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院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2
/ 3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院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庞晓琴

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海盐分院)全科医疗科  3143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团队模式院内血糖管理联合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IGMS)对院内高血糖患者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间入院的1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团队管理组和常规会诊组。团队管理组采用GLUPAD智能血糖仪结合IGMS进行血糖管理,而常规会诊组则采用传统的会诊方式。通过比较两组在住院期间的血糖控制指标,评估IGMS在院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常规会诊组相比,团队管理组在住院期间的平均血糖值更低,高低血糖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同时,团队管理组的目标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常规会诊组。此外,团队管理组在平均每人每天监测血糖次数、平均住院床日、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率以及住院期间规律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比例等方面也表现出优势。结论:团队模式院内血糖管理联合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IGMS)能够显著改善院内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降低高低血糖风险,提高治疗效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院内血糖管理;高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个人健康和社会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血糖的有效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核心,对于预防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血糖管理方式往往存在监测不及时、数据不准确、患者依从性低等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我院自2022年5月至2024年3月间入院的糖尿病患者作为潜在的研究对象。在确定最终研究对象时,我们遵循了严格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1.1纳入标准

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

年龄在18岁及以上;

确诊为糖尿病,并需要接受血糖控制治疗;

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

1.1.2排除标准

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的患者;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病情危重,预期寿命不足6个月的患者;

同时参与其他临床研究的患者;

对血糖监测或治疗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基于以上标准,我们最终选取了180例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团队管理组和常规会诊组,每组各包含90例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团队管理组

该组患者采用GLUPAD智能血糖仪进行精密的血糖监测。每次测量后,通过扫取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血糖仪能够自动将测得的准确血糖值上传到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IGMS)。这一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实时的血糖数据监控平台。

由经验丰富的内分泌科专科医生和教育护士组成的院内血糖管理团队,负责通过IGMS远程监控患者的血糖数据。一旦团队发现患者的血糖水平未达到预期标准,他们会迅速而主动地进行干预。这可能包括调整降糖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团队还会定期随访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任何潜在的问题。

此外,教育护士在团队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疾病性质、手术方式等,给出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和胰岛素使用指导。这些建议随后会由相应的外科医师负责执行,以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1.2.2常规会诊组

与团队管理组不同,常规会诊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会诊方式进行高血糖管理。当医生认为有必要时,他们会发送内分泌科会诊请求。内分泌科医生在亲自查看患者后,会提供详细的会诊意见。

然而,与团队管理组相比,常规会诊组的医生在会诊结束后并不会进行血糖水平的随访。他们也无法在线实时查看患者的血糖数据,因此在调整治疗方案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此外,该组没有教育护士的参与,因此患者在饮食和胰岛素使用方面可能无法得到同样个性化的指导。

1.3 血糖达标标准与评价指标

为了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可比性,我们设定了明确的血糖达标标准:

空腹或餐前血糖应控制在6.1~7.8 mmol/L之间;

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应保持在7.8~10.0 mmol/L之间。

同时,我们也对血糖大事件进行了明确定义,包括低血糖事件(任意血糖≤3.9 mmol/L)和高血糖事件(空腹或餐前血糖>7.8 mmol/L;餐后2小时或随机血糖>11.1 mmol/L)。这些标准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清晰的参考框架。

为了全面评估两种管理方法的效果,我们设定了以下评价指标:住院期间的平均血糖值、平均每人每日血糖检测次数、高血糖及严重高血糖的发生率、低血糖及临床显著低血糖的发生率、目标血糖达标率、平均住院床日、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率以及住院期间规律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比例。通过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两种管理方法在血糖控制方面的优劣。

