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09
/ 2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

王 丹

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628317

摘要:本文探讨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针对当前旅游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该体系包括明确的培养目标、优化的课程设置、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完善以及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实施校内实训、开展校外实践、举办技能竞赛和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本文详细阐述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实践。研究表明,该实践教学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旅游服务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引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素质、高技能旅游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培养旅游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然而,当前部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训基地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提高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期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明确培养目标。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紧密围绕这一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优化课程设置。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调整。一年级主要学习基础课,二年级主要学习主干课和专业课,三年级主要学习选修课,期间穿插暑期实习、课程实践、课外考察、毕业论文设计等;四年级在此基础上,通过学习一些跨学科课程和实验性课程,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如设置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创新实践课程等,以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建设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利用旅游信息查询系统、旅游线路模拟沙盘、旅游模拟酒店等先进设备,构建仿真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校外实习基地:与旅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4.完善师资队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与业界的交流与合作。

5.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实施科技创新之类的学生项目等,不断锻炼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

1.实施校内实训。在校内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基础的专业技能训练,如模拟导游讲解、酒店服务流程演练等。通过模拟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开展校外实践。组织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和工作环境。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3.举办技能竞赛。举办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技能竞赛,如导游大赛、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等。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

4.加强校企合作。与旅游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和课程开发,确保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对接。

三、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构建与实践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存在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教学体系的每一个环节,从培养目标的设定到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都需要细致考虑和妥善处理。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培养目标的明确性与适应性

1.明确性:培养目标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清晰明确。在设定培养目标时,需要充分考虑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学生的个人发展,确保目标既符合行业要求,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适应性:培养目标应具有灵活性,能够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变化而调整。例如,随着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兴起,培养目标应相应地增加对这些领域的关注,确保学生具备适应新行业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与前瞻性

1.合理性:课程设置应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课程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性;在实践课程方面,要强调操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同时,课程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关系,避免重复和遗漏。

2.前瞻性:课程设置应具有前瞻性,能够预见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例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广泛应用,课程设置应增加相关技术的介绍和应用实践。

(三)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1.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应配备齐全、先进的设施设备,模拟真实的旅游服务环境。同时,要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

2.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行业的重要窗口。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应注重基地的规模和实力,以及对学生的接纳和培养能力。同时,要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和合作,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和锻炼。

(四)师资队伍的完善与提升

1.师资结构:师资队伍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包括理论教师和实践教师。理论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实践教师应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交流,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师资素质:教师应注重自我提升,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同时,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五)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多样化

1.校内实训模式:校内实训应注重模拟性和创新性,通过模拟真实的旅游服务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同时,可以引入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校外实践模式:校外实践应注重实践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在真实的行业环境中锻炼和成长。可以通过参观考察、实习实训、志愿服务等方式进行。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和评价,确保实践效果。

3.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模式之一,可以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培养等方式进行。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期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

(六)实践教学的评估与反馈

1.评估体系:应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包括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估、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及对实践教学体系的评估。评估结果应作为改进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据。

2.反馈机制: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分析学生、教师以及行业对实践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调整实践教学方案,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七)实践教学的保障与支持

1.政策支持:学校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实践。例如,可以提供经费支持、场地支持以及政策支持等。

2.资源保障:应确保实践教学所需的资源得到充分保障,包括设施设备、教学材料、实训基地等。同时,要加强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文化氛围:应营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文化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实践教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建设实训基地、完善师资队伍、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等措施,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志.《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学与研究》.2023.

【2】李珍.《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学周刊》.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