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第四医院结核二科 辽宁朝阳122000
一、护理评估
(一)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其特点是起病急、呼吸频速、发绀进行性加重、呼吸>30次/分,且不能用原发病解释、一般氧疗难以缓解低氧。早期无阳性体征,中期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喘鸣音,后期出现肺实变,呼吸音降低并闻及水泡音。
(二)辅助检查
尽管已出现急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的表现,胸部的X线片表现早期可无异常,或呈现轻度间质改变,表现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若病情进一步加重,可出现斑片状或大片状阴影,若两肺有广泛的渗出和实变,在胸片上则表现为典型的“白肺”。随着肺水肿的吸收和消退,X线反射减少,透过度增加,后期可出现肺纤维化的表现。
血气分析:低氧血症是ALI/ARDS患者血气最重要的表现,早期即可出现,并且对常规氧疗反应不明显。
心脏彩超和Swan-Ganz导管检查有助于明确心脏情况和指导治疗。
(三)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换气障碍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管插管致不能咳嗽有关。(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长期卧床或气管插管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5)活动无耐力:与体力下降有关。(6)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7)便秘:与长期卧床致肠蠕动减慢有关。(8)语言沟通障碍:与气管插管致失音有关。(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二、护理措施
(一)观察病情演变
1.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安静平卧时呼吸频率大于28次/分,且有明显缺氧表现,血氧饱和度小于90%,经常规给氧方法不能缓解。
2.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血压、体温的变化。
3.观察缺氧情况,动态观察血气分析,监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及发绀程度。
(二)建立通畅气道,改善通气功能
1.湿化痰液、适当补液、清除气道分泌物。对咳嗽无力者定时翻身拍背,对痰液黏稠者给予雾化吸入,对无力咳嗽或昏迷者可用导管吸痰。
2.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可以选择插入口咽导管、建立口咽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三)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
根据血、痰、分泌物培养,血气、生化检查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注意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各项操作,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四)呼吸机使用的护理
1.呼吸机的主要功能是维持有效的通气量,在使用中护士应严密监视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各部件衔接情况,监听运转声音,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判断和排除故障。
2.要密切注意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观察实际吸入气量,有效潮气量,同时观察漏气量、吸气压力水平、压力上升时间等指标。
3.如患者安静,表明自主呼吸与机械同步;如出现烦躁,则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或是由于通气量不足或痰堵,应及时清除痰液或调整通气量。
总之,护士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熟练掌握各型呼吸机的治疗参数及调节,变被动护理为主动全程护理。
(五)药物治疗过程中的监测护理
1.输液管理准确记录出入量(ARDS时肺间质与肺泡水肿,液体潴留增加);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出入液体量,以防止液体大进大出,加重肺水肿;早期输液应以晶体为主,在毛细血管内皮损伤逐渐恢复后,可适当使用胶体液,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间质及肺泡内液体回吸收。
2.糖皮质激素应用的观察早期大量应用地塞米松可保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减少毛细血管渗出,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支气管痉挛,但严重创伤后患者易并发消化道大出血,而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更容易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护士应严密观察胃液,大便的颜色、性状、量,并做常规检查。
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观察ARDS时适当使用血管扩张剂,可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同时也可扩张肺血管,解除肺小血管痉挛,改善肺循环。在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应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变化,为及时调整其用量提供准确的依据;最好有输液泵经中心静脉通道输注血管扩张剂,以防止药物对小血管的刺激。
(六)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发生改变,不适应环境。患者易出现紧张不安、忧郁、悲痛、易激动,治疗不合作。在护理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同情、理解病人的感受,和病人一起分析其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并对其焦虑程度做出评价。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解释机械通气、监测及呼吸机的报警系统,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3.当护理病人时保持冷静和耐心,表现出自信和镇静。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明确、有效和积极的信息,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4.如果病人由于呼吸困难或人工通气不能讲话,可提供纸笔或以手势与病人交流。5.限制病人与其他具有焦虑情绪的病人及亲友接触。6.加强巡视,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7.保持环境安静,保证病人的休息。帮助并指导病人及家属应用松弛疗法、按摩等。
(七)饮食护理
当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患者本身就会处于高代谢状态,所以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能量供应和营养搭配,多食用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和牛奶等,少吃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并根据患者的习惯、实际身体状况合理分配三餐,还要忌烟酒、咖啡等。
(八)居家日常护理
如果患者病情好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出院,但在家里也要注意日常的护理,首先,家属要了解各类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的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可以提前向医生询问,确保患者出院后药物治疗仍可正常进行,家属还应该多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治疗。
三、护理体会
ARDS一经出现即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对重症创伤、严重感染等病人应积极预防其发生,在治疗中除对原发疾病积极抢救和治疗外,还要控制液体输入速度,并避免高浓度氧气的长期吸入。因大量库存血液的输入可能诱发DIC发生,后者有时引起ARDS,故不宜多输。危重病人加强肺部护理,及时翻身,排痰,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治疗已出现的肺部感染,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人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护理人员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护理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还需要熟练掌握各型呼吸机的治疗参数及调节,变被动护理为主动全程护理。对ARDS病人的抢救成功与否,关键是及时诊断,及时抢救。及时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加强病情观察和呼吸机管理,特别是对呼吸末正压通气、人工气道的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做好基础护理,营养支持,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居家日常护理,对提高病人的救治率起到重要的作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病情危重,加之患者原发病病情不断变化,促使病人病情错综复杂,变化急骤,对护理要求极高。做好肺保护性通气与肺复张的护理对ARDS的治疗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因而护理上应加强监测、预防VAP以及肺损伤的发生;同时ARDS肺水肿的治疗至关重要,护理上对于液体管理的要求也很严格,通过差异化液体管理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水肿症状,在临床上值得护理人员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