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铜川市中医院) 儿科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常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看着孩子饱受腹泻之苦,家长们急切地想要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摆脱困境。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儿腹泻的原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如何突围,为家长们提供全面的应对策略。
一、认识小儿腹泻
(一)定义
小儿腹泻,又称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
(二)症状表现
1. 大便次数增多:一般来说,正常婴幼儿每天大便次数为 1-3 次。而腹泻时,大便次数会明显增多,可能达到每天 5 次以上,甚至十几次。
2. 大便性状改变
(1)稀水样便:大便呈稀水样,水分含量较多,有时甚至像水一样流出。
(2)蛋花汤样便:大便呈蛋花汤样,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3)黏液便:大便中含有黏液,可能是肠道黏膜受损的表现。
(4)脓血便:大便中带有血液和脓液,这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可能提示肠道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
3. 其他症状
(1)呕吐:部分患儿会出现呕吐症状,可能是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
(2)发热:有些患儿会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 38℃甚至更高。发热可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
(3)腹痛:患儿可能会出现腹痛症状,表现为哭闹不安、腹部拒按等。腹痛可能是由于肠道痉挛或炎症刺激引起的。
(4)脱水:严重的腹泻会导致患儿脱水,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眼窝凹陷等。脱水是小儿腹泻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危及生命。
(三)发病原因
1. 感染因素
(1)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是引起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毒。这些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即经口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手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后再接触口腔而感染。
(2)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细菌也可引起小儿腹泻。细菌感染通常是由于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引起的。
(3)寄生虫感染:某些寄生虫如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等也可引起小儿腹泻。寄生虫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2. 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过早添加辅食、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都可能导致腹泻。此外,饮食不洁、暴饮暴食等也可能引起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如气温骤降、过热等,可能会影响小儿的胃肠道功能,导致腹泻。
(3)其他因素:如过敏体质、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功能低下等也可能与小儿腹泻的发生有关。
二、小儿腹泻的诊断方法
(一)病史询问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腹泻的起病时间、大便次数、性状、有无呕吐、发热、腹痛等症状,以及饮食情况、接触史等。
(二)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检查皮肤弹性、眼窝凹陷程度、口唇干燥程度等脱水情况,以及腹部触诊、听诊等。
(三)实验室检查
1. 大便常规检查:通过检查大便的外观、性状、有无红细胞、白细胞、虫卵等,可以初步判断腹泻的原因。例如,大便中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细菌感染,红细胞增多可能提示肠道出血。
2. 大便培养: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患儿,需要进行大便培养,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3. 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查血常规,可以了解患儿是否有感染、贫血等情况。例如,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提示病毒感染。
4. 生化检查:对于严重腹泻的患儿,需要进行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肾功能等,以了解患儿是否有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情况。
三、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1. 调整饮食
(1)母乳喂养的患儿:继续母乳喂养,但要注意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增加喂奶的次数,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2)人工喂养的患儿:可以适当减少喂奶量,增加喂水次数,或者改用腹泻奶粉喂养。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患儿,要暂停添加新的辅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2.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患儿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丢失,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可以给患儿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冲调后让患儿少量多次饮用。如果患儿呕吐严重,不能口服补液,可以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3. 保持臀部清洁:腹泻时,患儿的臀部容易受到大便的刺激而出现红臀。因此,要及时更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涂上护臀膏,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二)药物治疗
1. 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需要根据病原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2. 止泻药物:对于腹泻症状比较严重的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如蒙脱石散等。蒙脱石散可以吸附肠道内的毒素和病原体,保护肠道黏膜,起到止泻的作用。
3. 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功能。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
4. 补锌治疗:对于急性腹泻的患儿,适当补锌可以缩短腹泻的病程,减少腹泻的复发。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患儿口服补锌制剂。
四、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一)合理喂养
1.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可以增强婴儿的免疫力,预防腹泻等疾病的发生。
2. 科学添加辅食:按照婴儿的生长发育需要,科学合理地添加辅食。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避免过早添加辅食或添加不当引起腹泻。
3. 注意饮食卫生:给婴儿喂食的食物要新鲜、干净,避免食用变质、过期的食物。喂奶前要清洗乳头,奶瓶、奶嘴等要定期消毒。
(二)加强个人卫生
1. 勤洗手: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等。洗手时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搓洗双手至少 20 秒,确保洗净双手的各个部位。
2. 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家庭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房间、清洗衣物、晾晒被褥等。避免让孩子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和环境。
(三)预防感染
1. 避免接触感染源:尽量避免孩子接触患有腹泻等肠道传染病的人。如果不得不接触,要让孩子戴上口罩,保持一定的距离。
2. 接种疫苗:对于某些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肠道传染病,如轮状病毒肠炎等,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给孩子接种疫苗,降低感染的风险。
(四)增强体质
1. 适度运动: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适度安排孩子进行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2. 保证充足睡眠: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对于增强孩子的免疫力至关重要。孩子在睡眠中,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和免疫因子,有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系统的修复。
五、小儿腹泻的康复与注意事项
(一)康复期护理
1. 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在孩子腹泻症状消失后,不要立即恢复正常饮食,要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量。可以先从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如米汤、面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2. 注意休息:孩子在康复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如散步、看书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3. 定期复查:孩子康复后,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复查的项目包括大便常规、血常规等。
(二)注意事项
1. 避免滥用抗生素:抗生素虽然可以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但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腹泻加重或复发。因此,在使用抗生素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避免滥用。
2. 注意饮食卫生:在孩子康复期间,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水。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再次感染。
3. 观察病情变化:即使孩子的腹泻症状已经消失,家长也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是否有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如果孩子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家长们要正确认识小儿腹泻的原因、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帮助孩子尽快摆脱腹泻之困。在孩子患病期间,家长要保持冷静,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孩子康复后,要注意饮食卫生,增强孩子的体质,预防腹泻的再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