/g,对比显示,研究组的两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错颌畸形是一种复杂的口腔疾病,这种疾病的出现和遗传、口腔不良习惯、营养不良和内分泌异常等相关。患病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下颌后退障碍等症状,并且还会影响咀嚼、交流、吞咽和呼吸等功能,甚至还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打击。针对该病,临床治疗秉持的主要原则是矫正牙齿形态,恢复正常功能和美观性。为了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本文围绕两种正畸疗法进行了讨论。
传统正畸疗法主要借助于口内以及口外矫正装置进行干预,在对应的位置使用矫正器有利于提高口腔肌肉的神经功能,并且借助于矫正装置所产生的支抗作用可以达到牙齿矫正的目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这种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是其所应用的矫正器缺乏稳定性,容易给患者带来过多的困扰,如装置松动或者偏移等,不利于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另外,这种疗法还会损伤牙周组织,增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程度。综合考虑之下,本文重点对正畸微型种植体疗法进行了应用研究。
本次研究从临床效果、口腔结构以及牙周微环境等三方面进行了组间对比,结果均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表现更优(P<0.05)。
综上所述,在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时采用正畸微型种植体疗法的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疗法,新型疗法的应用可以改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牙周微环境、口腔结构,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严娟.临床应用微型种植体正畸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的效果分析[J].特别健康,2024(8):15-16.
[2]韩青,赵红宇,张彦喜.正畸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的正畸效果[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3,45(4):633-637.
[3]刘彬.正畸微型种植体治疗安氏Ⅱ类错颌畸形患者临床效果及对口腔结构、牙周微环境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23,36(5):1194-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