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委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0-25
/ 2

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委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经验

曹楠楠

中共费县县委党校  山东省 临沂市 273400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是在管理中强化领导、在继承中坚持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的实践表明,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我们党始终重视并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75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始终重视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压舱石”和“定盘星”。历史已经证明,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们党经受住了国际社会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没有像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那样被“和平演变”;并且,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均取得了伟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到2010年时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日益牢固、党执政的合法性越来越得到全体人民的高度认同。反观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苏东剧变”,特别是苏联的解体,其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被西方国家“民主”和“自由”等价值观念渗透而导致思想混乱,是导致其亡党亡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前车之鉴,后世之师。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守好思想文化“长城”,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经验表明,如果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会导致意识形态领域的失序、失神,使得人心不稳,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在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方法,要灵活而不是僵化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切实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不放松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属性,也是做好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段时间,经济建设搞上去了,但一些封建社会的思想残余沉渣泛起,资本主义社会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也乘机侵蚀进来,特别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开始受到一些年轻人的盲目追捧。总结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及“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执政党没有重视思想文化建设、放松了抓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进入21世纪后,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和平与发展虽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从未间断。面对《1999:不战而胜》的叫嚣以及一些西方学者抛出的“淡化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终结论”――这不过是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分化的一种形式,党抓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在我国,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也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其中,政治领导,即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指导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确保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思想领导,即用马克思主义占领主阵地,弘扬主旋律,与错误思想、思潮开展斗争;组织领导,即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及政府中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部门、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要坚持把凝聚民心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意识形态领域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出台相应政策,把工作做到人民的心坎上,还要进行有效的理论解读和全面宣传,让人民群众切实认识到党的政策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从而发自内心地拥护党的领导。

三、坚持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停步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如何被群众信服和掌握,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复杂的,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其规律性。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共产党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如开展大规模教育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科学技术及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意识形态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在实践创新方式方法。众所周知,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无人可比的互联网技术优势,他们一方面依托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行使网络话语霸权,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有意无意进行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造成极大的干扰。同时在网络上出现的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历史英雄人物等不良倾向,少数网络媒体阵地意识不强、缺乏政治辨别能力,对一些所谓的网络“公知”、“大V”的言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就要求在网络空间加强马克思主义阵地建设与开展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构成了加强网络舆论引导权建设的一体两面。

因而,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要“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切实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及舆论引导,牢牢掌握网络空间宣传思想工作话语权。对于我国的众多网络媒体而言,必须贯彻落实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针,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发挥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阵地作用,要把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的重要方式;要把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作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战斗力的重要手段。

四、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不停歇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就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我国发展中的重大实践问题进行理论创新。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一直注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引领意识形态建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理论成果,科学回答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根本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坚定的思想引领和强大的理论支撑。

总之,“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我们要集中精力抓经济建设,但意识形态工作丝毫不能削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须臾不可放松。党的二十大大报告强调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仅因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以此来筑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且,党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强化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