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 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月骨缺血性坏死实施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策略的效果。方法: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32例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均入院实施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及腕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患者术后一年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且腕关节功能的总优良率为90.63%,高于术前,差异P<0.05。结论:月骨缺血性坏死使用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能有效解除患者的疼痛,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值得临床推行。
关键词:月骨缺血性坏死;掌长肌肌腱;团状填塞
月骨缺血性坏死作为一种腕部疾患,病因尚未明确,且无特异性症状,容易反复发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坏死面积继续扩大,最终发生骨关节炎,降低腕关节功能,影响日常生活。手术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的重要举措,临床以血运重建、生物力学、月骨替代等较为常见,但经实践证明均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寻求更加可行的策略,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已成为临床重要课题之一[1]。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是近年来新型的治疗手段,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损伤小、并发症少,在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中,既能完全清除坏死组织,也能通过掌长肌肌腱的填塞,替代月骨的支撑作用,改善腕关节活动功能。为进一步探究月骨缺血性坏死采用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的具体效果,研究选择32例患者展开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之间,选择院内收治的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32例展开分析。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22岁,平均(48.05±3.17)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个月,平均(1.53±0.31)年。所有患者均无其他骨骼性病变、恶性肿瘤、局部或炎症的感染性疾病,且意识、认知正常,同意参与研究。研究在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展开。
1.2方法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坏死所致位置、侵犯程度、波及范围。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后实施臂丛麻醉,对术前常规消毒后,以弧形在腕关节掌侧行手术切口,经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深筋膜等组织,保护动脉及相关肌腱组织的情况下,促使月骨完全暴露。随后,彻底摘除月骨,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缺损区域的冲洗。分离前臂掌长肌肌腱,逐渐向近端游离,直到中上段掌长肌肌腱区域,行切口进行掌长肌肌腱的完全游离。随后,取10cm的游离肌腱,将其断端与桡侧腕屈肌相缝合。对剩下的肌腱组织,将其卷曲后,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至团状,直径约为2cm。将团状的肌腱组织,填塞到月骨的缺损为止,并适量注射玻璃酸钠。最后,冲洗、止血,并逐层缝合切口。术后常规抗感染,并妥善固定患肢。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随访一年,比较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借助VAS量表评估,0-10分,分值越高,痛感越强。比较术前术后的腕关节功能,借助Mayo量表评估,0-100分,90分及以上者为优,80-89分者为良,80分以下者为差。
1.4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5.0软件录入和处理数据,具体使用t检验、卡方检验分析,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VAS评分显著下降,与术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分,±S)
时间 | 例数 | VAS评分 |
术前 | 32 | 5.68±0.34 |
术后 | 32 | 0.31±0.05 |
t | 88.394 | |
P | <0.001 |
2.2 患者术前术后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
术后,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患者术前术后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n,%)
时间 | 例数 | 优 | 良 | 差 | 总优良率 |
术前 | 32 | 10 | 12 | 10 | 22(68.75) |
术后 | 32 | 14 | 15 | 3 | 29(90.63) |
2 | 4.730 | ||||
P | 0.030 |
3 讨论
月骨缺血性坏死是常见的腕关节疾患,发病后会出现腕关节疼痛、乏力、手握持力降低等症状,且反复不愈,容易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降低生活质量。分析发现,月骨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普遍认为与慢性损伤、骨折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疾病治疗难度。在月骨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治疗中,手术是常见手段,通过重建血运、清除坏死组织、月骨替代和生物力学等方式,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阻止坏死进展,促进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2]。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坏死面积较大和发展至IIIB期的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而言,舟骨多改变,且腕骨结构紊乱,单一实施血运重建的效果有限。而采用骨水泥、人工假体、硅胶植入等替代月骨的方式,远期效果不佳,且容易发生脱位、炎症等并发症[3]。此次研究选择对32例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实施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术后1年,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下降,与术前差异明显(P<0.05);腕关节功能的优良率为90.63%(29/32),与术前差异明显(P<0.05)。分析原因,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不仅能彻底清除坏死的月骨组织,还能通过填塞操作避免舟骨、头状骨等组织的移位,从而保留月骨的支撑作用;降低团状肌腱与周边组织的摩擦,防止腕骨紊乱,减轻炎性反应。同时,由于桡侧腕屈肌腱同样具有驱使腕屈曲的能力,所以在掌长肌肌腱后,也不会对患者的腕部活动功能产生影响
[4]。此外,该手术的操作相对简单,对周围软组织损伤较小,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也有益于患者接受和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有利于减轻月骨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疼痛,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吴欢. 头状骨缺血性坏死的病因和诊疗[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20,38(5):621-623.
[2]许育健,徐永清,罗浩天,等.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豌豆骨血供及带蒂移位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可行性的解剖研究[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20,34(5):596-601.
[3]雷高炜,冯俊涛,尹华伟,等. 关节镜辅助下的舟骨-大小多角骨融合术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20,36(4):279-282.
[4]李成明,肖驰,杨鑫宇,等. 团状掌长肌肌腱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3,31(11):1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