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目的:研究社区护理中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00名对象均为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选择普通护理手段,研究组额外实施自我管理干预。干预3个月后,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两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都比对照组要低(P<0.05)。研究组患者在血压监测、用药依从性、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强化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压控制,总体成效很好。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自我管理;干预效果
高血压是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随着老龄化人口增多,我国高血压患者也不断增加[1]。有效控制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核心方法,但由于高血压的患者缺乏持续的自我管理能力,常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社区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场所,必须要合理发挥其优势,通过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压控制效果。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探讨了社区护理干预对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希望能够为相关医护人员提供工作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00名对象均为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高血压患者。
纳入标准:(1)年龄处于18到75岁之间;(2)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相匹配;(3)意识清楚,能够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1)有其他脏器疾病者;(2)患有精神疾病;(3)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社会信息不存在实质区别(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选用健康教育、定期随访等普通护理手段,研究组额外实施为期3个月的自我管理干预,主要有以下内容。
(1)血压监测
①为每位患者配备经过校准的电子血压计(欧姆龙HEM-7121型)。②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计,具体包括测量前休息5分钟、选择合适的袖带大小、保持正确的坐姿等。③要求患者每天固定时间(晨起和睡前)测量血压,每次测量2-3次,间隔1分钟,取平均值。④提供血压记录本,患者需每天记录血压数值、测量时间及特殊情况(情绪波动、饮食异常等)。⑤每周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血压数据,护士进行远程监测和分析。
(2)用药管理
①制作字体大且清晰的用药卡片,详细列出患者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及注意事项。②指导患者使用智能药盒(具有提醒功能),设置每日服药时间和剂量提醒。③每月进行一次用药评估,检查用药依从性,必要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④讲解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增强患者用药信心。⑤强调长期规律服药的重要性,纠正随意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的错误认知。
(3)饮食控制
①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并发症等情况,由营养师制定膳食计划。②指导患者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要小于5g,鼓励使用低钠盐或天然调味品。③可以适当提升水果、蔬菜、全谷物、低脂奶制品的摄入,控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水平。④教导患者识别食品标签,选择低钠、低脂肪食品。⑤提供健康食谱,每周更新一次,通过微信群分享。
(4)运动指导
①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能状况和并发症情况,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②推荐有氧运动为主,如快走、慢跑或太极拳等,每周至少5天,每天总体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2]。③指导患者掌握运动强度控制方法,如心率控制法(目标心率=(220-年龄)×60%~75%)或自觉用力度评分法。④教授简单的家庭运动,如原地踏步、椅子操等,适合天气不佳时在室内进行。⑤鼓励患者使用计步器或智能手环记录每日运动量,设定每日步数目标(如10000步)。
(5)随访管理
①每周电话随访1次,每次15-20分钟,了解患者执行情况,解答疑问。②每月面对面随访1次,每次30-45分钟,包括体格检查、血压测量、用药评估等。
1.3观察指标
(1)血压控制情况
干预前后测量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
(2)自我管理能力
采用自制的评估量表进行评估,内容有血压监测、用药依从性、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四个项目,每个项目10分,总分40分,得分与管理能力之间为正比例关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对比
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32.5±8.6mmHg,低于对照组的141.8±9.2mmHg(t=5.237,P<0.05)。在舒张压方面,研究组的平均值为82.3±5.7mmHg,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6±6.2mmHg(t=4.562,P<0.05)。研究组的平均血压已达到控制目标,而对照组仍略高于目标值。上述内容充分说明,相比普通护理,实施自我管理干预能更有效地帮助高血压患者将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表1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情况比较(x±s,mmHg)
组别 | 例数 | 收缩压 | 舒张压 |
研究组 | 50 | 132.5±8.6 | 82.3±5.7 |
对照组 | 50 | 141.8±9.2 | 87.6±6.2 |
t值 | - | 5.237 | 4.562 |
P值 | - | <0.05 | <0.05 |
2.2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如表2所示,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在各项目的得分都接近或超过8分(满分10分),说明经过干预后,患者在各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相比之下,对照组各项目得分都在7分以下,提示常规护理在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效果有限,进一步凸显了自我管理干预的效果。
表2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血压监测 | 用药依从性 | 饮食控制 | 运动锻炼 | 总分 |
研究组 | 50 | 8.7±1.2 | 8.9±1.1 | 8.5±1.3 | 8.3±1.4 | 34.4±3.8 |
对照组 | 50 | 6.8±1.5 | 7.2±1.4 | 6.9±1.5 | 6.5±1.6 | 27.4±4.5 |
t值 | - | 7.125 | 6.894 | 5.763 | 5.982 | 8.436 |
P值 | -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要优于对照组,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例如,本研究采用的血压监测方法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监测意识,凭借指导患者每天固定时间测量血压,使用智能设备记录和上传数据,大大增强了患者对自身血压变化的认知,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这样一来,便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影响血压波动的因素,主动采取控制措施。
在用药管理方面,本研究采用了个性化用药卡片和智能药盒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研究组在用药依从性评分上(8.9±1.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2±1.4分,P<0.05)。要知道,规律服药是控制血压的关键,这种方法既解决了患者容易忘记服药的问题,还通过详细讲解药物作用机制,增强了患者的用药信心。
本研究还针对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制定了个性化方案,采用本研究推广的低钠饮食的指导,通过调节减少血容量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同时,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运动依从性,还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交感神经活性等机制降低血压。
在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总分相对也更高。这种全面的能力提升是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健康教育讲座增强了患者的疾病认知;技能培训提高了患者的实操能力;小组活动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患者从被动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健康管理。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血压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晓晶,刘玉新,胡培利.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4):551-552.
[2]陈淑霞,陈春玲.肺康复训练联合健康教育在肺癌合并高血压化疗患者护理中对自我管理及对血压的影响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2,12(01):65-67.
[3]傅鑫花,王琳.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