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车与挖掘机协同作业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04
/ 2

矿车与挖掘机协同作业优化策略

刘鹏辉

徐州徐工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在矿业开采的广阔舞台上,矿车与挖掘机的协同作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矿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矿山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如何优化这两大核心设备的协同作业,已成为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的关键议题。本文旨在从多个维度出发,系统分析矿车与挖掘机协同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有望为矿业企业带来显著的效益提升,推动矿业行业向更加高效、绿色、智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矿车;挖掘机;协同作业

引言:

矿车作为矿石运输的中坚力量,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矿石的流动速度和矿山的整体产能;而挖掘机作为矿石开采的先锋,其作业效率则决定了矿石的开采速度和品质。因此,深入探讨矿车与挖掘机协同作业的优化策略,不仅是对现有生产模式的革新,更是对矿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积极探索。

一、矿车与挖掘机协同作业的必要性

(一)提升作业效率,优化生产流程

在矿山作业中,挖掘机的任务是高效、精准地挖掘矿石或岩石,并将其装载至运输工具上。而矿车作为主要的运输载体,负责将挖掘出的物料快速运往指定地点,如破碎站、选矿厂或堆场。两者之间的协同作业,通过精确的时间控制和空间调度,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等待时间和空驶率,显著提升整体作业效率。通过先进的调度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挖掘机的工作状态和矿车的装载情况,实现挖掘与运输的无缝衔接。当挖掘机完成一次装载后,立即有矿车到位接应,避免了挖掘机因等待装载而闲置,同时也减少了矿车因寻找装载点而产生的无效行驶。此外,通过合理的路线规划和车辆调度,可以确保矿车以最短路径、最高效率完成运输任务,进一步缩短物料周转时间,提高生产效益[1]

(二)强化作业安全性,降低事故风险

矿山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边坡滑坡、车辆碰撞、机械故障等。矿车与挖掘机的协同作业,通过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安全监管,能够有效降低事故风险,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方面,协同作业要求双方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保持密切沟通,确保在挖掘、装载、运输等各个环节中的安全配合。例如,挖掘机在装载时需稳定操作,避免物料溅落伤人;矿车则需保持适当距离,等待挖掘机完成装载并发出信号后方可靠近。另一方面,通过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时监测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风险,为作业人员提供安全保障[2]

(三)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矿业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矿业已成为矿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矿车与挖掘机的协同作业,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为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减少无效作业和能源浪费,可以降低矿山的整体能耗和排放。例如,精确控制挖掘机的挖掘深度和装载量,避免过度挖掘和装载不足导致的资源浪费;合理调度矿车,减少空驶和怠速时间,降低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其次,协同作业有助于实现矿山的精细化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通过收集和分析作业数据,可以精准掌握矿山的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计划提供依据;同时,对于废弃物料和尾矿的处理,也可以通过协同作业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二、  矿车与挖掘机协同作业优化策略

(一)矿车任务需求与能力评估

在矿车与挖掘机的协同作业体系中,对矿车任务需求与能力进行精准评估是优化作业流程的首要步骤。这一过程远非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比对,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实现评估的精细化与动态化。具体而言,任务需求的评估需涵盖任务的性质(如矿石运输、废石排放等)、优先级(基于生产计划的紧急程度)、预计耗时以及潜在的环境影响因素(如路况、天气等)。同时,能力评估则需深入到矿车的具体技术参数,如最大载重量、续航能力、爬坡能力、制动性能等,并结合实时数据监测(如GPS定位、车载传感器数据等),动态掌握矿车的实际运行状态。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任务需求与能力匹配度,我们可引入智能算法,如多目标优化算法或机器学习模型,对任务与矿车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建模分析。这些算法能够综合考虑任务间的耦合关系(如某些任务需连续执行以减少换装时间)、矿车间的协同效应(如通过编队行驶减少风阻、提高燃油效率),以及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如突发路况变化),从而生成更为科学合理的任务分配方案。此外,通过定期维护检查与性能评估,确保矿车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也是提升评估准确性的重要手段[3]

(二)资源分配策略设计

基于矿车任务需求与能力评估的结果,设计一套高效、灵活的资源分配策略是优化协同作业的关键。这一策略应体现分布式决策与集中调控相结合的思想,既保证各矿车能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策,又能在全局层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具体而言,资源分配策略可细化为任务分配与资源调整两个紧密相连的环节。在任务分配阶段,我们可运用启发式算法或遗传算法等优化技术,根据矿车的实时状态与任务需求,快速生成初步的任务分配方案。这些算法能够综合考虑多种约束条件(如时间窗限制、载重限制、路径优化等),确保任务分配的合理性与高效性。随后,通过模拟仿真或小规模试运行,对分配方案进行验证与优化,确保其在实际作业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在资源调整阶段,则需建立一套动态监控与反馈机制,实时跟踪矿车的作业进度与状态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资源分配方案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当某台矿车因故障无法继续作业时,系统可迅速识别并触发应急响应机制,将原本分配给该矿车的任务重新分配给其他可用矿车,确保作业流程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通过数据分析与预测技术,提前预判潜在的资源短缺或过剩情况,为资源调配提供前瞻性指导。

(三)实时任务调整与优化

面对矿山作业环境的复杂多变与任务的动态变化,实现实时任务调整与优化是提升协同作业效率与适应性的重要途径。这一过程要求系统具备高度的智能化与自动化水平,能够迅速响应外部环境与内部状态的变化,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矿车与挖掘机等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收集并传输作业数据至云端或边缘计算平台。随后,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处理,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与规律。最后,基于这些信息与规律,运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智能决策与优化。例如,当系统检测到某区域矿石储量减少时,可自动调整挖掘机的作业位置与挖掘策略,并同步调整矿车的运输路线与装载计划,以确保作业效率的最大化。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实时任务调整与优化的效果与精度,我们还可探索引入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对历史作业数据进行学习与分析,掌握作业过程中的内在规律与变化趋势。随后,在实时作业过程中,利用这些模型对作业状态进行预测与评估,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调整任务分配与资源调配方案。这种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决策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作业效率与适应性,还能够为矿山运营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决策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矿车与挖掘机协同作业的优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技术、管理、安全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与综合施策。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我们可以实现作业过程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为优化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运用智能化算法,我们可以提升任务分配的精准度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实施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有序,保障人员与设备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海螺水泥建无人驾驶项目 [J]. 江西建材, 2022, (07): 62.

[2]范立光,冯勇. 大型进口矿用挖掘机铲斗及其附属件国产化改造 [J]. 工程机械与维修, 2022, (04): 51-53.

[3]刘世强,谢军,田赟. 巨型矿山项目之关键设备供应链模式探讨 [J]. 四川水力发电, 2018, 37 (0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