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01
/ 2

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

朱广文

遵义市中医院  贵州省  遵义市  563000

【摘要】目的:分析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4年12月遵义市中医院内分泌科60例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例,中西医联合治疗)与对照组(n=30例,常规换药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创面愈合率、治疗费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更低;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比对照组高;治疗组费用比对照组少,均(P<0.05)。结论: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中西医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愈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治疗费用。

【关键词】: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中西医联合治疗方式应用价值

消渴脱疽为中医病名,西医名称为糖尿病足,即糖尿病患者因合并下肢远端神经异常、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所致足部溃疡、感染,对深层组织造成破坏[1]。患病早期,会出现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发凉、胼胝等,若患者早期未能及时治疗,病情严重情况下,足部溃疡、坏疽发生概率偏高。故为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建议患者尽早治疗。基于此,研究以遵义市中医院内分泌科60例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患者为对象,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22年12月~2024年12月遵义市中医院内分泌科60例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患者按照1:1原则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0(56.31±2.13)岁。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3-69(56.36±2.20)岁。基线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可比。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同意。研究在不违背医学伦理要求的基础上实施。

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诊断;(2)符合消渴脱疽诊断;(3)湿热毒盛型;(4)Wagner分级标准为3级。

排除标准:(1)糖尿病足干性坏疽者;(2)妊娠期妇女;(3)溃疡恶变者;(4)精神疾病者;(5)正进行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皮质激素治疗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清创治疗,用生理盐水、清创机进行换药,第1次、第4次换药中,以超声清创机进行1次清创,加压创面冲洗治疗,清洁伤口,使用凡士林纱布换药,结合伤口愈合情况明确换药次数。

治疗组:中西医联合治疗。即丹黄散+甲硝唑(贵州光正制药;国药准字H52020850;0.2g×100片)外敷。(1)丹黄散:组方如下:丹参、大黄、当归、没药、松香、沉香共6味药材,按一定比例配制完毕后,研磨成粉末,常规灭菌处理后,以麻油进行调和,在创面上均匀覆盖,使用无菌面纱进行覆盖,固定,保持良好通透性,1次/d,连续用药21d。(2)甲硝唑:研磨成粉末,在伤口表面、足趾间外敷,用无菌纱布包扎,调整松紧,早期每日更换1次,待脓液消除、炎症反应消退,转变每2-3d更换1次,至伤口愈合。

1.3观察指标

(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对比。

(2)创面愈合率:在就诊时(治疗前)、就诊后(治疗后)测量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创面面积-治疗后创面面积)/治疗前创面面积×100%。其中治愈:创面完全愈合(创面基本结痂,无明显渗出,痂皮下无脓液)。显效:创面愈合率≥70%。有效:创面愈合率<70%或≥30%。无效:创面愈合率<30%,甚至扩大。

(3)治疗费用:记录费用。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4.0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χ2检验;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中医证候积分

治疗前,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表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分)

组别

足部刺痛

行走乏力

皮肤发凉

皮色发白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30)

2.63±0.35

1.74±0.15

2.66±0.20

1.52±0.19

2.79±0.22

1.57±0.14

2.73±0.30

1.59±0.18

治疗组(n=30)

2.68±0.27

1.13±0.14

2.59±0.22

1.14±0.17

2.74±0.41

1.12±0.11

2.66±0.44

1.12±0.14

t

0.620

16.284

1.290

8.164

0.589

13.843

0.720

11.289

P

0.538

<0.001

0.202

<0.001

0.558

<0.001

0.474

<0.001

2.2创面愈合率

治疗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治疗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愈合率

对照组

30

8(26.67)

9(30.00)

6(20.00)

7(23.33)

23(76.67)

治疗组

30

10(33.34)

12(40.00)

7(23.33)

1(3.33)

29(96.67)

5.192

P

0.023

2.3治疗费用

对照组(2.22±0.14)万元,治疗组(1.40±0.09)万元,后者少(t=26.986,P<0.05)。

3.讨论

祖国医学中将糖尿病足归属消渴脱疽范畴,其病机为气阴亏虚、瘀血阻络、外感湿热。湿热、毒瘀为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因素,邪盛则生瘀,瘀久炼液生痰化热、病势迁延,邪、瘀是因,湿热是果,故其以“因邪致湿热”为基本病理表现[2]。临床上治疗此病方法较多,均以内科控制血糖、抗感染、降血脂、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为基础,进行外科治疗,伴随医疗技术的发展,许多新型敷料及其他科技含量较高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可缓解病症,但治疗方法相对复杂,治疗费用较高,临床推广受限。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明显更高;治疗组费用比较少,说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创面愈合率,减少治疗费用。分析其原因可知:丹黄散为中药复方散剂,临床应用时间长,疗效明确。其能刺激肉芽组织增生,减少溃疡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修复[3]。甲硝唑为抗菌药,但长时间、反复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如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的耐药率较高。现代药理学表明,多数中药成分具有较好的抗菌能力,安全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部分被证实能抗甲硝唑耐药菌株。故二者联合使用,协同增效、优势互补,提高临床总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率,还能减少甲硝唑的用量,缩短用药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部分中药制剂发挥作用的成分、机制尚未透彻研究;部分中药制剂给药方式复杂,需开发利于患者使用的剂型;虽然与甲硝唑联合用药较多,但缺少公认的、确定有效、有专家、相应指南支持的中成药。故临床开展类似研究时应加大探讨,为临床探索治疗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更显著的方案。

综上所述,中西医联合治疗可减少湿热毒盛型消渴脱疽患者费用,促使各项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创面愈合率较高,可以普及。

参考文献:

[1] 刘皓,李树森,吴广迎,等. 四妙勇安汤加味灌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湿热毒盛型糖尿病足伴感染的临床观察[J]. 河北中医,2023,45(1):52-55,60-60.

[2] 郝文立,甘永康,曹颖,等. 四妙勇安颗粒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湿热毒盛证疗效及对踝肱指数的影响[J]. 天津药学,2024,36(1):18-21.

[3] 张云,张春玲,赵伟,等. 丹黄散调控线粒体自噬途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机制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3):315-319,32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