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圣菲学校 610200
摘要:古人写诗讲究炼字,所谓一字传神,这便造就了古典诗词含蓄隽永、言简义丰的特点。但对于大部分文学素养尚浅的初中生而言,理解和鉴赏难度大,因而诗歌鉴赏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在诗歌鉴赏复习课中,不妨教会学生从诗歌中精妙传神的字词入手,即品析“炼字”,让学生把握“炼字”题型的考点、角度,归纳总结“炼字”的方法步骤并学以致用,从而提升古诗词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
关键词:炼字 复习课 方法步骤 教学策略
一、“炼字”教学的意义
1.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
近年来的国学热,让我们的视野进一步蔓溯到中华灿烂的古典文化。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并鉴赏古典诗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需要。因而诗歌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品析“炼字”,学生可以在咬文嚼字中细细揣摩古典诗词的魅力,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炼字”品析是在诵读古典诗词的基础上,可以有效训练学生语言赏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字斟句酌地品味诗人“炼字”的妙处,进而真正体会到诗词美的真谛。因此,“炼字”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3.中考题型及学情现状的需要
“炼字”是成都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重要题型之一,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目前,许多中学生文学素养较为薄弱,面对古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存在读不懂、读不通的问题,更谈不上品析鉴赏了。古诗词教学也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比较忽视系统性的诗歌鉴赏教学,甚至个别教师认为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主要靠学生的文学积累,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有效地提高。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其实学生不会鉴赏诗词,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包办太多导致,如我们一讲古诗就提知人论世,直接给出许多网上的辅助资料,以教师的灌输代替了学生的理解,没有教给学生解读诗歌的有效方法;抑或只是零散的诗歌教学,没有注重一课一得,也没有重视知识方法的归纳总结,学生不能对诗歌鉴赏形成清晰的思维路径等。由于日常教学的不重视或眉毛胡子一把抓,以及复习时的囫囵吞枣,许多学生直到中考做诗歌鉴赏题时容易凭感觉答题,得分率不高。
二、“炼字”复习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温故知新
因为古诗词言简义丰,对学生而言鉴赏难度大。因而在“炼字”复习课教学中,可以先调动学生回顾旧知,打破学生的畏难情绪,提升信心,为课堂奠定轻松愉悦的基调。
1.“炼字”的提问方式
强化学生审题意识,引导学生回顾常见的“炼字”提问方式:
①某字历来为人称道,它好在哪里?(或某字有何妙处?)
②某字可否换成另一个字?为什么?
③某句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 说说理由。
④全诗的诗眼(或最能体现情感的关键词)是哪个字(或词)?为什么?
2.“炼字”的角度
“炼字”是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这些字一定是能够一字传神,让整个画面鲜活起来的字。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从词性角度回顾常见的“炼字”是炼哪些字,并举例分析。明确:
(1)动词。例如“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中的“斗”字,意为争斗、竞争,这里指花朵争奇斗艳,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虽是晚春,花朵却竞相开放、万紫千红的生机与活力,表达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留恋。又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撼”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都是通过动词让整个画面活起来了。
(2)形容词。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直”写出了一望无际的大漠中只有一缕孤烟袅袅上升,给人以劲拔、坚毅之感;“圆”描绘出夕阳西下,落日晚景的景象,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整个画面意境开阔,雄浑壮丽,把诗人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入空旷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又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悠悠”,一个叠词渲染出了时空的浩渺,一种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旷世孤独油然而生。
(3)数量词。一字之师的典故众所周知。诗僧齐己写下《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颇为满意,但郑谷推敲之后认为“数枝开”应改为“一枝开”,更贴合“早梅”之意,齐己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二)方法引路
明确考点和炼字的角度之后,到底如何赏析“炼字”呢?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从以下步骤入手。
1.释字义。
品析“炼字”,首先应读懂字的含义。例如“造化钟神秀”的“钟”字,这里指聚集,大自然将神奇秀丽集中于泰山,颇有钟情偏爱之意,使大自然充满了人情味。除了解释词语意思,还需注意词性变化。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本是形容词,此处活用为动词,指吹绿,使整个画面充满动感,富有生机活力。所以释字义,除了本义,还要结合诗歌内容和词性来分析其语境义。
2.点手法。
许多字用得传神,是因为其巧妙使用了表现手法,常见的如修辞、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多感官描写等。如“小雨丝丝欲网春”的“网”字,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也运用拟人,赋予了小雨人的情态,巧妙地表达诗人的惜春之情。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除了拟人修辞,还化静为动,生动传神地写出红杏在枝头绽放的生机活力,富有动感之美;甚至眼前不仅有花开的图景,仿佛还能听到花儿吵吵嚷嚷、竞相开放的热闹声音,可谓化视觉为听觉,视听结合,妙不可言。可见,炼字品析需要关注手法,尤其要学会多角度思考。当然并非所有字都会运用手法,没有就可以不点。
3.抓特点。
所谓词不离句,品析炼字关键在于结合诗句分析意象和意境的特点。正如前面所举的每一例,都要抓住语境中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例如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此句中“枯、老、昏”三字,写出了深秋黄昏景物的萧条肃杀、一派死寂,为全诗奠定了凄凉孤寂的情感基调。
4.析情感。
一字一句总关情,无论是前文提到的释义、手法还是景物、氛围的特点,最终都是为了表达情感,所以,炼字品析,要把握住诗歌的整体基调,最终落到情感上来。而在情感分析上,必须结合全诗内容,知人论世,综合分析。例如《天净沙·秋思》,联系全诗以及作者背景我们可以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此诗18字形容词所渲染的凄凉孤寂氛围,不单纯是在写景,而是为了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和思想之苦。
“炼字”方法总结:
结合内容释字义,多种角度点手法,
仔细分析抓特点,把握基调析情感,
炼字方法记牢固,分条作答明思路。
(三)讲练结合
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复习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更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因此,课堂上可以给出习题让学生趁热打铁,强化方法。例如: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浑(皆,全)
问:诗歌的第二句中“系”字用得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引导学生按照上述方法步骤作答。明确:
(1)释字义:系指拴住,这里指柳条藤蔓牵系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2)点手法: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条人的情态;
(3)抓特点:形象地写出了柳条藤蔓随风飘拂,仿佛伸出手臂牵拉诗人衣袖的动作,既突出柳条藤蔓的修长柔软,又表现其依恋诗人的深情;
(4)析情感:巧妙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依不舍之情。
通过此环节的练习巩固,让学生对诗歌鉴赏“炼字”题型的方法步骤更了然于心。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诗歌鉴赏“炼字”题型复习课,力求切入点小,一课一得。通过“炼字”题型的复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有效的应试技巧,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合,对方法的梳理巩固。同时,还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在复习过程中归纳总结其他诗歌鉴赏题型的方法步骤,进一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此外,更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炼字”的呕心沥血,在字词的涵咏中领略到中华古典诗词历久弥香的魅力,从而获得审美的熏陶,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性教学策略[C]//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2019.
[2]史志萍,张杰.借助"炼字"感悟古诗之美[J].语文建设, 2018(10X):3.DOI:CNKI:SUN:YWJS.0.2018-3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