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闽南方言口音:音乐课堂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17
/ 2

克服闽南方言口音:音乐课堂策略

刘亚燕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第八实验小学 福建泉州 362123

摘要: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语言作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方言与普通话并存,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景观。其中,闽南方言,以其独特的音韵、词汇和语法结构,在福建南部及台湾地区广泛使用,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当方言遇到标准化的普通话教学,尤其是音乐这一高度依赖语言发音与表达的艺术形式时,挑战便应运而生。

关键词:闽南方言口音;音乐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闽南方言作为福建南部及台湾地区的主要方言之一,具有独特的音韵系统、语调模式和丰富的词汇资源。然而,这种语言特色在歌唱领域却可能成为小学生学习普通话歌唱的障碍。闽南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语调、词汇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导致小学生在歌唱时难以摆脱方言口音的影响,出现发音不准、语调生硬等问题。因此,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有效克服闽南方言口音,提升小学生的普通话歌唱能力,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闽南方言与普通话在歌唱语言中的差异

1.1发音差异

闽南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声调上。例如,闽南方言中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如si、shi不分),前鼻音与后鼻音混淆(如qian、qiang,an、ang不分)。这些发音差异直接影响了小学生在普通话歌唱中的准确性。

1.2语调差异

闽南方言的语调模式与普通话截然不同,前者多呈现上扬趋势,而后者则相对平稳。这种语调差异使得小学生在歌唱时难以掌握普通话的语调规律,导致歌曲演唱缺乏抑扬顿挫的美感。

1.3词汇差异

闽南方言拥有大量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这些词汇在普通话中往往找不到对应的词语。因此,在歌唱过程中,小学生可能会因为词汇差异而出现理解困难或表达不当的情况。

二、克服闽南方言口音的重要性

(一) 促进语言规范化

在多元语言环境中,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是连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民的重要桥梁。克服闽南方言口音,有助于小学生掌握更加规范、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从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无障碍交流,增强语言互通性。

(二)提升音乐表现力

音乐是语言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准确的发音和语调对于歌唱至关重要。克服方言口音,能够使小学生在歌唱时更加准确地传达歌词的情感和意义,提升音乐的整体表现力,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

(三)增强文化自信

通过学习并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小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参与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的音乐比赛、演出等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这种自信不仅来源于语言技能的提升,更源于对中华文化和国家通用语言的认同与自豪。

三、音乐课堂策略:克服闽南方言口音

(一)强化发音训练

在针对闽南方言口音的克服过程中,强化发音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以儿童歌曲《羞羞羞》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发音练习。通过对比闽南方言与普通话中“羞”字的发音,让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差异。在闽南方言中,“羞”字的发音可能与普通话存在较大的不同,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直至掌握普通话中“羞”字的正确发音。针对闽南方言中平舌音与翘舌音不分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羞羞羞》这首歌曲的歌词,进行声母韵母分解训练。例如,将“羞”字分解为声母“x”和韵母“iu”,让学生分别练习,并结合舌位图等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准确找到发音部位,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教师还可以利用绕口令、词语接龙等游戏形式,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克服闽南方言口音,提高普通话歌唱的准确性和艺术性。通过这样的强化发音训练,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方法,为日后的音乐学习和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语调训练

在语调训练中,选取富有节奏感和情感表达的《果子歌》作为练习曲目尤为合适。首先,教师需准备标准的普通话歌唱录音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反复聆听,并注意观察歌唱家是如何通过语调的变化来传达歌曲情感的。在《果子歌》中,随着歌词内容的转换,语调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例如,在描述果子成熟、丰收的喜悦时,语调应明亮、欢快,以表达欢快和满足的情感;而在叙述果子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时,语调则可适当低沉,以体现深沉和感慨。教师还可以利用音乐软件的音高分析功能,帮助学生直观感知语调的高低起伏,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调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歌唱之中,通过语调的变化来丰富歌曲的情感表达。通过这样的语调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提高普通话歌唱的准确性,还能够增强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使歌唱更加生动、感人。

(三)词汇与语言理解

在音乐课堂中,针对《阿嬷的画》这首歌曲,教师应着重于普通话词汇的教学,特别是歌曲中出现的生僻或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例如,“阿嬷”一词,在普通话中意为“外婆”,教师可以通过这个词汇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对歌曲中的其他词汇进行解释,如“画卷”、“岁月”等,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歌词的意义和内涵。为了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可以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文化知识,如阿嬷的生活经历、画卷所承载的记忆等。这样,学生不仅能学会歌曲,还能领略到歌曲背后的文化韵味。为了克服闽南方言的影响,教师应在课堂上营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在教授《阿嬷的画》时,尽量使用普通话进行讲解和示范,鼓励学生之间用普通话交流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可以组织普通话歌唱比赛或分享会,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普通话表达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音乐课堂中全面提升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四)实践与应用

歌唱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在音乐课堂中的教学应紧密结合实践。针对《阿嬷的画》等歌曲,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歌唱实践活动,如班级合唱、小组对唱、独唱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升普通话歌唱能力。通过合唱比赛等形式,学生可以学会团队协作,同时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和心理素质。邀请专业歌唱家来校指导,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技巧和灵感,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课外歌唱活动或比赛也是学生锻炼和展示自己的重要平台,如参加校外的歌唱比赛、社区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在实践与应用环节,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同样重要。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练习,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社会则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如赞助比赛、提供演出场地等,共同营造良好的歌唱学习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克服闽南方言口音是提升小学生普通话歌唱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结合闽南方言与普通话在发音、语调、词汇等方面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口音纠正,还注重实践活动的组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普通话歌唱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千惠.闽南民歌融入小学民乐团的创编实践探索[D].泉州师范学院,2023.

[2]蔡黄莺.闽南文化代代传多元策略齐绽放——闽南民间音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10):42-45.

[3]赵璇.浅谈如何让闽南乡土音乐进入小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9,(39):189.

[4]廖桂萌.闽南民歌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探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6):114-115.

[5]陈立红.歌唱语言训练方法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

2024年泉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课题:《针对闽南方言地区中小学生有效的歌唱语言训练策略研究》立项编号:QG145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