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北京 100020
【摘要】小儿静脉输液是治疗与抢救儿科疾病的常规操作,也是临床给药的主要途径。由于患儿年龄因素,身体各项机能、系统等发育不完全,皮肤娇嫩、血管较为细小等因素影响,加之患儿对其恐惧、陌生环境等,进行输液或穿刺时,一次穿刺成功率不高,从而增加患儿痛苦,抵触输液,甚至加重心理负担,影响治疗。因此,强化患儿心理疏导护理干预对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护理质量,减轻患儿痛苦,维系良好护患关系等十分重要。
【关键词】心理疏导护理;患儿;静脉输液;儿科
静脉输液是指将药液、电解质、无菌液等通过静脉输入方式送至体内,已达到治疗疾病等目的的一种医学操作,具有创伤性[1]。因此,在进行小儿静脉输液时,极易诱发患儿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甚至发生躁动、哭闹等情况,加之患儿自身尚未发育完全,耐受力低等影响,促使穿刺难度加大,同时一次穿刺成功率较低。由于反复进行静脉穿刺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极易引发家属不满,增加护患矛盾,严重影响护理质量[2]。因此,输液时应以患儿为中心,结合其心理、生理等特点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至关重要。故此,本文通过综述近些年关于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心理疏导干预相关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1患儿特点
患儿因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与配合度等均较低,在临床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易发生穿刺点不准确、针头滑脱等不良事件,从而导致穿刺频率增加。同时,因患儿对于穿刺、疼痛等认知能力过低,自控能力差,即使穿刺成功但扔因情绪波动过大,引发哭闹、躁动,出现针头脱落或拔针等情况;再加上患儿手部乱动,穿刺成功后一般借助固定板防止针头滑脱,但因患儿手掌长时间保持伸直,随着输液时间增加而使其出现手部麻木、僵硬等状态,导致患儿舒适度降低,并且患儿未能有效表达不适感,从而使其不良情绪加重,增加渗液风险[3]。此外,患儿恐惧、紧张等消极情绪严重可直接增加穿刺点疼痛感,而剧烈疼痛又可加重其恐惧、紧张等心理表现,因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小儿输液中实施心理疏导干预十分必要[4]。
2 小儿静脉输液时常见心理表现
2.1 恐惧心理
由于患儿自身原因,身体各项神经系统、生理机能等发育不完全,其理解能力、意识状态等均处于发育阶段,注意力难以集中,相关适应能力较低,接触陌生事物、环境等易出现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特别是初次就诊患儿,因不熟悉就诊环境,看见针头、输液瓶等陌生事物,会加重患儿不安、焦虑、恐惧等,从而导致患儿本能拒绝输液,甚至出现抵触行为;对于有输液经历或输液时出现穿刺失败与被迫接受穿刺患儿,因之前经历影响,导致此类患儿看见针头、输液瓶等就会出现哭闹、躁动、情绪过激等,以上均为患儿对静脉输液所产生恐惧的反应。
2.2 紧张反抗心理
若是婴儿期患儿,因穿刺而产生疼痛感,会出现自然生理反应,如哭闹、抵触或抗拒等,从而影响一次穿刺成功率。幼儿期与儿童期患儿,对周围环境、事物等有一定的认知,但理解能力不高,对静脉输液理解较差,只单一认为穿刺会产生疼痛,进而抵触或抗拒,不配合穿刺。甚至部分患儿看见护理人员会本能产生恐惧、抵触等心理,出现缩手、乱动、哭闹等抗拒行为,不仅会诱发家属紧张,而且降低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而影响疗效。
2.3 强烈的依赖感
当人体抵抗力下降,身体虚弱时,可直接影响心理状态。对于患儿也同样会因疾病影响使身体出现不适而出现情绪低落,甚至一部分患儿伴有哭闹、躁动等表现,并且对家属的依赖性增强,要求家属不可离开身边。
3 心理疏导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1)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强化护理人员职业素养、道德教育、专业技能等培训,并分析与讨论关于小儿静脉穿刺相关健康知识与护理措施。熟悉并掌握各种时期患儿心理、生理等方面特点,从而提升护理人员沟通水平与技巧。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制度执行,强化患儿穿刺部位护理,以避免出现渗液、脱针等不良情况,进而提升患儿舒适度。
(2)维系良好护患关系。患儿静脉输液时具有家属陪伴,护理时应坚持“快、准、稳”原则,操作时应注意动作轻柔,话语温和,举止大方;沟通交流时,应保持态度温和、热情,熟练运用语言技巧与患儿沟通,给予关心、抚慰,以满足患儿依赖等心理需求,并调节患儿不良情绪,缓解不安心理。此外,也可通过播放患儿喜爱的电视节目、坐在喜欢的位置等方式释放其心理情绪,并告知家属尽量处于患儿视线范围之内,使其感到安全、放松,提升心理舒适度。
(3)强化沟通。进行患儿心理疏导期间,可多应用鼓励、夸奖等话语,比如,患儿配合穿刺时可对其说“宝贝好厉害”“宝贝真棒”等;患儿处于紧张、不安等情绪时可对其说“宝贝不怕 、宝贝真勇敢,轻轻碰一下就可以啦”等。此外,也可通过握手、拥抱等肢体语言对患儿进行安抚,并有利于增进与患儿的信任度,消除陌生感。
(4)正确引导患儿。若患儿具有一定理解能力,可耐心与患儿交流,借助患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引导并鼓励患儿主动诉说自己的需求或不适感,逐渐引导其主动配合。②若患儿缺乏一定表达与理解能力,可慢慢引导患儿配合穿刺,利用教育诱导激发患儿抗病能力,从而减轻穿刺痛苦。
4 小结
因患儿生理、心理等方面尚未发育成熟,在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执行穿刺时患儿多数会表现恐惧、不安等,甚至出现哭闹、躁动、挣扎等抗拒行为,因此在穿刺、输液期间应及时对患儿采取心理疏导护理,有利提升其配合度,进而保障疗效,促进病情恢复[5]。
【参考文献】
[1]许庆玲.论心理疏导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进展[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7):169-172
[2]劳瑞莲,关诗柔,周君敏,梁雪美,余瑞缠,陈雪冰.针对性心理干预结合即时激励护理在小儿行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4,10(4):37-40
[3]刘加玲,王芳,蒋倩.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4,22(3):128-130
[4]李鑫,杨琪.心理疏导联合家属配合宣教在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4,40(18):107-109
[5]孔小红.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4):230-231