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 新疆吉木萨尔 8317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血及静脉血的差异性。方法 从进行常规血液检查的患者中抽取出110例进行观察分析,按照采取部位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进行指尖末梢血采集,观察组则进行肘静脉血采集。对比两组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结果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则高于对照组,均表现为P<0.05。组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表现为P>0.05。结论 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采集静脉血及末梢血后所得的指标有一定的差异性,整体上看静脉血的检测指标比末梢血的指标更趋于实际,可在检验科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末梢血;静脉血;差异
血液常规检验简称血常规检验,是检验科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血细胞分析仪是最为常用的检测仪器,操作起来简单快速,可以获得准确的结果且有良好的重复性,成为医护人员对于疾病诊疗的重要助手。但在实际的血常规检验中有不同部位血液标本的采集,包括末梢血采集及静脉血采集,其中末梢血在机器检测时呈现血小板和白细胞直方图异常,但经过抗凝并静置后再次检测,指标却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的背后可能涉及到血液样本处理和采集方式对血细胞反应的影响,为临床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思考。而采集静脉血则不会出现以上的情况,即检验结果会更加准确,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息[1-3]。本研究对血常规检验中不同采血方式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下为具体的报告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来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抽取出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同意,均具备正常的沟通能力、清醒的意识,无精神障碍及重大严重疾病。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部位的采血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各有55例患者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最大的值为77岁,最小的值为19岁;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最大的值为76岁,最小的值为20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价值较高。
1.2方法
选择型号为Sysmex XN550的血液分析仪和配套试剂为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验。所有患者均在早晨7点空腹的状态下采集血液标本,对照组中的55例患者采集指尖末梢血0.1ml,观察组中的55例患者则采集肘静脉血2ml[4]。使用血常规专用管来保存血液样本。检测步骤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及平均红细胞体积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5.0,计量资料的表示方法为(±s),检验方法为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结果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则高于对照组,均表现为P<0.05。组间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表现为P>0.05。具体的对比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血常规指标比较(±s)
指标 | 观察组(n=55) | 对照组(n=55) | t | P |
白细胞(×109/L) | 6.27±2.14 | 6.95±2.46 | 3.258 | <0.05 |
平均红细胞体积(fg) | 84.68±5.47 | 89.73±5.51 | 3.147 | <0.05 |
血红蛋白(g/L) | 112.64±15.96 | 98.73±16.88 | 3.103 | <0.05 |
血小板(×109/L) | 238.92±61.25 | 224.16±59.24 | 3.018 | <0.05 |
红细胞(×1012/L) | 3.91±0.31 | 3.88±0.41 | 0.648 | >0.05 |
红细胞压积 | 0.33±0.11 | 0.32±0.12 | 0.313 | >0.05 |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pg) | 27.81±5.43 | 27.78±6.17 | 0.577 | >0.05 |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g/L) | 27.79±5.48 | 27.78±4.35 | 1.291 | >0.05 |
3讨论
现代医学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临床医学检验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在向着快速、准确、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实验室诊断技术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医师的判断和治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验科工作的质量。因此,确保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成为当下血常规检验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其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和检查则是最为常见和至关重要的环节。在临床工作中,动脉采血通常用于进行血气分析,而静脉血和末梢血则可用于细胞成分和化学组成等方面的检测。但有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采血部位会导致血常规检验指标的结果有差异存在。这就需要在实际检验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方法
[5]。
静脉血的采集主要选择肘静脉,末梢血的采集则主要选择指尖部位。相对来说,肘静脉采血操作起来更加简单快速,同时采集的标本量并不大,在临床检验中应用得较为广泛。而末梢血则循环较差,容易受到温度及采血人员技术的影响,导致检查指标与实际的数据会有一定的差异,从而增加了临床诊断的误差率。血液检验结果在实际工作中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至关重要[6]。准确测定白细胞、红细胞、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等指标能够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有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血小板,具体表现为观察组患者的白细胞、平均红细胞体积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指标则高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的指标有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这与相关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提示了肘静脉血的采集更能获得准确的结果,能够为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采集静脉血及末梢血后所得的指标有一定的差异性,整体上看静脉血的检测指标比末梢血的指标更趋于实际,可在检验科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姚晓.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差异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6):99-101.
[2]张映华,古晓娟.末梢血样与静脉血样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性探讨[J].健康必读,2021(14):267.
[3]刘小娜,倪倩,范敏杰.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效果分析[J].名医,2023(13):45-47.
[4]陈爱华,谈义青.血常规检验中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临床结果比较[J].康颐,2021(11):158.
[5]田楠楠.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J].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2021(6):463-465.
[6]邓恩惠.分析血常规检验中的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结果比较[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4):21-23.
[7]赵建晖.血常规检验中的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差别对比[J].东方药膳,202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