2结果与分析

在团队管理组和常规会诊组之间,各项评价指标均显示出显著的差异。

首先,从平均血糖值来看,团队管理组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平均血糖值为7.2 mmol/L,明显低于常规会诊组的8.5 mmol/L。这表明团队管理组在控制血糖水平方面更为有效。其次,团队管理组的平均每人每日血糖检测次数为4.5次,高于常规会诊组的2.8次。这反映了团队管理组在血糖监测方面的更高频率和关注度。在高血糖发生率方面,团队管理组总共有18例患者发生高血糖,占总数的20%,而常规会诊组则有32例,占35%。更为严重的高血糖情况(即严重高血糖)在团队管理组中只有5例(5.5%),而在常规会诊组中有14例(15.5%)。这些数据表明,团队管理组在高血糖控制方面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对于低血糖发生率,团队管理组有7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占总数的7.7%,而常规会诊组有16例,占17.7%。其中,临床显著低血糖在团队管理组中只有2例(2.2%),而在常规会诊组中有6例(6.6%)。这说明团队管理组在避免低血糖事件方面也表现更佳。此外,团队管理组的目标血糖达标率高达80%,远高于常规会诊组的55%。这进一步证明了团队管理组在血糖控制方面的优越性。在平均住院床日方面,团队管理组的患者平均住院7天,少于常规会诊组的9天。这表明团队管理组的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并出院。最后,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和规律使用降糖药患者比例来看,团队管理组也表现出更高的依从性和管理水平。团队管理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高达90%,而常规会诊组为65%;同时,团队管理组中规律使用降糖药的患者比例达到95%,而常规会诊组为80%。

表1 实验数据统计数据表

评价指标

团队管理组(n=90)

常规会诊组(n=90)

平均血糖值(mmol/L)

初始

9.5

9.4

结束

7.2

8.5

平均每人每日血糖检测次数

4.5次

2.8次

高血糖发生率(%)

总数

18(20%)

32(35%)

严重高血糖

5(5.5%)

14(15.5%)

低血糖发生率(%)

总数

7(7.7%)

16(17.7%)

临床显著低血糖

2(2.2%)

6(6.6%)

目标血糖达标率(%)

72(80%)

50(55%)

平均住院床日

7天

9天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率(%)

81(90%)

59(65%)

规律使用降糖药患者比例(%)

86(95%)

72(80%)

3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团队管理组与常规会诊组在血糖控制方面的效果,发现团队模式院内血糖管理联合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IGMS)能够显著改善院内高血糖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3.1 团队管理模式的优势

团队管理模式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血糖控制效果。与常规会诊组相比,团队管理组在平均血糖值、高低血糖发生率、目标血糖达标率等多个方面均表现出明显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团队管理的综合性和及时性。内分泌科专科医生和教育护士的紧密合作,以及IGMS系统的实时监控,使得血糖管理更加精准和高效。

3.2 IGMS系统的作用

IGMS系统在团队管理模式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实时上传和监控血糖数据,医生能够迅速发现患者的血糖异常,并及时进行干预。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确保了血糖控制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3 患者依从性的提升

团队管理组和IGMS系统的结合还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在常规会诊组中,由于缺乏持续的血糖监测和个性化的指导,患者可能难以坚持治疗方案。而在团队管理组,教育护士的个性化指导和外科医师的执行监督,使得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3.4 住院时间和成本的减少

团队管理组的平均住院床日明显少于常规会诊组,这意味着团队管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降低医疗成本。这对于医院和患者来说都是一个积极的结果,既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结论:

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我们认为团队模式院内血糖管理联合IGMS系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该模式在其他慢性疾病管理中的应用,如高血压、高血脂等。同时,也可以考虑将该模式与远程医疗技术相结合,以实现更广泛的医疗服务覆盖。此外,IGMS系统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例如,可以增加智能提醒功能,以确保医生和患者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血糖监测和治疗时机。同时,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血糖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颜伟伟,张宇,陈文娟.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 (12): 148-150.

[2]闫慧楠. 基于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的结构化教育在围术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D]. 山西医科大学, 2023.

[3]翁晓旭,陈丽文,纪宝刁.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 [J]. 智慧健康, 2022, 8 (17): 184-187.

[4]卢静娴,张春花,杨婷. 加强信息化平台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效果的前瞻性研究 [J]. 中国数字医学, 2020, 15 (02): 122-123+85.

资金资助:海盐县人民医院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2wsyb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