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中医医院 (急诊科) 638400
【摘要】目的 探究脑出血昏迷患者应用急诊护理程序对急救效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做为研究样本,均筛选自2023年1月-2024年6月,奇偶数列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急诊护理程序护理和常规急救护理,对比急救效率。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试验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CT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用时更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较常规组的80.00%更高,并发症发生率为6.67%较常规组的26.67%更低,24h死亡率为3.33%较常规组的20.00%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出血昏迷患者在急诊护理程序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进而改善抢救结局,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护理程序;脑出血;昏迷;急救效率
脑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该病具有发病急、发展快、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控制出血和脑损伤。传统急救护理由于耗费时间较长,造成脑组织长时间缺血缺氧,会影响急救效率和救治效果。而急诊护理程序的基本原则为缩短抢救时间,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传统急救流程进行优化,提升急救效率和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本研究以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为研究样本,通过对比分析,明确急诊护理程序的有效性,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均是脑出血昏迷患者,共计60例,入院就诊时间为2023年1月-2024年6月,执行奇偶数列分组法,均分到两组中。常规组共30例,患者年龄35-75岁,均值(56.37±3.45)岁,13例为女性、17例为男性,患病时长0.5-12小时,均值(5.48±1.82)小时;试验组共30例,患者年龄36-74岁,均值(56.91±3.26)岁,12例为女性、18例为男性,患病时长0.5-11小时,均值(5.04±1.15)小时。以上数据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患者入院后评估其意识状态、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并遵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2]。
试验组进行急诊护理程序,具体措施如下:
1.2.1 接诊护理: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由专人到达现场进行急救处理,在转运途中,了解并记录患者的病情信息,并将患者的实际情况汇报给医院的急救护理小组,使其做好急救准备。
1.2.2 分诊和评估:到达医院后,立即开放急救绿色通道,做好患者交接;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肢体动作情况、意识状态以及用药情况、身体健康状态等信息,评估患者情况并制定急救方案[3]。
1.2.3 急救护理: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固定。确保患者呼吸道顺畅,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发生误吸,视情况给予吸氧、气道开放[4]。同时,协助医生采集血样、进行MRI、CT等检查。随时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插尿管、肌肉注射、备皮等操作需在15min内完成。
1.2.4 并发症护理:密切监测和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皮肤状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相关体征,注意患者的呕吐物的数量和颜色、呼吸状态、是否出现褥疮,若患者有腹泻、消化道出血等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给予甘露醇、利尿剂等药物,控制患者的颅内压、水肿情况,若病情严重立即进行脑室减压或血肿穿刺减压治疗。
1.2.5 治疗后护理:在抢救结束后,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使其保证良好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
1.3.1 急救效率评估,相关指标包括: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CT检查时间、急诊抢救时间。
1.3.2 急救结局评估,相关指标包括: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24h内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4.0,计数资料(%)用x²检验,计量资料(±s)用t检验,统计学有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
试验组急诊抢救各环节用时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率(±s,min)
分组 | 例数 | 分诊评估时间 | 静脉用药时间 | CT检查时间 | 急诊抢救时间 |
试验组 | 30 | 1.02±0.34 | 3.47±1.82 | 13.25±4.62 | 25.38±5.76 |
常规组 | 30 | 4.58±0.81 | 11.94±2.77 | 29.13±9.38 | 48.22±9.43 |
x² | 22.197 | 13.997 | 8.318 | 11.321 |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结局
与常规组相比较,试验组治疗有效更高,发生并发症和24h内死亡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结局(n,%)
分组 | 例数 | 抢救成功率 | 并发症发生率 | 24h内死亡率 |
试验组 | 30 | 96.67(29/30) | 6.67(2/30) | 3.33(1/30) |
常规组 | 30 | 80.00(24/30) | 26.67(8/30) | 20.00(6/30) |
x² | 4.043 | 4.320 | 4.043 | |
P | 0.044 | 0.038 | 0.044 |
3 讨论
中老年人是脑出血的高发群体,受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及工作压力增家,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由于病情起病急、发展快,一旦出现昏迷则非常危急,给患者脑组织造成不可逆损伤,还需出现多种并发症,例如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褥疮、脏器功能衰竭等,在临床上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处理,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临床抢救的效率和预后效果[5]。所以,抢救时间十分关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核心因素是急救速度。而常规急救护理,护理程序不够明确,医护人员分工不明,延长了急救时间,从而影响了抢救成功率和抢救结局。
急诊护理程序的原则是缩短抢救时间,急救护理更是更有针对性,环节更加连贯、步骤更加规范、医务人员配合更加协调,缩短了院外急救、接诊、病情评估、诊断、抢救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升了临床治疗。此外,急诊护理程序还加强了对颅内高压、消化系统出血、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护理,降低发生风险,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效果得到进一步的保障[6]。所以,在本次研究中的试验组患者经过急诊护理程序后,抢救中用时更少,治疗有效的患者比例更高,发生并发症和24h内死亡的患者比例更低,与常规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脑出血昏迷患者在急诊护理程序下,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进而改善抢救结局,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玉叶.急诊护理管理程序对脑出血昏迷患者急救效率和急救结局的影响[J].中外医药研究, 2023, 2(24):123-125.
[2]徐国兰.程序化护理干预结合细节管理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23, 40(5):89-90.
[3]杜玉东.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的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 34(4):504-507.
[4]安晓丛,陈霞.脑功能监测联合急救护理程序在ICU脑出血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 33(15):2338-2341.
[5]朱青.生活方式管理联合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养生保健, 2023, 41(21):140-142.
[6]王萌萌.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基础医学理论研究, 2022, 4(4):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