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四十四中学 830000
摘要: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责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导入技能的原则和技巧,有益于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字: 中学 数学 新课 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责疑激趣,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欲的振奋状态。研究和探讨课堂教学导入技能的原则和技巧,有益于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教学亦不例外.在讲授新课前,教师就要考虑到应该怎样根据教学内容先入为主,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预先设计好的“轨道”.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够单纯依赖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学生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接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为此作为教师需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已知特征,采取适合与他们的表现形式,让学生产生一种愿意甚至喜爱的积极情感.新课标指 “教科书应呈现:问题情境-建立学习模型-解释.应用与扩展”的模式.即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因此,新课的引入显的极其重要.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肤浅常识.
一.生活情境引入
这样的引入给新知识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空间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学生学习没有故障,学得轻松.列如:在学习<<正数与负数>>一课时,呈现给学生两幅乌鲁木齐冬日雪景动画画面.
老师:在这样的天气里出门最大的感觉是什么?
学生:天气比较冷.
老师:谁能告诉我今天温度大约是多少度?
学生:零下10度,零下20度 等等
教师:刚才提到的这些温度能用我们学过的数表示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知识---正数和负数,这个引入加入了实际问题 ,新颖而又实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真切地感到数学有用,从而带着问题,带着对新数的渴望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于一些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所以创设现实素材的思维情境,学生往往都会跃跃欲试,从而一开始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可设置如下情境“你从两个合页、一把锁就能把门锁住的事实中,看到了什么问题?将锁锁在任意地方都可以吗?”由此,让学生了解到平面的概念,以及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基本结论。并由此引伸,自行车是怎么停放的?你见过的凳子最少有几条腿?郊游时见过农家小院的篱笆门,是怎样用木条固定在一个平面上的?通过探究、交流,学生可以作出概括,得到定理。如讲《等腰三角形的识别》时,可提出“从同学们的座位来看,哪些同学可作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这些情境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快速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二.设置悬念.巧妙引课.
这样做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开创广阔的思维空间.诠释数学思想,服务于实际生活. 例: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两角一边时,这样引入新知:
老师: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为三块,他要去商店配一块与原来一样的三角形玻璃,该怎么办?学生会思考:到底带哪一块去呢?①,②,还是③? 伴有音响及动态效果的投影播放后,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迫不及待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建立在原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的.教师在课前若能注意到学生已有的思维水平.充分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引新.便可为学生进级数学思维铺路搭桥.而提问可提高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瞬间从离散的自由状态转入恰当的学习气氛中,这种状态便是教师传授新知识的最佳时机.运用此法引入新课,既可以巩固旧知识,又可以把新知识由浅入深,将新知识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有利于启发思维。如在讲《分式的意义》时,先引导学生复习整式、多项式、单项式等旧知识后,问:属于哪一类?那么又属于哪一类呢?这时学生欲言又止,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对两者的异同进行比较,点明课题,自然引出分式的概念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做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时,决不是让学生热闹活跃一下气氛,而是在演示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边看演示边思考,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便很自然地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点、线、面、体时,利用动画引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 ”.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一开始就获得感性的认识,为理解和掌握好抽象的数学内容准备好条件.
五.由生活图片引入
这样的引入形象直观,而且有时需要学生自己搜索采集资源.例如:<<科学记数法>>一课中,课前让学生收集现实生活中的非常大的数据,通过学生的活动,从学生了解到的现实背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通过对大的数据记录,使学生感觉到在记录大数时很不方便,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数学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例如:图形展示法.对比法等等.教师若能适当运用一些导入新课的方法,便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蕴涵的各种数学问题,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课堂,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导课。 选择好导课“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如学习几何时,可以提出测旗杆高,古塔高等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又如经济问题中的打折销售、储畜等许多问题和事例。让学生充分感到数学不是枯躁的数字,呆板的图形,而是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数学来自生活,从而走近数学,亲近数学。
在实际教学中,导入的类型和方法是很多的,不只是以上几种。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导入方法。即使是同一个内容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导入。导入的方法并不是孤立的,各种方法一般都在交叉使用。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导入的方式及导入的例子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教学,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积极的态度,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让不同的学生都会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都能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创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之,“导入有法,导无定法”,课堂导入的形式和技巧都具有多样性,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导入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具有多样性,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选用,精心设计。其实“导入”这一环节好比是一台戏的一个序幕和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当,就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燃起他们智慧的火花,开启他们思维的闸门,最终起到事半功倍的奇特效果。
参考文献:
【1】常汝吉.《数学科课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2】李春植,论初中数学中最值问题的解法【《教育界》2011(16)】
【3】朱翠英,初中数学动点最值问题的探讨【《中学数学》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